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日渐普及,但部分用户会遇到乘坐不适感、车载系统响应慢或长时间驾驶后的疲惫感。广汽本田P7的出现,似乎在设计上对这些普遍反馈有所考量,意在提升行驶平稳度与人车交互的顺畅性,或许能让驾驶过程更轻松些。



广汽Honda P7呈现出一种注重锐利线条与型面塑造的外观特征。车辆的实际尺寸数据为:长度4750毫米,宽度达到1930毫米,高度则为1625毫米,其轴距达到了相当可观的2930毫米,这些尺寸共同构建了其稳定且舒展的车身姿态。观察其前部,显著的特征是横贯式的日间行车灯光系统,由上下两条平行的灯带构成,下方配合深色的进气区域与饰板。品牌标识采用了新样式,去掉了外圈并具备发光功能,在夜间提高了车辆的可辨识度。从侧面看,A、B、C柱及窗框线条均采用深色处理,营造出车顶悬浮的视觉效果。一体式设计的门把手与能够完全包裹车门槛板的车门(可分三段开启至90度角)共同塑造了平滑的车身侧面。车身轮廓的流畅感暗示了对空气动力学的考量。尾部灯组的设计颇具特色,光亮部分集中在两侧类似C字母的造型区域内。层次分明的后保险杠造型和顶部扰流板为车尾增添了结构感。此外,该车采用了基于摄像头的电子后视镜系统替代传统玻璃镜片。

这款广汽本田P7诞生于本田专为电动车设计的“W”纯电架构之上,强调智能化与高效率。其动力核心采用三合一集成式电驱系统,单个电机的最高效率可达到97.5%,有助于提升能源利用率。车辆提供了两种驱动形式:基础的单电机后驱,以及性能更强的双电机四轮驱动。对于追求动力的用户,双电机版本在前轴布置了150千瓦、350牛·米电机,后轴则搭载了更强的200千瓦、420牛·米电机。这样的动力配置使得车辆从静止加速至100公里/小时仅需4.6秒。储能方面,车辆选用宁德时代供应的定制化90千瓦时三元锂电池包,根据CLTC标准测算,其最大续航里程可达650公里。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是,在零下30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中,电池系统据称仍能保持86.8%的可用电量,这对于缓解冬季续航里程的顾虑有实际意义。



在驾乘感受层面,广汽本田P7针对电动车特性进行了不少考量。底盘部分采用了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的独立悬挂结构,并配备了直径加大的横向稳定杆,旨在提升行驶时的滤震能力和过弯时的车身姿态控制。配合接近50:50的前后轴荷分配,理论上有助于实现更平稳的操控特性。制动系统的调校特别考虑了国内常见的交通拥堵和电车混行场景,力求在低速跟车制动时提供线性、平顺的减速感,避免突兀感以提升舒适性。能量回收系统可通过方向盘拨片进行多达6个级别的调节,最高档位可产生0.2G的减速度,这接近于一些车型单踏板模式下大约0.25G的减速力度,有助于在跟车时更精细地控制车速。此外,车辆配备了21英寸轮毂和265毫米宽度的轮胎,这不仅影响外观视觉,也对提升轮胎抓地力、行驶稳定性以及转向时的响应精准度起到了积极作用。




座舱内的视觉焦点集中在中央控制区域,这里整合了12.8英寸与10.25英寸的两块液晶触摸屏,供应商为迪睿合。据了解,屏幕表面经过处理,旨在减少眩光、反射以及指纹残留,这对于保持界面清晰度和操作便利性有实际帮助。车载系统内置了包括通勤、休闲等在内的15种预设场景模式,同时开放了自定义功能,允许用户根据个人或家庭特定需要(如照顾孩童时)自行创建场景设置。驾驶者前方视野内投射有信息显示,该抬头显示系统(HUD)的显示区域尺寸据称为41.9英寸,其技术据称应用了华为光场屏相关成果,有助于将视觉焦点稳定在远处路面上,理论上能减少视线切换带来的疲劳。头顶上方是一片面积达1.85平方米的可调光全景天窗,除了提供开阔的上方视野外,其玻璃材质具备一定的隔热和阻挡紫外线的能力。




车厢内的温度调节系统在设计上考虑了舒适性,例如供暖时尽量避免空气过于干燥,送风时则注意气流的柔和度。音响系统由16个扬声器组成,供应商为BOSE,其中包含4个集成在前排座椅头枕位置的扬声器,旨在营造更具包围感的听觉环境。内部照明系统提供了多样化的灯光效果选择,据悉可呈现38种不同的灯光组合,并能与多达16项车辆功能产生联动呼应,用以烘托不同的车内氛围。座椅的设计注重人体工学,采用了具有较高阻尼和减震特性的材料,目的是在乘坐时更好地贴合身体,并帮助减轻长时间行程可能带来的身体疲劳感。就内部空间而言,该车的空间利用率据称为85.8%,实际体验中,乘客的头部和腿部活动空间较为充裕。后排座椅靠背提供了10度至18度的角度调节范围,增加了后座乘客调整坐姿的灵活性。


驾驶P7时,能感受到其搭载的Honda SENSING 360+系统提供的L2+级别辅助驾驶支持。这套系统的感知硬件基础包括车前方的1个主摄像头、用于智能泊车的4个环视摄像头、分布在车身的5个毫米波雷达以及12个超声波雷达。结合高精度地图和AHD技术,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长途或拥堵路况下的驾驶负担。比较有特色的是它的高精度动态实景导航,可以将前方摄像头的实时画面与导航指引结合,在屏幕上直观显示。自动泊车功能(APS 2.0)也支持多种常见车位类型。语音控制系统的识别效率和响应速度尚可,多数情况下能较好地理解指令,减少了操作干扰,交互体验比较流畅,没有遇到明显的卡顿情况。


在车辆防护设计上,P7也下了一番功夫。车身结构方面,关键骨架部分采用了屈服强度980MPa以上的钢材,整车高强度钢的应用比例达到了68%,官方数据显示其车身扭转刚度为40000牛·米/度。乘员保护方面,车辆配置了13个安全气囊,总弹出容积最大可达400升。制动系统采用了本田自研的线控制动技术并配合博世ESP,前轮配置350mm通风刹车盘,后轮为330mm通风刹车盘,力求制动力的稳定。比较特别的是本田的FCD功能,能监测制动系统状态,并将刹车热衰减的迹象通过踏板反馈给驾驶者。车辆搭载的是宁德时代提供的90度电三元锂电池包。此外,像电子外后视镜的应用、座椅面料的抗污指数低于0.3(优于国标)、以及采用2K清漆提升漆面耐久度等细节,都体现了在材质和工艺上的投入。

面对当前电动汽车用户的不同侧重,广汽本田P7试图提供一个平衡的选择。车辆在制造工艺、外观呈现以及道路操控感受方面都投入了关注,并强调了其安全防护设计。从体验角度看,它着力于改善一些电动车用户可能遇到的不适,例如乘坐平顺性以减少晕眩感、确保中控系统反应流畅避免延迟,并通过其安全配置来提升使用信心。这样的设计思路表明,它既希望能吸引注重驾驶感受的用户,也考虑到了家庭用户对人员保护和乘坐体验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