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1月份,天津那边有个叫孙健的,才39岁,就当上了市革委会的副主任,还跑去参加了第四届全国人大的会议。没想到,周总理一提他名字,他一下子就变成了副总理,这可真是走上了人生巅峰啊。不过话说回来,他能这么快升上去,还是因为他背后的那些特殊政治关系。
孙健小时候家里挺穷的,他出生在河北定兴的一个穷苦家庭,因为那时候战乱加上家里没钱,他都没机会上学。到了1951年,他才15岁,为了给家里减轻点负担,就跑到天津内燃厂当了个翻砂学徒。那活儿又脏又累,但他硬是挺过来了,一直没放弃。他就是靠着自己的好耐心和那股子倔劲儿,赢得了同事和领导的夸奖。
1970年9月份,34岁的孙健就当上了天津一机局革委会的副主任,过了三年,他又去管天津市生产指挥部,当了副主任。到了1973年11月,他更是一跃成为中共天津市委书记,成了个大红人,年轻轻轻就升得特别快,就像坐火箭一样,从以前的翻砂工人变成了天津市响当当的大官。
不过呢,孙健的人生这才刚刚开始,他真正的突破是在1975年1月。那时候,他才39岁,就在第四届全国人大的会上,被选为了副总理。得提一句,那会儿是个特殊的时期,不少工人农民出身的领导都升为了副总理,像纺织女工吴桂贤、农民总理陈永贵这些人,他们都是那时候的代表人物。
不过,到了1978年,中央做了个决定,把孙健副总理的职务给免了,让他回到天津内燃机厂,重新干起了工人的活儿。大家伙儿都琢磨着,他心里头指定憋屈,但孙健自个儿心里有数,其实他对干工人这行当更上心。他二话不说,回到岗位上干得起劲儿,还把自己的手艺教给其他工友。就凭着他这股子拼劲儿,到了1990年5月,他又被提拔到了个关键的岗位上。
孙健这一辈子,真是活出了他个人的拼劲和时代的翻天覆地。从他的故事里头,咱们能瞧出来,甭管你是谁,只要咬牙坚持、拼命干,就能在时代的大戏里头唱出自己的响亮角色。到了现在,咱们还能从孙健这辈子的事儿里头找到劲儿,为自己的心愿加油使劲,给社会往前推一把。咱们得记住这位了不起的工人出身的副总理,他这一辈子,简直就是一本活生生的传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