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当中所有的事情,
都是经历,
经历的意义,
在于引导你,
而并非定义你,
每一步都有它存在的道理。
欲得忠言逆耳之益友,
当有虚怀若谷之心胸,
路虽远,行则将至,
事虽难,做则可成啊
●人生的每一段经历都像一颗独特的珠子,串起了我们的人生。
比如旅行,目的地不是唯一的意义,途中的意外、结识的陌生人、看到的不同风景才是。可能在某个小镇迷了路,却发现了一家超棒的老店。又或者工作中的挫折,看似糟糕,却让我们学会坚韧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那些失恋的痛苦,也让我们更懂得如何去爱与被爱。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所有经历共同塑造了现在的我们,这就是人生经历的意义所在。

●《珍惜眼前人》
缘来缘去缘如风,
缘深缘浅几人同。
无缘相遇不相逢,
有缘无分一场空。
●人,随缘而来,缘尽而散,生命原本无意义﹣﹣起初不过是自私基因的本能复制。所谓人生的意义,无不是在后天经验世界中自我开掘自我赋予自我灌注的结果。赋予人生意义的过程,就是寻求乐趣、倾注热情、自我实现的过程。尤其是当我们遭遇苦难面对挑战,而又无法改变环境的时候,就要努力寻求改变自我,实现自我救赎。在痛苦和失意中找寻意义,便可能愉快地享受一种不愉快的生存。

●生命起初或许只是基因的本能复制,就像《命若琴弦》里老瞎子的命运被那张其实不存在的复明药方牵引着。他的一生都在为弹断一千根(实际是一千二百根)琴弦而努力,这看似荒诞,却也是他的希望所在。
人生很多时候就是这样,我们在成长过程中给自己设定各种目标,觉得达不到就人生无望。但回首看,那些曾经觉得过不去的坎都过了。人生的意义是自己赋予的,就像我们慢慢放下过去的执着,活好当下,珍惜眼前人。财富没了可以再创造,人走了也不必过度纠结,因为这都是随缘而来缘尽而散的事情。

●世人无不渴望幸福,并视之为人生的意义。倘问幸福是什么?回答肯定千差万别。像康德、弗兰克尔、余秀华一样,无数不同领域成功者的实践,似乎清晰描摹出这样一幅景象:幸福就是忘我(也可称为陶醉或超越)。忘我的具体表征,就是当一个人全情投入他愿意干的事情时,极易进入心醉神迷、物我两忘的境界,这就是无限接近于幸福的状态。而实现这一状态的核心关键,就是善于在痛苦和失意中找寻生命的意义。
弗兰克尔提出的"意义疗法"启迪人们:世事虽无常,但在任何情况下,人都有选择的自由,都有能动的空间,都有翻转的可能。难道不是吗?即使一个人必须死,他也有权选择是勇敢地去死,还是怯懦地去死。愚以为,这对于所谓"躺平时代佛系人群"的奋起,似乎不无镜鉴。

●是的,人生似潮汐,涨涨跌跌,起起落落。顺风顺水是顺利,逆风逆水是磨砺。每逢我们遭遇痛苦和失意,不幸跌入人生低谷时,不妨、谨记爱默生的那句至理名言:万物都是友好的、神圣的,万事都是有益的,每一天都是神圣的日子,每一个人都是神圣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