40岁得了糖尿病,75岁仍然没有糖尿病并发症,5个方法值得借鉴

39奇妙的中医 2025-04-25 17:28:04

今年75岁的曾阿姨,是一位妥妥的高龄糖尿病患者,患有糖尿病已经35年了,血糖依旧控制得十分稳定。

这些年,每次去检查,她的糖化血红蛋白始终保持在7%以下,空腹和餐后血糖都控制在理想范围。医生常说,这样的血糖水平让很多年轻患者都自愧不如。

曾阿姨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管不顾。”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好,很容易受各种并发症的侵袭,这也是导致很多糖尿病患者寿命普遍比普通人短的原因。

曾阿姨到底是怎样把血糖控制得这么稳定,她到底有哪些控糖习惯值得糖友们学习借鉴呢?

一、糖尿病的六大并发症,个个“致命”!

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所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像肾衰竭、视网膜病变、心脑血管病等等,这些放任发展很可能会致患者死亡。

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是引发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每2个糖尿病患者就有1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长期高血糖会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功能受损风险,导致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等心脏功能损害。

如果劳动后出现胸闷、胸痛、心律不齐、心慌气短等不适症状,要提高警惕尽快就诊排查心梗。

如果出现头晕、视力模糊、口齿不清、一侧肢体麻木等症状,则要警惕是脑血管疾病并发。

糖尿病神经病变则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可能会累及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尤其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是最常见的,在糖尿病神经病变中占比75%,可能会导致糖尿病足溃疡,增加跌倒及骨折的风险。

如果有肢体感觉异常、腹胀腹泻、尿失禁、尿潴留、性功能障碍、出汗异常等症状,要小心是糖尿病神经病变所致。

另外,长期血糖过高会导致肾脏出现损伤、肾脏微血管硬化等糖尿病肾病,损害逐渐积累就可能引发肾功能衰竭。

糖友们如果有晨起眼睑或面部浮肿、食欲下降、记忆力变差、蛋白尿等症状,要提高警惕,放任发展可能会引发肾功能衰竭,甚至导致尿毒症。

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下肢远端神经病变或者血管病变,就可能引发足部感染、溃疡,严重的糖尿病足甚至面临截肢和死亡的风险。

如果出现双下肢对称性麻木不适症状或足部疼痛、皮肤皲裂、色素沉着、足部畸形合并间歇性跛行等症状,要警惕糖尿病足。

糖尿病并发症除了上述的4种常见慢性并发症之外,还可能会引发两种极为危险的疾病并发症。

一种是酮症酸中毒,胰岛素不足、升糖激素不当升高,可能会引发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严重紊乱综合征,进而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烦渴多饮、多尿、乏力、食欲下降、腹痛、头痛、嗜睡、呼吸有烂苹果味等,要小心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还有一种是高渗高血糖综合征,上了年纪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要警惕高血糖高渗综合征。很多患者发病前都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但血糖特别高,甚至超过了33.3mmol/L,不过并没有明显酮症酸中毒的表现。对于高渗高血糖综合征要引起重视,这种疾病病死率很高。

二、曾阿姨的5个控糖方法,值得糖友学习

曾阿姨之所以能控糖成功,有几个方法值得大家借鉴,可以参考一下!

1、健康饮食

饮食上,曾阿姨保持三餐规律,尽量保证七分饱,控制总碳水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保持饮食种类多样均衡,同时保证鱼肉、鸡蛋等优质蛋白质摄入充足。而且她经常采用少油少盐,蒸、煮、炖等较为清淡的烹饪方式。

2、坚持运动

曾阿姨每天饭后休息会儿都会去运动半个小时,有时候快走,有时候打太极,而这些有氧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增强免疫力。

3、按时吃药

曾阿姨严格遵医嘱按时吃药,觉得血糖一旦不稳定或者过高过低时,不会随意增加或减少药物剂量,而是及时咨询医生,在其指导下调整用药。

4、定期测血糖

除了按时吃药之外,曾阿姨几乎每隔一个星期都会测一下自己的血糖,并做好记录。一旦发现连续异常,就会及时咨询医生。

5、保持好心态

曾阿姨心态一直很好,很多事情都不纠结,不放在心上,每天乐呵呵的。如果总是长期被负面情绪困扰,可能会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导致血糖升高。

三、研究发现:糖友控制好4个指标,或多活10年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如果积极控制,或可实现带病长期生存,不影响寿命。发表在JAMA子刊上的一项研究发现,糖友控制好以下这几个指标,或能多活十年!

1、控制体重

肥胖会增加多种疾病的发生风险,糖友们建议要将体重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尽量将体重控制在BMI 18.5~23.9 kg/m^2。研究发现,肥胖糖友如果BMI能从41.4降到33.0、28.6和24.3,那平均预期寿命会分别增加2年、2.9年和3.9年。

2、控制血压

研究指出,收缩压从160.4mmHg降到139.1 mmHg、128.2mmHg和114.1 mmHg时,平均预期寿命分别会增加1.1年、1.5年和1.9年。而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是一种性价比很高的降压方式。

3、控制血脂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数值高低,会影响糖友们的寿命。研究发现,糖友们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从146.2mg/dL降低到107mg/dL、84.0 mg/dL和59 mg/dL时,预期寿命分别会增加0.5年、0.7年和0.9年。

4、控制糖化

研究发现,糖友们的糖化血红蛋白从高水平降到理想范围,可将2型糖友的预期寿命延长3年以上。

很多人对糖尿病都不陌生,毕竟身边不少上了年纪的亲戚都是糖尿病。糖尿病虽然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但一定要注意控制好血糖,以免长期高血糖带来各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参考资料:

[1] 《糖尿病不可怕,但这6种并发症危害极大!》.武汉协和医院.2023年11月3日

[2] 《糖尿病可不只是血糖高!这6种并发症危害极大→》。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互联网医院.2024年11月11日

[3] 《糖尿病健康管理三要素:饮食、运动、用药等,一篇给您讲明白》.越秀区北京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5年4月18日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0 阅读: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