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几道这首词,写尽爱恨别离,温柔又孤独,读后令人念念不忘!

墨尘染公子 2025-04-09 19:40:34

01

他混迹江湖,以词会友,与歌女往来,是汴京城,出名的风流才子。

他叫晏几道。

他出身名门,是宰相晏殊之子。

从小天赋异禀,过目不忘,少年时,凭一首《鹧鸪天》,名动天下。

1055年,宰相晏殊去世。

那一年,晏几道17岁,家道中落。

他从天上云,跌入泥潭,好友避而不见,红颜皆散,只剩一地破碎。

面对世态炎凉,人心凉薄,他依旧宽容、温柔,痴情。

这种温柔情感,在《少年游》表现的淋漓尽致。

《少年游》是一首以“离情”为主题,以“人心凉薄”为背景的情词,也是一场关于“人性”的拷问,值得一读。

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走进《少年游·离多最是》。

年游·离多最是

宋·晏几道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

可怜人意,薄于云水,佳会更难重。

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今番同。

他是现实版的贾宝玉,家道中落,爱人离散,友人远离,曾经风流多情、温润如玉的公子,开始体会人间疾苦。

02

这世间,有一种苦,叫“多情自古伤离别”。

词人说:“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以“流水”比喻离别,这个典故,出自卓文君《白头吟》:“躞(xiè)蹀(dié)御(yù)沟上,沟水东西流”。

当年,司马相如事业小成,有纳妾之意,卓文君悲苦不已,写下这首《白头吟》。

我沿着小沟走去,过去的生活,宛如沟水一样,缓缓向东流去。

卓文君用“沟水”比喻离别。

晏几道,也用“流水”比喻人生离别,但他是一个痴绝的人,他相信“终解两相逢”。

他认为水往低处流,离别以后,各奔东西,可百转千回后,终会汇流一处,人间还有重逢之日。

他善良,宽厚,所以,始终相信,一切会“重逢”。

一个“解”字,充满善意,像一场细雨,滋润离别,没有恨,没有怨,只有期待和爱意。

所以,若人间有重逢,受相思之苦,又何妨,词人甘愿受苦,只为一场旧梦重温。

03

这世间,还有一苦,叫“有情人遇见薄情人”。

词人说:“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这里的“行云”比喻词人思念的女子。

这里的“犹到梦魂中”,是一个典故,出自《神女赋》,传说,楚襄王爱慕神女,苦苦追求,曾在梦中与神女相会。

词人很重感情,却爱上情浅的人,明知对方薄情,心意像天上的云一样,漂浮不定,却还是信她,不恨她。

在词人心中,这种苦,若能让他再梦见她一回,也值得。

04

这世间,最痛的苦,叫“人心凉薄”。

父亲离世,钱财散尽,爱人离散,词人坠入泥土,经历了“人心凉薄”。

词人说,“可怜人意,薄于云水,佳会更难重”,这里的“可怜”是可惜的意思。

词人一句“可怜”,是对人生际遇的一种哀叹,在他的遭遇里,“人心”更凉薄。

流水的离别,尚有重逢,行云的薄情,尚能入梦,人心的易变,更冷漠,离别便永别,佳期再无期。

其中,“难重”一词,写尽了幸酸,当年,作为豪门公子,曾为爱人,一掷千金,如今,人心凉薄,感情不再。

这个“难重”,把词人难堪的情感,写得肝肠寸断。

最后,词人说 “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这番同”。这里的“从来”,指过往的岁月,“断肠”指极度的悲伤,思念。

“这番”是指什么?

这个变故,发生在宁熙七年。

晏殊去世后,家道中落,风雨飘摇。

偏偏这个时候,晏殊的好友郑侠,因一张《流民图》,被视为反王安石变法,被御史台治罪。

他们从郑侠家中,搜到晏几道的《与郑介夫》,被认为讽刺变法,晏几道被关进了牢房。

后经家人奔走,被宋神宗释放,也因此,家底更加微薄,晏家沦为穷困贵族。

曾经,爱过的人,抵不过人心凉薄,是词人最伤心的。

05

那么,词人后悔吗?

词人曾说“可怜人意”,却不是“可恨人意”,这里的“可怜”,有可惜之意。

所以,纵然人心凉薄,爱人离散,词人未有恨,纵然“细想从来…不与今番同”,词人也更愿意宽容。

只可惜,深情错付,悲痛难愈,只能在孤独的夜里,独添伤口!

0 阅读:2

墨尘染公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