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中共冀鲁边军区战斗序列及其主要领导人一览(1943年)

恒鼎谈历史 2025-04-15 06:46:37

冀鲁边军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鲁边地区军事机构‌。1940年秋由八路军115师教导第六旅兼设,1941年正式成立‌,下设三个军分区及回民支队等部队‌。该军区位于河北东南部与山东北部交界处,战略位置险要,是山东抗战初期六大战略区之一,长期坚持平原游击战‌。1943年邢仁甫叛变后,周贯五接任司令员兼政委‌。1944年1月与清河军区合并组建渤海军区‌。抗战期间,该军区军民歼敌数万,为华北敌后抗战作出重要贡献‌。

司令员 邢仁甫

政治委员 王卓如

副司令员 黄骅

副政治委员 周贯五

参谋长 卢成道

政治部主任 刘贤权

特务团成立于1942年12月,由原冀鲁边军区海上特务团与军区特务营合并组建而成‌。该团属军区直属部队,主要负责执行侦察、警卫及特殊作战任务,在冀鲁边平原游击战中发挥重要作用。1944年1月冀鲁边军区与清河军区合并组建渤海军区后,特务团编制随之调整,并入新军区序列‌。

团长 陈子芹

政治委员 傅炳翰

副政治委员 赵得修

参谋长 王寰清

第1军分区成立于1941年7月,首任司令员石景芳、政委杜子孚,辖东光、南皮、盐山等县,负责津浦路以东区域游击作战‌。该分区在平原游击战中多次配合主力部队作战,1942年石景芳、杜子孚在大单庄战斗中壮烈牺牲‌。1944年冀鲁边军区合并为渤海军区后,该分区改称渤海军区第1军分区‌。

司令员 傅继泽

政治委员 彭瑞林

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康伯明

第2军分区成立于1941年7月,该分区辖津浦铁路沿线区域,以平原游击战为主,配合主力部队多次反“扫荡”作战‌。1942年9月教导第6旅整编后,第17团并入该分区‌。1944年冀鲁边军区与清河军区合并为渤海军区,该分区改称渤海军区第2军分区。

司令员 龙书金

政治委员 曾旭清

副政治委员 郝炬

参谋长 李清山

政治部主任 李恒泉

第3军分区成立于1941年7月,该分区下辖第18团(团长杨柳新,政委贾田云),主要负责冀鲁边相关区域游击作战任务‌。1944年1月冀鲁边军区与清河军区合并组建渤海军区后,该分区改称渤海军区第3军分区,辖靖远、盐山、新青(今属河北、山东交界)等县‌。

司令员 杨铮侯

政治委员 李广文

副司令员 冯鼎平

副政治委员 李雪炎

参谋长 刘重佳

政治部主任 辛易之

回民支队成立于1940年7月,直属冀鲁边军区领导,初称回民大队,1941年改称支队‌。该支队以回族战士为主,汉族青年共同参与,活动于沧县、盐山、新海(今黄骅)等冀鲁边区,擅长平原游击战,先后参与韩集伏击战、康庄伏击战等百余次战斗,累计歼敌2300余人,攻克据点40余处‌。1944年冀鲁边军区并入渤海军区后,支队改称渤海军区回民支队,持续活跃至抗战胜利‌。

支队长 王连芳

政治委员 刘济民

副支队长 刘振寰

参谋长 何士兴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