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义安)为确保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真蹲实驻、真帮实促、真抓实干,近些年来,重庆市城口县注重帮扶干部履职能力培训,结合各村实际制定清单,不断健全激励机制,推动其下得去、融得进、干得好,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中国组织人事报》2025.2.21)
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重庆市城口县积极作为,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确保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作用,为乡村发展添砖加瓦。
城口县的做法是多维度且全面的。首先,注重帮扶干部履职能力培训是重中之重。帮扶干部作为乡村振兴的 “先锋队”,其能力素质直接影响工作成效。城口县开展针对性培训,涵盖农业、经济、管理等多领域知识,让干部们不断提升业务水平,能够更好地应对乡村工作中的各种挑战,为乡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其次,结合各村实际制定清单是关键一招。不同村庄有不同的发展需求和优势,城口县深入调研,依据各村特色制定专属清单。这一清单明确了具体工作任务和目标,使帮扶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让每一项工作都能有的放矢,切实推动乡村各项事业发展。
再者,不断健全激励机制是重要保障。合理的激励机制能够充分调动帮扶干部的积极性。城口县通过完善激励机制,让努力工作、成绩突出的干部得到应有的奖励和认可,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促使帮扶干部全身心投入到乡村振兴工作中。
总之,城口县这一系列举措相互配合、相辅相成。注重培训提升了干部的能力,制定清单明确了工作方向,健全激励机制激发了干部的热情。在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下,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能够更加高效地开展工作,真蹲实驻、真帮实促、真抓实干,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助力乡村实现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景,让乡村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作者单位:江油市世纪奥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