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这首词,温柔缠绵,凄美深情,令人欲罢不能!

墨尘染公子 2025-04-07 19:38:42

1

他是一位温柔公子,被世人称“山抹微云君”。

他是苏轼的学生,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lěi)合称“苏门四学士”。

他就是秦观。

他的词,意境凄美,婉约深情,风格柔美,在宋词上,独树一帜,被誉为“词家正宗”、“词家正音”、“词坛领袖”。

他的词,爱用“杨柳”、“夕阳”、“流水”、“落红”、“飞絮”、“残月”等意象,营造一个缠绵又温柔,凄苦又迷离的意境,读后使人欲罢不能。

下面,我们来看秦观的一首《少年游》。

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宋·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这首《少年游》,融入“流水”、“杨柳”、“朱桥”、“飞絮”等意境,特别有秦观风。

这首词,词风摇曳生姿,凄美中暗藏无限生命力,是一首哀而不伤之作。

2

词人说,“西城杨柳弄春柔”。

那一年,在西城边,杨柳树下,一位少年,正在与一位“温柔”的少女呢喃。

词人与少女发生了什么?

一个“杨柳”,便是结局,在古诗词中,“杨柳”是“留”意思,一个想留,一个想走,这个过程,没有恨、没有怨,是“柔”。

这是一场“温柔”的告别。

秦观曾在《鹊桥仙》中提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这种温柔,像流水一样,绵绵不绝,离别后的重逢,像梦一样飘渺。

所以,故地重游,便是“动离忧,泪难收”。

在往后岁月里,每每想起,都是痛彻心扉,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词人说,“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这里的“舟”,有多重感伤,词人曾乘舟江上,这种孤独感,在柳永《雨霖铃》道:“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这是凄美、孤独的意境,而词人用“归”来形容“舟”。

一个“归”字,画面极其温柔,有“归宿”、“归家”之意,而这个“归”是谁给予词人的情怀?

词人提到,“犹记多情”,这里的“多情”指钟情的人。

换句话说,就是词人喜欢的少女。

少女为少年系上小舟,这个轻柔的动作,让词人难以忘记,便有了“归家”之感。

而如今呢?

词人说,“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这个“碧野”,形容绿色的草原。

词人望去,一碧千里,却没有“碧”的欣喜,只有“野”的荒凉。

这种荒凉的意境,何尝不是词人内心的荒芜。

“碧野”年年绿,而你再也找不到,我在原地,回忆两个人的别离。

桥下的流水,还和当年一样,独自流淌,而我们的往事,却随着时光,而消散。

是啊,“韶华不为少年留”。

再美好的青春,也不会为少年停留,这里的“韶华”,不仅是怀念美好的青春,更是对生命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

这种情绪,令人“恨悠悠,几时休”。

“悠悠”把“恨”的感觉,拉得深情又绵长,“恨”不是真的“恨”,而是无尽的相思。

这种离别的思念,何时才能结束啊?

晏几道在《长相思》中,给出来答案。

“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想见时”,若要问,相思什么时候有尽头,那一定是再见时。

3

词人还能再见“少女”吗?

词人说,“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词人为什么要等到“飞絮落花”,才去登城楼,其他时间不行吗?

或许,少年与少年,曾经有过约定,但少女失约了。

少女为什么会失约,这里“落花”可能暗藏深意。

“落花”指花落凋零,在古诗词中,也含有美人生命消逝的悲剧色彩,所以,词人寻不到她了。

而“飞絮”,正是“落花”的结果。

“飞絮”,在古诗词中,是青春逝去,孤独漂泊意思。

少女离去,从此,少年再也没有了“系归舟”的快乐。

这种悲伤,在登上城楼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我们可以想象一个画面。

词人登上城楼,望着一江春水,等着记忆里的少女,少女为他“系归舟”,嫣然一笑,温柔多情,他伸出手,好想抱住少女,少女却不见了。

这时候,词人奔溃大哭,说“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纵使我所有的泪水,化作满江的春水,也流不尽,我心中的思念和后悔。

结语

这首词,用最“温柔”的意象,诉说最“痛”的情愁,这就是秦观风。

在“痛”中,爆发生命的力量。

这种力量,又告诉我们,有些真情,即使痛苦,也值得铭记。

这种痛苦,也是成长的正念力,让我们在人生低谷时,能坦然接纳,直面人生。

正如词人,明知痛苦,仍选择“一登楼”。

这种“痛苦”的清醒,是一种救赎,也是告诉世人,珍惜当下,珍惜真情。

0 阅读:2

墨尘染公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