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大军虎视眈眈,巴铁向中国借钱,开口就是100亿,能借吗?

笑史云烟 2025-04-30 13:11:23

前言

金融世界里本币互换、熊猫债券,这些听起来非常专业,但是在特定场合下,这些的意义早就超出了纯粹的金融范畴,反而成为了国家之间的关系、地缘政治上的筹码。

而近期,巴基斯坦遭遇的事情,导致他们也想动用这些工具,向中国表达了自己的直接诉求:再多要点人民币用用。

殊不知,对方一张口就是100亿,这不就是妥妥的狮子大开口吗?到底能借吗?

巴基斯坦想借钱

巴基斯坦的财政部长在华盛顿参加国际金融机构春季会议期间,公开表达了希望将现有的中巴本币互换额度增加100亿人民币的想法。

要知道,目前两国央行之间的这个“应急钱袋”约定额度是300亿人民币,已经不少了,要是再加总规模就到了400亿人民币了。

而且巴方还计划在年内尝试另一条融资路径,要在中国内地市场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熊猫债券”。

本币互换,简单来说,就是两国央行约定好的,在一定期限内,按照固定汇率相互“借”对方的钱,最高可借额度就是那个“互换额度”,而这带来的好处,就是能够绕开美元这类中间货币,更方便双边贸易结算。

至于熊猫债券,其实就是允许像巴基斯坦这样的外国机构,直接在中国大陆的债券市场上发债借人民币。

从表面上看,巴基斯坦给出的理由就是想让自己的借钱渠道更加多样化一点,听起来也没有啥不对,可是不管是增加互换额度,还是熊猫债券,这些问题的根本就是巴基斯坦想从中国这里获得更多的资金,换个名头来借钱。

借钱的和放贷的,各有各的难处

正是这种看似常规的金融操作背后,风险也在逐渐增大,借钱的巴基斯坦,日子并不好过,其中最核心的问题还是在于他们本币卢比的信誉。

近些年来,巴基斯坦卢比经历了剧烈的贬值,国内通货膨胀居高不下,整个金融体系都显得相当脆弱,这也就意味着市场对他们的偿还债务能力的信心并不高。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增加本币互换额度,就像是用未来可能不值钱的,换现在值钱的,这对于巴基斯坦来说是应急策略,但是对于那些持有卢比的人来说,潜在的汇率损失和偿付风险也是不小的。

而熊猫债券,虽然能够为巴基斯坦提供一条新的融资渠道,但是也绕不开信用评级这道坎,如果国际市场普遍不看好巴基斯坦的经济前景和偿债能力。

即便熊猫债券发行成功,恐怕也得开出极高的利息才能够吸引愿意冒险的投资者,用沉重的债务负担换取眼前的喘息时机。

同时,出借方面临的是巴基斯坦结构性困境的忧虑,这个南亚国家长期以来经济增长乏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外部“输血”维持。

无论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救助贷款,还是来自海湾盟友的援助,也变相的导致他们陷入“借新债还旧债”的循环之中。

而造成这样结果的,还是因为巴基斯坦国内产业结构单一,缺乏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导致国家财政收入长期不足。

这还不是最让人头疼的,巴基斯坦国内政局也是风波不断,政府更迭频繁,政策上缺乏连续性,这也就意味着今天达成的协议和承诺,在明天很有可能会因为政权变动发生变化。

这也就难免让人想到,如果钱借出去了,那么能否按时足额收回,甚至本金保证都是问题,甚至还有人觉得,投给巴基斯坦的钱,即便最终能够拿回来,恐怕也是几十年后的事情了,这对于任何追求效率和回报的投资来说,就有点太过漫长了。

战略棋局重要,可钱袋子也得捂紧

面对巴基斯坦这100亿人民币的“开口”,中国该如何抉择?

这其中掺杂的因素有很多,从情感和战略层面上来看,中巴之间有着“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的特殊定位,两国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诸多考验,也积累了深厚的政治互信,那可是妥妥得“铁哥们儿”。

当铁哥们遭遇了困难,尤其是当前印巴边境的冲突问题,中方伸出援手也算比较符合这种特殊关系下的道义担当。

要知道,巴基斯坦的地缘位置也非常重要,它不仅是中国通往印度洋的重要通道,还是连接中亚、南亚和中东的关键节点。

稳住巴基斯坦,对于中国维护西部边陲稳、推进区域互联互通战略都有着特殊的意义,可以说,帮助巴基斯坦就等于在某种程度维护自身的战略利益。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并不是只有利没有弊,如今巴基斯坦的困境,并非只有困境冲突那么简单,近些年来美国大幅度削减对巴援助,西方资本对他们的信任也在持续走低,来自传统援助的渠道也是越来越少。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几乎成了巴基斯坦能够指望,为数不多的援助大国,但是中国自身在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内在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等领域都需要大规模投入。

所以说,中国现在的财政资源和金融流动性也是有限的,每一笔对外投入都需要仔细权衡风险和收益,才能做决定。

当然国内也是有着很多理性的声音,中巴关系在那放着了,觉得帮助也不是不可以,但前提是要对方争气,如果巴基斯坦自身就缺乏改革的决心和动力,那么再多的援助都将是无用功。

对于现在的巴基斯坦,我们帮助是情分,但不帮,是不是也有几分道理呢?

授人以鱼,更要对方学会渔

中国的帮助可以有,但必须是有原则,有条件的,并不是中国不念及旧情,而是为了让帮助更加有效,能够可持续。

中国可以将金融支持和巴基斯坦的实际改革承诺挂钩,比如巴基斯坦在财政上增加透明度,稳定外汇市场、推进关键经济领域现代化等方面,只有巴基斯坦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计划,并接受监督,让中方看到改革的决心和行动。

说到底,中国还是非常愿意拉兄弟一把的,但是更希望能够看到巴基斯坦凭借着自身的努力,逐渐摆脱困境,实现经济的内生性增长和国家的自立自强。

这次中国传递的信号也非常清晰:我们的帮助是为了促进共同发展,而不是为了供养一个永远需要外部输血的伙伴,更不会无限度地兜底。

如今巴基斯坦真正需要的,不只是这100亿人民币,而是找到一条能够自我修复、自我发展的可持续道路。

参考信源

观察者网2025-04-27——巴基斯坦财长:已向中方提出请求,希望将本币互换额度增加100亿元人民币

中华网军事2025-04-28——记者谈巴基斯坦向中方发出两大请求 经济求援与军事威慑(3)

环球时报2025-04-28——巴基斯坦财政部长:预计年底前发行熊猫债券

宏观审慎管理局2024-10-16——中巴(基斯坦)两国央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0 阅读:251
评论列表
  • 2025-04-30 21:38

    和印度人一个种族,厚颜无耻贪得无厌

  • 2025-04-30 17:18

    如果是西方国家,你给我借贷,肯定压抵押物,估计就是自然资源的矿产资源

笑史云烟

简介:笑看韵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