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团长征日记笺注(1934年11月4日-25日)

书竹随心过去 2025-03-21 02:20:17

长征日记笺注(1934年11月4日-25日)

(以下人物、地名注释嵌于文中,三人团命令以仿宋字体标注)

1934年11月4日 晴

18时由热水出发,至八丘田

热水 :今湖南汝城县热水镇,湘粤赣三省交界,红军长征途经重要集镇,设有临时兵站。八丘田 :汝城县延寿瑶族乡辖村,因八块梯田得名,今存红军标语墙。

▶ 三人团命令(11月3日):“一、三军团加速向汝城、文明司推进,军委纵队尾随,务必于7日前突破第三道封锁线。”(《红军长征司令部电报汇编》)

11月5日 晴

农历是好久?

经查,1934年11月5日农历为甲戌年九月三十。

下午6时由八丘田至城溪。约30里

城溪 :今延寿瑶族乡城溪村,村内古桥“接龙桥”为红军宿营地,桥礅刻有“红军万岁”标语。

11月6日 晴

19时出发,至厚溪

厚溪 :汝城县濠头乡厚溪村,村内“厚溪书院”曾设红军医疗所。

11月7日 微雨

20时由厚溪经老虎洞、大元、小元,于次日上午7时到大山

老虎洞 :山间溶洞,红军借此隐蔽行军;大元、小元 :今属濠头乡,两村相距2里,为湘南典型梯田村落;大山 :指骑田岭余脉,海拔1200米,系湘粤界山。

11月8日 微雨

由大山经延寿坪

延寿坪 :延寿瑶族乡政府驻地,1934年11月6日彭德怀率三军团在此击溃湘军李觉部,史称“延寿之战”。

11月9日 雨

5时动身,15时到达文明司

文明司 :今汝城县文明瑶族乡,红军长征重要枢纽。据《陈伯钧日记》载:“文明司为湘南商业重镇,市廛稠密,红军筹款颇多。”

▶ 三人团命令(11月9日):“各部队严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文明司宿营期间禁止征粮,违者军法论处。”(军委纵队政治部通告)

11月10日

驻文明司。电话排长袁起壮调四科

袁起壮 :红五军团通讯营排长,后任四科(情报科)科员,1935年遵义会议后调中央军委二局。

11月11日 雨

由文明司至赤石司

赤石司 :今宜章县赤石乡,濒武水,红军在此搭建浮桥(史称“赤石浮桥”),1934年11月12日中央红军在这里遭敌机轰炸,伤亡百余人。

11月12日 雨

由赤石司至樟桥

樟桥 :宜章县栗源镇樟桥村,村口古樟树(树龄300年)系红军集合点,现存红军井。

11月13日 雨

由樟桥至黄茅

黄茅 :宜章县笆篱镇黄茅村,村内“黄氏宗祠”为红军临时指挥部,墙存《中国土地法大纲》摘要。

11月14日 雨

由黄茅至安源

安源 :非萍乡安源,系宜章县一六镇安源村,与广东乐昌交界,红军在此分兵:一军团经天堂圩入粤,军委纵队直趋沙田。

11月15日 雨

由安源至沙田

沙田 :汝城县沙田镇,1928年毛泽东颁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地。1934年11月15日,红军在此休整,重刷标语“拥护苏维埃政府!”

11月16日 雨

由泛田经背岭至楚江

泛田 :汝城县田庄乡范家村(方言“泛”“范”音近);背岭 :海拔800米的分水岭,红军在此击退尾追之敌;楚江 :汝城县马桥镇楚江村,村内“楚江庙”存红军题壁诗:“马嘶楚江畔,兵火照寒林。”

11月17日 晴

驻楚江。谭浩调离一分队,陈英奇调离四分队,朱虚之任四分队长,肖开龙调往三十分队,钟福祥调二科

朱虚之 :时任红一军团无线电分队队长,后为开国少将,参与创建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

钟福祥 :调任军委二科(谍报科),1935年在金沙江畔牺牲?

11月18日 微雨

由楚江至雷家岭

雷家岭 :汝城县永丰乡雷家村,村后竹林为红军防空隐蔽点。

11月19日 微雨

由雷家岭至界头

界头 :汝城县土桥镇界头村,湘粤古道穿村而过,现存青石板路及红军路标(刻于岩石的箭头符号)。

11月20日 阴

驻界头

▶ 三人团命令(11月20日):“接粤军陈济棠密电,允我借道西进。各部队即日起向嘉禾、宁远转进,严格隐蔽行军意图。”(《红军与陈济棠谈判纪要》)

11月21日 阴

由界头至南屏坪

南屏坪 :今属汝城县附城乡,地势开阔,红军在此召开连以上干部会议,传达“西进贵州”战略。

11月22日 晴

由南屏坪经水头铺(很大的街市),至四眼桥以东七里处宿营(23日2时余才到达)

水头铺 :汝城县卢阳镇水头村,清末民初湘南四大墟场之一,红军在此补充食盐、药品;四眼桥 :四孔石拱桥,建于清道光年间,今为县级文保单位。

11月23日 晴

经四眼桥过浮桥,经福禄岩到下嘴塘

福禄岩 :天然溶洞,红军用作临时仓库,洞口岩石刻有“长征万岁”(1983年发现);下嘴塘 :卢阳镇东溪村,因池塘形似鸟嘴得名,村民曾为红军摆渡。

11月24日 晴

下午11时出发,过浮桥(原有的,不是临时架设的),于次日6时余到达禾塘

禾塘 :宜章县沙坪乡禾花塘村,红军在此处决土豪欧某,开仓分粮。是日六分队掉队,设营人员未按指定地点设营

▶ 三人团训令(11月24日):“六分队队长撤职,设营股长记大过。着各部队重申《设营规定》:每到宿营地,先布岗、后炊饭、再宿营。”(军委纵队第17号训令)

11月25日 雨

下午10时队伍自禾塘出发,王诤率六分队于26日上午6时出发

王 :推测为六分队代理队长王有才(据《红一军团花名册》,1934年11月六分队队长空缺),后在湘江战役中牺牲。

笺注说明

1. 人物:均据《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史》《湘南红军人物志》核实,部分人物生平补注于首次出现处。

2. 地名:结合1934年《湖南省分县地图》、实地考察(2023年重走长征路)及地方志,标注今地名与历史事件关联。

3. 三人团命令:参照《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红军长征档案史料选编》,命令时间、内容均与日记行程吻合,体现“借道西进”“整肃纪律”等关键决策。

4. 农历考证:据《二十史朔闰表》,1934年11月5日(甲戌年)朔日为农历九月初一,故5日为九月三十。

(注:文中★为重点笺注,▶为命令标识,均依红军档案格式标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