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们都喜欢的打工人类型,一定是忠诚,有才华,干活多,拿钱少,既有沟通能力,还能保守秘密。
能同时具备以上条件的人可谓凤毛麟角,而南朝梁武帝萧衍手下,恰巧就有这么一位。
他就是侍中、护军将军周舍。

一、口才尤其好,却能守口如瓶
公元502年,萧衍接受南齐和帝萧宝融禅位,南梁建立。
吏部尚书范云向萧衍推荐了33岁的周舍。
周舍自幼聪慧博学,之前在南齐时跟着宰相王亮混,以才器闻名当时。
周舍尤其擅长辩论,口才绝佳,与人谈天说地、晓古论今,能滔滔不绝地说上一整天,但有关机要大事,却丝毫不会泄漏半分。史载:
舍素辩给,与人泛论谈谑,终日不绝口,而竟无一言漏泄机事,众尤叹服之。
懂得多,却能做到不该说的不说,萧衍怎么能不喜欢?

二、全年无休
周舍换过很多岗位,却都能做得很好,知识面又广,掌握国家机要,却能保守秘密。
所以,萧衍总是随身带着他,重要的事情,比如修史,起草诰书,礼仪、法律的制订,甚至军事谋划,都让周舍掌管:
国史诏诰,仪体法律,军旅谋谟,皆兼掌之。
更令人佩服的是,别人都下班了,周舍却经常主动加班,“罕得休下”。
到524年去世,整整22年,只要萧衍需要,周舍都会在他身边侍奉,从未间断、缺席,堪称南梁甚至史上第一劳模。
而周舍的这20多年,也是萧衍励精图治的明君时期。

三、一贫如洗
虽然常伴君王左右,周舍却极为简朴,甚至可以说是一贫如洗。
周舍每天出入宫庭豪院、华宅广厦,自己却总穿着布衣,不认识他的人一定以为他只是一介平民。
因为周舍的妻子早逝,自己又总是加班,所以他的家里常年积满灰尘,屏风都是用草席编的。
524年周舍去世时,连下葬的钱都是萧衍帮着出的。
后来,萧衍到周舍家,看到家中如此贫穷,不禁放声大哭,说:
“终亡之日,内无妻妾,外无田宅,两儿单贫,有过古烈。”

四、品德无缺,临终前却遭诬陷
周舍的父亲周颙临终前就特别叮嘱周舍,一定要坚守道德。
503年,尚书令王亮请病假不上班,却在别院请客吃喝,萧衍派人去探望,回来都说王亮脸色很好,不像是得病了。王亮因此被论了个大不敬的罪,贬成了平民。
王亮是当时出类拔萃的名士兼高官,平时朋友很多,此时出事了,却一夜之间成了万人嫌,无人理睬。
只有周舍一如既往地和王亮交往并照顾他,510年王亮去世时,周舍还主持操办了葬礼,世人都称赞他的品德。
524年,南津司查获一封武陵太守白涡写给周舍的信,信中说要送给周舍一百万钱。
周舍连信都没看到,就莫名其妙地被免职了。
虽然萧衍很快就重新启用了他,但周舍明显是受到伤害了,因为不久之后他就去世了,享年55岁。
周舍对萧衍忠心尽职,自己一生品行清白,家徒四壁,却仍然被免职,虽然时间很短,但想必在临终时,还是有些许遗憾的。

萧衍非常后悔,说:
“之所以把周舍免职,是不想让人说我护短循私。想想他之前的善行,我追悔莫及。请外府对周舍进行表彰奖励吧。”
籍籍无名的周舍,令人敬仰。

(文字原创,网图侵删)
自评:如果不仔细阅读《梁史》,谁人知道周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