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动化产品的接连落地,凯迪拉克的电动化进一步提速。在4月23日上海车展首日,凯迪拉克高性能V系列首款纯电车型LYRIQ-V迎来国内首秀。除此之外,凯迪拉克OPTIQ傲歌、VISTIQ、ESCALADE IQ (电动凯雷德)等车型全球也同步展出,展示了凯迪拉克对于电动化市场的布局和思考。
其中,LYRIQ-V是凯迪拉克IQ锐歌的高性能版本。凯迪拉克方面称,LYRIQ-V将会把燃油时代的驾驶激情延续到电动时代,重新定义纯电性能新标准。据介绍,LYRIC-V基于奥特能智电平台打造,双电机综合功率 443kW,搭载高性能碳化硅电驱,0-100km/h仅需3.3秒,是凯迪拉克市场最快的车型。
同时,得益于Brembo定制卡钳、凯迪拉克高性能底盘技术和赛道技术底蕴,LYRIQ-V不仅能够开得快,更能稳得住。为了给用户提供更贴近真实赛场的驾控体验,LYRIQ-V还搭载车外前后扬声器,并提供转速模拟、加速模拟、制动模拟、勒芒LMDh专属模拟四款定制声浪。
而在造型方面,LYRIQ-V采用凯迪拉克标志性钻石切割型面语言,搭配以哑光质感的流光幻银专属配色,搭载由低阻破风前唇、流线侧翼导流板、锋刃尾部扩散器等组成的V Performance高性能空气动力学套件,以及车侧、尾门、Brembo定制六活塞制动卡钳等各处的V系列徽标logo,在降低车辆风阻系数的同时,还有非常高的辨识度。目前,LYRIQ-V已经完成工信部完成申报,有消息称这款车型将在年内上市。
与此同时,凯迪拉克还发布了一系列即将于量产车型上投入应用的业内领先技术,尤其是智能化方面。对于不少车企选择通过堆砌硬件,来快速实现智能化提升的方式,凯迪拉克方面表示,单一堆料堆不出智能化的未来,科技要为全场景服务,不能为了技术发展而妥协“设计、安全、体验”。
在本次发布会,凯迪拉克展示了由创新硬件、升级算法与安全防线所共同构建的L2全场景辅助驾驶。首款应用车型VISTIQ搭载英伟达 NVIDIA DRIVE AGX 车载计算平台,并基于与Momenta的深度合作,采用一段式端到端大模型,可以做到无需依赖高精地图,“有路就能开,有位就能停”。
“友商用‘脱手率’标榜自由,我们用‘注视率’定义责任。”凯迪拉克方面认为,虽然辅助驾驶能够帮助在一些场景下帮助用户开车,但现阶段不能完全把方向盘完全交给系统。基于此,凯迪拉克独创的三级逐级警示DMS驾驶员注意力监测系统。该系统还能够通过车内搭载的高性能DMS红外摄像头,以及业内独有的红外补光灯,监测驾驶员眼球的运动状态,结合众多辅助算法,规避特殊驾驶环境和面部部分遮挡条件的影响,精准判断驾驶员头部位置和视线。
从展示的视频来看,当DMS驾驶员监测系统检测出驾驶员视线偏离前方道路时,会通过方向盘灯带发出灯光报警。如果驾驶员没有及时进行接管动作时,系统会发出声音和座椅振动双重报警。如果驾驶员依然没有接管车辆动作时,车辆会在当前车道内缓慢停止,并由安吉星拨通车主电话确认状态。通过三重逐级警示,凯迪拉克希望能够确保驾驶员时刻关注道路情况。
除此之外,凯迪拉克首创70英寸双焦面AR-HUD抬头显示功能。其中,近焦面可展现行车信息、远焦面则可展现道路标识、交通信号灯等道路信息进行,并结合导航完成虚拟投影,驾驶员只需目视前方即可洞悉路况信息,进一步保障了新车安全。
在提高车辆智能化水平的同时,凯迪拉克始终坚持不妥协的产品设计美学。比如:目前行业普遍使用“瞭望塔式布局”激光雷达,凯迪拉克认为这种设计破坏了整车线条的美感。为此,凯迪拉克率先应用行业首款舱内隐藏式激光雷达,将原本在车顶的激光雷达移到了前风挡后方,在保证高效精准探测能力的同时,也能够让造型更加美观。
舱内隐藏式激光雷达应用的另一个好处是,能够降低雨雪、泥泞、沙尘、高速行驶飞虫尸体遮挡等外部因素的干扰,保持能够进行实时进行高效精准探测,来确保辅助驾驶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另外,置于车内高处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遭受外力破坏的可能性,保护激光雷达探头。凯迪拉克的这一系列创新性技术,都将陆续在接下来的新车上搭载。
在推动电动转型的同时,凯迪拉克还通过一系列措施,守住市场份额。比如:从去年9月底推出的全新XT5和今年3月份推出的全新CT5两款燃油车型上,凯迪拉克都直接采用了一口价策略,使得凯迪拉克的销量实现了开始反弹。随着LYRIQ-V等电动化车型的落地,凯迪拉克将形成现有的燃油车型组成“油电互补、逐级进阶”的战略布局和产品型谱,加速销量回升,并抢占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