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24年的出海探索,上汽全球化战略进入新阶段。在4月23日2025上海车展首日,上汽集团正式发布海外战略3.0——“Glocal战略”,即“全球+本土”的组合战略,在积极打造本地化体系生态同时,还将继续打造全球汽车品牌MG。
作为最早出海的中国汽车企业,上汽集团从2001年首次实现乘用车出口的1.0阶段,到2013年建立泰国工厂开启本地化运营的2.0阶段,再到如今3.0阶段的“Glocal战略”,上汽集团用24年时间构建了有规划、成建制的全球化体系,涵盖研发、营销、物流、零部件、制造、金融、二手车等为一体的面向全球市场的汽车产业链。
目前,上汽集团在海外拥有超过100个海外零部件生产基地、超过20个销售服务中心、超过3000个海外经销商网络,打造伦敦、硅谷、特拉维夫3大研发创新中心,以及泰国、印尼、印度、巴基斯坦4个生产制造中心,海外出行公司和金融公司,还建成了中国第一、全球领先的整车物流运输自营船队。
截至2024年底,上汽集团海外累计销量突破550万辆;连续8年保持中国车企出口第一;连续3年海外年销量超100万辆,其中欧洲发达国家销量占比达25%。
根据上汽集团海外战略3.0——“Glocal战略”,上汽集团将继续打造本地化体系生态,实现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从“产品输出”转向“标准输出”,积极助力中国智造构建全球版图。据悉,上汽将全球市场划分为N个区域,目标利用智能化、电动化技术先发优势,形成各区域个性化、智慧化产品方案,做到“全球化思维,本地化行动”。
比如:在智舱方面,上汽将推动海外车型的软硬件升级,同步升级应用生态,让生态娱乐一国一策略。在智驾方面,基于丰富的智能化技术储备,结合各区域法律法规,上汽加快推进L2级城市智能辅助驾驶及L2级高速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的落地。在产品方面,上汽已实现横跨ICE、HEV、PHEV和BEV多品类车型选择。
按照计划,未来三年,依托自身深厚的电动智能网联技术积累,上汽集团将打造包括SUV、轿车、MPV、皮卡在内的17款全新海外车型,搭载全新HEV混合动力系统的车型将覆盖全球主流细分市场,固态电池等颠覆性技术也将实现落地应用。
而在区域市场方面,欧英市场依然会是上汽全球化战略的基盘。目前,上汽在欧洲已经建有欧洲设计中心,还正在筹建欧洲工程中心,以及探索欧洲本土化方案。在东南亚市场,上汽将深化与东盟本地化合作,筹建KD工厂;在拉美、中东、澳新市场,围绕全面Local化的战略导向,不断深耕本土;在非洲市场,以埃及、摩洛哥、南非为战略支点,以点带面,区域联动。
与此同时,上汽集团还将打造全球汽车品牌MG。自从2007年收购MG品牌,上汽已经为MG品牌构建了全新技术体系和市场定位。近期,上汽还宣布全球汽车设计大师约瑟夫卡班加盟,将会打造全新全球MG设计语言,其设计的MG首款方盒子Cyber X也在本次车展上全球首发亮相。
根据2024年初上汽国际党委书记、副总经理赵爱民在一次采访中透露,上汽2025年全年海外销量目标为150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