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侯友宜在板桥的竞选大本营,想必每个人都绷紧了神经。原本看似喜气洋洋的“蓝白联盟”,突然间就散了伙,而且大家一股脑儿地把这个烂摊子扔给了金溥聪。瞧瞧,金溥聪这肩上的担子,可真不轻啊,他能扛得住吗?
回答是他挑不起这担子,那问题是否真的出在金溥聪身上呢?说是在他,有点道理;说不在他,也有原因。说实话,这里面还有个人挺关键,那就是郭台铭。要是没了郭台铭,金溥聪本事再大,想在这事上搅和,说实话,他还没那个能耐,顶多算个小阻碍。
那郭台铭现在面临啥情况呢?他心里明白,要是自个儿单独去选,那绝对讨不着好。他可不甘心当最后一名,更不想被众人指着脊梁骨骂,说他搞分裂、毁团结。所以啊,他得找个法子,让自己有点赢面。
他四处瞧了瞧,感觉跟国民党合作起来特别费劲。要是他去当国民党的老大,人家根本不买他的账。退一步说,就算他愿意给侯友宜当个副手,他自己心里也看不上。他还琢磨着,就算他和侯友宜联手,两个人加起来也没戏。因为柯文哲往那儿一站,侯友宜的票数就铁定超不过两成了。这么一看,他还是觉得跟柯文哲合作,赢面才最大。
侯友宜那边竞选团队的人也琢磨出这事儿来了。你看金溥聪,他现在反应慢了,人也老了,说话也没以前利索了,但他脑子还清楚着呢。他只要稍微动动手指头,用最简单的算数方法一加一减,就能明白过来。为啥呢?因为郭台铭和柯文哲这俩人要是联手,他们两个人在民调上的支持率加起来,很可能就直接飙到32%了。
这是啥意思呢?说白了,可能就是现在的支持率已经稳超赖清德表现最差的时候了。赖清德嘛,常常就徘徊在30%、31%左右,可要是柯文哲加上郭台铭,两人一加起来超过32%,那就赢了。就算赖清德发挥超常,冲到了他的历史最高,也就39%嘛。那咱再瞅瞅柯文哲和郭台铭,他们状态最好的时候,支持率能有多高呢?
加起来是12%和29%,总共就是41%了。换句话说,他们两者的上限是41%,而赖清德呢,最高才39%。这么一比较,他们的赢面其实还挺大的。要是事情真发展到这一步,老百姓看明白了这些数字,那侯友宜那边的17%到19%的支持率,肯定会有一部分转到柯文哲和郭台铭这边来。
说白了,郭台铭的支持率顶天了也就回到15%左右。柯文哲那边呢,他的上限也快到了,差不多能摸到30%的边。要是把这两人的票数加起来,一算账,都到45%了,那赖清德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赢不了了。所以现在看来,最有希望赢的还是柯文哲加上郭台铭这组合,这一下子就让侯友宜的竞选团队紧张得不行,个个头上直冒汗。
大家肯定好奇,朱立伦这时候到底是怎么想的?说实话,朱立伦这时候也没啥明确态度,他压根儿就没觉得侯友宜能赢。再说,从2月到5月那民调,都是他找人给民调公司掏的钱,这事儿现在大伙儿都心知肚明,已经是个摆在明面上的事儿了。
不然的话,怎么会一开始是40%多,5月17号一征召,就猛地降到10%多了呢?这事儿,在台湾,就算是高中生也能看出里面有问题。那问题是谁搞出来的呢?就是朱立伦。既然是他搞出来的,他自然就不大会去收拾烂摊子。
侯友宜到底参不参选,其实对他来说,侯友宜就像是他的后盾,他主要关心的还是“立法委员”的位置。要是郭台铭和柯文哲真的联手了,他们还会只满足于“不分区”的立委名额吗?当然不会,他们可能会在区域“立委”上提名二十多甚至三十多个候选人,只要有机会的地方,他们都想去争夺一番。
这其实就是“母鸡带小鸡”的道理。国民党本以为,把“不分区”的席位也算上,他们总数能有个43到45席,结果却惨了。原本他们还指望着“不分区”能给他们带来12到16席呢,现在看来,这部分席位也要大打折扣了。
这么一来一回,国民党在“立委”的席位说不定会比现在的37席还要缩水,而民众党则可能重新夺回原本可能失去的8到10席,甚至还能再多拿十几席。到时候,谁是第二大党,那可就不一定了。也就是说,要是柯文哲和郭台铭这组人能选上,那中型的政党可就一跃成为执政党了。
民进党这个超大政党一跃成为了最大的在野党,国民党则退居第二大在野党的位置,整个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在台湾选举史上堪称最大的一次转折,侯友宜那边能沉得住气吗?肯定沉不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