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参观外省市的博物馆,我住在开封,还没有参观过新修建的开封市博物馆。决定今天去看看,位置是郑开大道与六大街交叉口东北角。天气不冷不热,上午我和妻子坐K101公交车,快9点时到开封市博物馆。此前数次乘公交车从它南侧经过,也没有感觉到它如何。今天来到它跟前(南面),感觉到它很庞大,从东到西很远。我本以为这南面是正面,但是这里三个大门都关着,人们都向西走去。想来入口在西边,我们也向西走去。
走到西端看到,果然西边才是入口,才是开封市博物馆正门。这正门前广场很大,有很多学生正排队等候进入。排队的学生大约有六七个班,每个班队伍都比较整齐,他们只占据这大门前广场很小的一块。

我们进入博物馆安检门后,走进很开阔的迎客大厅,感觉大的不能再大。迎面和两侧面远处都有一楼展厅的门。我们走进一个展厅,这个展厅和此后参观的多个展厅,以及二楼的展厅等等,规格都很高,确实上档次。三楼以上我们没有上去参观,因为就这一楼和二楼的多个展厅,我们就参观了三个多小时,又累又饿,没有劲头了。
一楼的展品,我介绍几个印象较深的。

唐代三彩炉,直径约20厘米,器型很规则,肩腰肚整体圆韵,绿釉少数部位泛黄,有多处浮雕纹饰;颈与大口唇为黄釉;底部三足,整体精美。
宋代白釉高足瓷杯,直径约9厘米,器型别致。我想宋人做这种头大脚小站不稳的瓷板,应该是重在摆放观赏。

宋代莲瓣纹铜壶,高约20厘米,古代铜器多为青铜铸造,此铜壶像是用铜皮打造的,宋代手工匠人值得夸赞,此铜壶似乎原来有盖。
宋代浮雕仕女陶砖,高约20厘米,四块人物形象不同,但都是乐器。不知用于何种建筑。

北宋迦陵频伽,北宋嫔伽。迦陵频伽也叫嫔伽,是佛教经典中能带来美好和吉祥的神鸟,声音美妙,象征佛菩萨说法的声音。上半人身有双翅膀,头似菩萨;腰部以下为鸟身鹤腿。
乾隆款天兰釉三孔葫芦瓷瓶,高约20厘米,光润如玉,形体优美。

清代“彝舟作”竹根槎,长约20厘米,人物生趣盎然,圆雕、透雕精湛,不可思议。

参观完一楼,到了二楼,看到北宋宋徽宗时期的“开封府题名记”大石碑,一人多高,很是惊喜,以为看到了镇馆之宝。仔细一看,却是复制品,很是失望。这石碑的真品属于开封市博物馆,但是保存在包公湖南岸的老开封博物馆,我还以为这碑是搬到了这里。老开封博物馆现在已经改为开封文物考古研究院,不对外开放。

二楼展厅还展出有北宋五大名窑的瓷器,其中有玫瑰紫窑变钧瓷碗,色釉都很漂亮。一个龙泉窑的五孔瓷瓶,真不明白那四个小孔是干什么用的。还有苗炜的汴绣《四时之气》也印象深刻。还有一个展厅展出的全是刘岘的版画,参观之后,对刘岘有了很多了解。


我有一本刘岘的版画《百花齐放》,扉页有签字“敬赠:――王淑玲同志/留念让青春之花永不凋谢/小刘……一九六一年七月十八日”。详看图片。我猜测这是刘岘的签字。不知王淑玲同志是谁,如果她比刘岘年龄大,这就应该是刘岘46岁时的签字。

总的参观感受是,开封市博物馆很宽敞、很大气,展品多,主题多,内容丰富,可惜二楼有些展品是复制品。
(心车2025.0422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