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4月27日,印度总理莫迪在全国电视讲话中措辞激烈,表示要对恐怖分子和背后的支持者施以最严厉的惩罚。
就在他讲话不久前,巴基斯坦杰赫勒姆河下游的居民却受到了突如其来的洪水预警,很明显,印度在未事先通报的情况下,大幅增加了上游乌里水电站的泄洪量,导致下游水位急剧上涨。
印方的这一行为,被巴方斥责为“水恐怖主义”,而且这还只是印方操作的冰山一角,其实整体事件的导火索还是发生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恐怖袭击事件。
在那之后,新德里方面就迅速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在外交上驱逐巴方官员,关闭边境口岸,吊销巴基斯坦公民签证,甚至还在资源层面采取了极端措施。
印度单方面中止了历史悠久的《印度河河水条约》,这就等于切断了巴基斯坦部分重要水源,在集上突然开闸泄洪,造成了人为洪灾,这对巴基斯坦的农业造成了沉重打击。
更为讽刺的是,失控的洪水竟然也冲毁了印度北部的一些农田,可以说印方的这种行为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
新德里方面到底打着什么算盘?
把河流当成武器
事件发生之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紧急发声,呼吁水资源不应该成为地缘政治的武器。
面对联合国的发声,印度方面并没有理会,开始在前线部署苏-30MKI战机,同时巴基斯坦也没示弱,直接将“沙欣-3”弹道导弹转入战备状态。
这场危机也是传出了一个危险信号,那就是水资源被首次明确地用作战略施压的工具。
根据印度河委员会的数据显示,即使在平时,两国围绕水泉的摩擦年均也高达百余次,而这次泄洪事件,则是变相的代表着双方可能已经进入了令人不安的实操阶段。
面对印度方面的步步紧逼和国际社会的疑虑,巴方选择用行动自证清白,在事发短短几天内,巴基斯坦军方在靠近阿富汗边境的开伯尔-普什图省展开了代号“雷霆行动”的清剿。
根据精准情报,巴方安全部队围剿并击毙了超过50名试图渗透的武装分子,并且巴方还公开展示了缴获的武器弹药和通讯设备,称这些武装分子和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有关。
同时巴基斯坦国防部长阿西夫明确表示:愿意接受由中国和俄罗斯主导的国际调查,希望“用真相打破谎言”。
中方力挺
同月27日,中国外长王毅与巴基斯坦外长达尔通了电话,这次中方不同于其他大国,中方的表态非常清晰,王毅外长更是直接用两个字“力挺”来表示对巴基斯坦的支持。
根据当下的情况来看,目前五常中只有中国站了出来,其他主要大国的态度都显得颇为微妙。
俄罗斯发现自己处于一种左右为难的境地,毕竟印度是俄罗斯石油的大卖家,维持关系至关重要,但莫斯科也深知与中国的战略协议关系不容有失,恶妇外长里亚布科夫的表态是呼吁双方克制,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而美国方面,特朗普政府竟然罕见的选择了“甩锅”,声称“选择相信印巴两国有能力自行解决问题”,有人分析,美国国内正在面临着政治困境,支持率下滑,关税政策导致的一系列问题,让他们没有精力分神。
另外两国英国和法国,在这次事件中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介入意愿,所以说除了中国,五常之中的其他国家都选择了不干涉,只有中国明确地为巴基斯坦的立场提供了背书。
这其中还有一个令人纳闷的事情,那就是安理会到现在都没有召开紧急会议?难道说事情不会继续恶化?还是说莫迪有着其他的打算?
莫迪的算盘打向何方?
根据相关报道,印度海军的“维克兰特”号航母已经悄悄地返回港口,从这一点就能看出,印度并没有真正做好打仗的全面准备,那莫迪政府为何还要摆出一副不惜一战的强硬姿态呢?
主要还是因为恐怖袭击造成的平民伤亡,莫迪政府如果不采取什么行动,将会面临巨大的国内舆论压力,尤其是那些民族主义情绪,而之所以那样做就是为了安抚民意。
毕竟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莫迪因为中印边境等问题,一直都受到反对党的抨击,被指责“对外软弱”,而这次面对相对“比较容易施压”的对手巴基斯坦,莫迪自然要抓住这个机会,树立自己的领导人形象,转移国内的注意力。
还有一种可能是,新德里强硬是一场试探,主要就是想观察包括中国在内的各方反应,这其中也包括印度希望通过极限施压的方式,迫使中国为了南亚地区的稳定,在某些问题上对巴基斯坦施加影响,或为巴基斯坦“约束”。
可是王毅外长的通话特意强调了支持巴方“主权”,而这次通话实际上就对印度构成了一种威胁,希望印度不要试图借反恐的名义,侵蚀巴基斯坦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克什米尔困境
不管怎样,其实双方当前的紧张局势,归根结底还是南亚长久以来未愈合伤口的再一次发作。
1947年英国殖民者留下了“蒙巴顿方案”,这个方案将穆斯林占多数的克什米尔地区划归到了印度,而这也为印巴两国埋下了隐患。
也正是因为这片土地,印巴两国就已经爆发了三次大规模的战争和无数次边境交火,造成了数十万人的伤亡。
而如今,有一些本土的武装组织,在利用印巴矛盾在山区活动,比如这次的“克什米尔抵抗运动”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尽管巴基斯坦自身多次在自己境内清剿武装分子,但是印度方面却是更加倾向将所发生在印控区的袭击与巴基斯坦官方组织的虔诚军联系起来,以此作为采取强硬行动的理由。
而这次水资源的争夺,更是让一复杂的局面变得更加危险,让河流、水坝作为施压,甚至共计的武器,如果这种行为得不到有效的遏制,那么很有可能会让那些共享国际河流的地区发生类似的事情。
中国在其中的角色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危机中,中国的应对策略早就超过了简单的“选边站”,王毅外长提出的“双支持”原则,不仅支持巴基斯坦反恐调查证明自己的清白,也支持自身维护主权不受侵犯。
同时中国并未只停留在外交表态,巴基斯坦财长请求增加中巴本币互换额度,瓜达尔港新国际机场正式通航,中巴经济走廊的货运量稳步增长等,这些都表明了中巴两国正在通过深化经济合作,为巴基斯坦提供实质性的支持。
更有观察员指出,中国正在试图将处理此次危机纳入“全球安全倡议”的框架之下,通过“一带一路”和中巴经济走廊等项目,来改善地区民生、发展经济,从根本上铲除滋生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土壤。
现在中国需要做的是,如何推动中立的国际调查,找到一个能够兼顾各方合理关切的解决方案,同时印度总理莫迪也非常知道印军的真实实力,希望两国能够走到正确的轨道上。
而中方的所作所为,也是印证了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的那句“中国是唯一真正理解我们的朋友”。
参考信源
环球时报2025-04-27——王毅同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达尔通电话
环球时报2025-04-28——“巴基斯坦军队首次在一天内打死这么多恐怖分子”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5-04-27——巴基斯坦请求中国增加100亿元人民币货币互换额度
新华社客户端2024-06-04——高端访谈|“巴基斯坦视中国为最值得信赖的朋友”——访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