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管精细化案例】广州:施工期主干道复杂节点交通信号精细化配置

通云智能 2025-04-24 14:32:40

01一、路口概况

黄埔大道-体育东路路口位于广州天河区天河南街道与冼村街道交界处。路口东西向的黄埔大道是天河区内最重要的东西向主干道,承载大量过境与通勤机动车流量;南北向为冼村路及体育东路,两条路段连接天河路商圈、珠江新城片区,承载天河核心区大量南北向交通流,加之沿线分布天河体育中心、正佳广场、恒大中心、维家思广场、高德置地广场等多个大型交通发生/吸引点,使得路段全年车流量均较大。

图1 黄埔大道-体育东路路口区位图

2018年至今,受地铁13、18号线冼村站施工影响,路口周边交通组织多次变更。目前18号线已开通,13号线冼村站工程也已进入关键阶段,施工围蔽范围逐渐缩小。2024年8月下旬,黄埔大道西往东方向恢复社会车辆通行,2024年12月起,冼村路南往北方向恢复社会车辆通行,路口交通组织已基本恢复至常态。

图2 黄埔大道-体育东路路口交通组织情况与信控方案

02二、存在问题

01

南进口右转车与行人存在冲突

由于地铁13号线冼村站施工仍在进行,南进口右转渠化暂时无法恢复正常通行状态,机动车需驶入路口右转,行驶轨迹经过南进口、东出口人行横道。优化前路口方案并未对右转车进行控制,加之往返冼村地铁站的行人较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图3 南进口右转渠化未启用

02北进口右转车流激增

冼村路前往黄埔大道(西行)交通组织恢复前的绕行路径:13号线冼村地铁站施工初期,珠江东路右转处为虚实线(左虚右实),因此从珠江东路无法直接进入黄埔大道掉头往西行,只能绕行至华夏路。具体绕行路线为:冼村路(北行)→金穗路隧道(西行)→华夏路(北行)→黄埔大道(东行,体育东路西侧掉头)→黄埔大道(西行),全程约1760米。

2024年12月交通组织恢复后的最短路径:冼村路(北行)→体育东路(北行,体育东路-体育东横街路口掉头)→体育东路(南行)→黄埔大道(西行),约920米。

图4 冼村路往黄埔大道(西行)路径示意图

施工交通组织恢复后,随着冼村路南往北方向、体育东路(黄埔大道至体育东横街路段)双向车流量显著增加,路口北进口右转需求也同步增大,原有全时段单一控制的右转渠化配时方案难以满足疏散需要,直接影响体育东路南行方向车流的正常运行。

图5 北进口右转排队情况

03晚高峰北出口频繁溢出

路口北出口同时承载黄埔大道西往北左转、冼村路南往北直行、黄埔大道东往北右转三股车流,结合机动车通行路径变化,体育东路-体育东横街路口新增大量南往南掉头需求,向左变道进入掉头车道的车辆与向右变道沿体育东路直行的车流交织情况极为严重。加之路段蓄车空间约205米,晚高峰期间,路口北出口频繁出现车流溢出,严重影响路口通行秩序。

图6 北出口(体育东路北行方向)车流溢出

03三、优化思路

路口恢复交通组织后,渠化功能尚不完善,机动车通行路径发生显著变化,引发了机动车与行人的冲突,同时致使上游路段出现车流溢出的状况。基于当前的机动车通行路径以及车流交织位置,通过增设箭头信号灯,分离南进口右转车流与行人通行路径,减少两者之间的冲突;同步增加主要流向的配时,并优化路段信号协调,以实现分离交通冲突、缓解路口车流溢出的目的。

04四、优化措施

01

南右转设置灯控

针对南进口右转渠化短期内无法开通的实际情况,在南进口增设右转箭头灯控,缓解东出口机动车与行人的冲突,直至右转渠化开通。

图7 黄埔大道-体育东路路口相位图(优化后)

02

北进口右转渠化精细控制

对北进口右转渠化实施精细化控制,针对周一至周四及周五至周日的放行特点,在晚高峰时段分别延长北进口右转渠化机动车的通行时间,以适应车流量变化,缓解右转渠化处的排队拥堵状况。

表1 北右转配时表前后对比

03

常态化调用体育东路-体育东横街路口南单放相位

对黄埔大道-体育东路路口北侧的体育东路-体育东横街路口,常态化调用南进口单放相位,缓解南往北方向排队压力。

图8 体育东路-体育东横街路口相位图以及优化前后相序对比

04

体育东路(黄埔大道-天河南一路)路段实施协调

对体育东路(黄埔大道-天河南一路)路段进行信号协调,将体育东路-六运三街路口南往北放行时间提前14秒,腾出空间允许车辆进入路段排队,缓解体育东路北行车流溢出情况。

图9 体育东路路段协调示意图

05五、优化效果

1.东出口行人、非机动车与右转机动车无冲突,慢行交通安全得到保障。

图10 东出口人车冲突消除

2.晚高峰,北进口右转排队情况缓解,排队长度整体下降较明显。据第三方互联网平台数据,北进口右转工作日晚高峰排队长度由195米缩短至48米,下降了75.38%;节假日晚高峰排队由186米缩短至110米,下降了40.86%。

图11 北进口优化前后右转车排队长度对比

3.北出口车流溢出情况与路口打结情况有所缓解,在过饱和状态下仍可保持正常通行秩序。

图12 北出口溢出情况缓解

06六、案例小结

本案例针对路口交通组织恢复后存在的右转渠化功能缺失、因交通流主要路径改变致使车流排队增加、短距离溢出等问题,整体优化信号控制方案,并对主要流向配时实施精细化管理,保障路口通行安全,维护路口通行秩序。

供稿人:广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侯梦棋、吴学昌)

广东振业优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曾锐鹏、高毅恒)

0 阅读:0

通云智能

简介:主动发光标志、交通诱导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