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彦这首词,空灵治愈,风情万种,令人赏心悦目!

墨尘染公子 2025-04-14 04:17:06

01

他是婉约派“大宗师”,被誉为“词中老杜”。

他精通音律,爱好写词,以“乐府词独步天下”,字子美,号清真居士。

他就是周邦彦。

他的词,清丽风雅,曲折回环,充满音乐美,又被誉为“词家之冠”。

他喜欢创作闺情、羁旅、咏物等词作,更能以词入曲,将婉约词推向乐坛巅峰。

其中一首《苏幕遮·燎(liáo)沉香》,堪称绝唱,既有乐曲美,又融合诸家之长。

如温庭筠的缠绵、韦庄的清艳,李煜的悲情,晏殊的慰藉,欧阳修的秀美……

连后世词人,吴文英、张炎、周密…都极其崇拜。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苏幕遮·燎(liáo)沉香》,感受一场词乐故事。

02

苏幕遮·燎(liáo)沉香

北宋·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rù)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yán)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jí)轻舟,梦入芙蓉浦。

汴京城,太学内。

他从梦中醒来,厢房内,弥漫着热浪,令人窒息。

他摸索着,拿出沉香,放入小金炉中,一缕轻烟升起,词人说,“燎沉香,消溽(rù)暑”。

这里的“燎”,是烧的意思。

传闻,“沉香”,是四大古香之首,即使是“檀香”、“龙涎香”、“麝香”,也不及“沉香”稀有、珍贵。

1083年,周邦彦凭一首《汴都赋》,名动天下,受到宋神宗赏识,直升为“太学正”,相当于学校老师。

可能“沉香”,是御赐之物。

“沉香”,香味悠长,有镇痛的功效,被誉为辟邪,清凉,醒脑的奇香。

所以,词人说,“消溽(rù)暑”。

可惜,词人“居五岁不迁”,在太学呆了五年,都没有升迁。

所以,太学后期,他想家了。

不知不觉,天亮了。

词人说,“鸟雀呼晴,侵晓窥檐(yán)语”。

这个“侵晓”,是时间词,指天快亮的时候。

天快亮了,发生了什么?

一个字,“晴”,天空放晴了。

这个“晴”,一语双关,既是当下的“晴”,也寄托词人对人生的期盼。

当下,鸟雀欢呼,迎来“雨过天晴”,一个“呼”,一个“语”,写出来鸟雀化人的情态。

词人处于新旧党漩涡,一生沉浮,也渴望迎来“晴天”。

这里“晴”,是对朝廷清明的期盼。

词人推开窗,看见,“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词人以“荷叶,初阳,宿雨”等意象,营造一个生机盎然的荷塘。

这里的“初阳”,指初生的太阳,也暗示词人梦开始的地方。

当年,宋神宗招太学生,词人曾“以布衣西上”,前往汴京,求取功名。

始发地,就是杭州,一个江南水乡,充满荷塘的地方,一个梦开始的地方。

所以“初阳”,也暗指梦出发的地方。

“宿雨”,昨夜的雨,也指词人思绪的绵长和内心的愁绪。

所以,“初阳、宿雨”,也提供一个线索,词人仕途不顺,倍感“思乡”。

“清圆”,指荷叶清润圆正。

词人说,这里有一处荷塘,荷塘长满荷叶,荷叶上的水珠,在初阳下,藏起来了。

荷叶清澈圆润,在清风中,摇曳生姿,美不胜收。

“荷叶”,又是高洁和美好的象征。

在词人眼中,眼前的荷叶,也是故乡的荷叶,是多么高洁,多么美好,所以词人说“一一风荷举”。

在清风中,荷花摇曳生姿,美不胜收。

看到如此盛景,词人仿佛梦回江南,词人说,“故乡遥,何日去?”

故乡太遥远了,何时才回去啊?

究竟有多远呢?

词人说,“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词人的故乡,在吴门,“吴门”,指杭州一带,而此刻,词人客居长安,“长安”原指西安,这里借指汴京。

按照现代的路程,杭州到汴京,差不多800公里,何况是交通不发达的北宋,路程更加遥远了。

所以,词人说“故乡遥”。

03

说起故乡,词又想起了“故乡人”。

词人说,“五月渔郎相忆否?”

在这个炎热的五月,不知道曾经一起打鱼的朋友,是否会想起我?

想到这里,我又做了一个梦。

在梦中,我划着小舟,回到家乡,那个美丽的西湖,那个美丽的荷塘。

0 阅读:0

墨尘染公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