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社会最不缺的就是人。老一辈总说"人多力量大",可到了职场里,却成了"你不干有的是人干"。那些顶尖公司开高薪让人拼命还算公平,可如今连街边小公司都学会了这招——给着买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
中年人的疲惫来得悄无声息。某天起床突然发现,年轻时那股较劲的劲儿像漏气的轮胎一样瘪了下去。房贷压在背上,孩子的补习班账单堆在桌上,领导的加班要求钉在手机里。想躺平?看看银行卡余额就知道,连躺的姿势都得精心计算。
有个老哥说得精辟:"男人四十岁后学会装聋,能多活十年。"这话我起初当笑话听,直到有次发现,妻子唠叨晚饭咸淡时,我的大脑自动开启了静音模式。后来把这招用在职场更妙——同事的酸话、亲戚的攀比、网友的杠精言论,统统左耳进右耳出。就像老舍在《茶馆》里写的:"谁活着谁就看得见",有些声音听见了不如没听见。
体重秤上的数字比股市更让人心惊。去年体检单上"脂肪肝"三个字,比年终考核还令人清醒。试过节食跑步,最终发现唯一靠谱的办法,就是带着饥饿感入睡。深夜饿得挠墙时,想想衣柜里绷紧的衬衫,权当给未来的自己攒医药费。
人到中年才懂,所谓不良嗜好不过是生活给的止痛药。偶尔的烟酒、熬夜追剧、游戏氪金,都是高压锅上的排气阀。傅雷家书里写:"人的一生,不过是把少年时的梦想一个个抛弃的过程。"但没人说过,抛弃时得悄无声息,连个仪式都不配有。
最近常想起《活着》里福贵牵着老牛的身影。他扯着嗓子唱"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这不就是咱们的剧本?区别只在于,现在连当和尚都得本科文凭。
(擦擦眼镜收起体检报告)
全文至此结束,在此感谢您的阅读。倘若您喜欢,烦请点个赞哦[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