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3年秋天,王莽率群臣在南郊哭天。
王莽仰天哭叫:
“老天啊,你既受天命于我,为啥不灭了一众叛贼?如果是我错了,那就让雷劈死我吧!”
老天非但没帮王莽,还一个劲地降下旱灾、蝗灾、水灾、瘟疫。
北方的赤眉军、南方的绿林军不断地攻城拔寨。
各地自立的小山头如雨后春笋。
所有的厄运都扑向了王莽。
10月,王莽被杀,新朝灭亡,国祚不过15年。
新朝的昙花一现,王莽改制是根本原因。
而撼动王朝的导火索,居然是一个为儿子报仇的母亲。

一、王莽改制
公元14年,琅琊郡,黄海之滨的小城海曲县,有一个年轻的县游檄(相当于片警)叫吕育,只因未听从长官县宰的吩咐,就被杀了。
这不过是当时的新朝,秩序紊乱的冰山一角。
公元9年,王莽代西汉建立新朝,托古改制。
由于严重脱离现实,出现了朝廷、地方、民间各搞一套的秩序割裂的局面。
我们大致看一下“穿越者”王莽托古改制的主要内容。
1、设公田,废奴隶
所有土地都是公家的,重新进行分配,人人有田,同时,禁止奴隶买卖。
2、五均、赊贷
拿出五个城市做试点,由朝廷干预市场价格和税收。
老百姓没钱,可以向朝廷借贷。

3、六筦
盐、铁、酒、铸钱由朝廷管控,跟山、水相关的行业要交山泽税。
这“五管”,再加上五均赊贷,合称“六筦”。
4、更换币制
用花样繁多的新造型钱币,取代旧币。
实际上,新币成色远不如旧币,且更换频繁,此举瞬间掏空老百姓本就不多的余粮。
5、对四方蛮夷都采取降格对待,以侯代王。
王莽的超前理想,除了他自己,没人能领悟。
很快,外邦、贵族、百姓通通得罪了一个遍!
更要命的是,王莽身边一个能人也没有,自己的意志也极不坚定,碰上阻力就改,可谓一错再错。
所以,仅仅两年后,从公元11年开始,各种民乱就时不时发生了。

二、蓄势三年
吕育冤死,吕母悲痛万分,余生只剩下一个念头:
为子复仇!
吕母是当地富婆,拥有数百万钱的家产。
于是,她开办了一个酿酒坊,把赚来的钱偷偷用来采买兵器和铠甲。
当地很多贫苦的青年壮汉来买酒时,吕母都给他们赊账。
遇上特别困难的,不但不收钱,吕母还特意送给小伙子们一些衣服和食物。
久而久之,她的仗义之举名闻乡里,身边聚集了大批贫苦壮汉,为首的青年叫猛虎。
然而,这种赔本的生意经还是念不下去了,公元17年,吕母破产了。

猛虎和一众青年听说后,纷纷来找吕母,说一定会想办法还她的钱。
潜滋蓄势整整三年的吕母流着眼泪,终于说出了她的真实想法:
“所以厚诸君者,非欲求利,徒以县宰不道,枉杀吾子,欲为报怨耳。诸君宁肯哀之乎!”
我只希望诸位出手,帮我杀了县宰,替我儿子报仇!
一语炸响,猛虎建议大家躲到海岛上积蓄力量,而吕母多年积攒下来的兵器和铠甲也都派上了用场。
就这样,吕母为首、猛虎为辅的一支几百人的起义队伍,拉开了新朝覆灭的大幕。

三、得报大仇
公元17年,吕母的队伍迅速发展到3000人。
她在奎山自称将军,祭天后,便率领义军杀向海曲城。
很快城破,县宰被抓。
众官吏纷纷向吕母求情,说杀了县宰就回不了头了。吕母愤怒地说:
“吾子犯小罪,不当死,而为宰所杀。杀人当死,又何请乎?”
说完,一刀砍掉县宰的脑袋。
吕母在儿子吕育的坟前祭告完,又重新回到了海岛。
从此,这支穿梭于山海之间的队伍,就成了义军在北方的燎原火种,朝廷多次派兵围剿均告失败。
接着,就爆发了声势浩大的赤眉、绿林起义。

在为儿子报仇后,吕母似乎再无生趣,第二年就病逝了。
她曾经的部下,则辗转加入到赤眉军、铜马军等其他队伍中。
铜马军后来成为刘秀建立东汉的主力。
吕母不知道,自己竟然是历史上第一个女性起义领袖。
一心只想替儿子报仇的她,更是没料到,当初靠卖酒聚拢起来的几百条汉子,最终汇集成撼动整个王朝的汹涌力量。

(文字原创,网图侵删)
自评:王莽很多奇思妙想令人费解。所以他的脑袋成为传世之宝,可惜在西晋时毁于一场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