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牵手门”到“叛国门”:换个角度,看林彪案件的另一面

大博讲历史故事 2025-04-27 16:49:31

今儿咱们聊聊“文革”时期那位“第二夫人”因为作风不好惹出的事儿,也算是给那些“容易出问题的人”提个醒。

1971年,北戴河那边突然传来了枪声,林彪逃跑的事情就这么发生了。这位以前打仗很厉害,还被认为是元帅级的“未来领导人”,在大家都没料到的情况下,竟然带着老婆孩子跑到了敌人那边,最后飞机还摔了,人都没了。这事儿就像是个超级意外的“剧情反转”。

林彪事件闹大以后,中央马上让高级干部们出来“揭露、批评、查处”。那时候还在世的元帅们,大部分都站出来说了话。不过,有这么一位老元帅,他说话的角度跟其他人都不一样。这位就是比林彪年长一大截,还当过林彪在黄埔军校时的教官,甚至跟林彪一起共过事的聂荣臻元帅。

根据一些老前辈的回忆,聂帅那时候说了一句很关键的话:林彪被他的老婆给带坏了!

这个说法已经流传了五十年,甭管别人咋看,但对我们一直林彪那事儿的人来说,挺有启发。说白了,要是没了林彪的媳妇儿叶群,林彪那事儿也不会搅和得这么乱,拖到现在。

早年间,叶群在抗日战争那会儿,扔下了她那封建官僚的家庭,一个人跑去了延安。要是她能好好管住自己的私心杂念,说不定也能跟其他女八路军一样,过上挺滋润的日子。

可这事对恬恬来说,就是没能如愿。一个人小时候的家庭背景、爸妈的熏陶,还有生活的环境,真的会对以后有很大的影响。叶家的享乐主义基因,也是强大得很。叶群的自私心,其实早就有人察觉了,特别是在处理个人感情时,她总是犹豫不决,同时跟好几个人暧昧不清,甚至还玩弄男性感情,这些都是贺龙元帅的夫人薛明后来才发现的。

那时候,薛明是叶群的支部带头人。跟她打交道久了,薛明察觉到叶群身上那股封建官僚家庭带来的自私自利味儿特别重,根本就不像是个愿意自我革新的革命者。而且,薛明还了解到,叶群以前还给国民党的“三青团”打过工。因为这些原因,薛明没少批评她,还提议让组织好好审查一下。

不过,叶群使出了“装疯作傻”的招数,甚至还故意把排泄物留在炕上,企图混过去。这事儿,薛明跟贺老总说了。贺老总这人性格直率,对于林彪找叶群这事儿,他直接就跟林彪谈了,说叶群有历史遗留问题,也稍微含蓄地提了下她行为不检点。但林彪没往心里去,反而把这事透露给了叶群,结果两家就这么结下了梁子。

要是叶群跟林彪结婚后能改过自新,其实还来得及挽回。但人的欲望往往跟历史走向唱反调。结果就发生了林彪在前线打仗,而他在后方的老婆却卷入了“牵手门”那档子事。

高岗的妻子回想起那段日子,林彪正在双城那边忙着指挥打仗。而叶群呢,她那时候住在哈尔滨,也没啥正经事干,就找了个教俄语的老师,说是要补习,但其实晚上还跟老师手拉手在街上闲逛。这事儿,夫人们早就有所耳闻了,都说是“早传的版本”。

说了很多,叶群进了城还是老样子,一点没变!她给自己惹了一堆麻烦,总想着怎么摆平。到最后,她居然用自己的美貌去诱惑以前追求过她的同学,让他出来做伪证。可结果呢,事情反而越闹越大了。

党内纷争日渐加剧,叶群那些不光彩的事儿在高干家属间传得沸沸扬扬。有个夫人老给林家寄没署名的信,就是想给林帅提个醒,结果搞得林彪家里乱成一锅粥,老妈跟孩子都挺紧张,林帅呢,也豁出去了,使劲儿护着叶群。说到家里是这样,对外头,林彪在党的会议上可是站出来说话,硬是给叶群证明,说她结婚前“清清白白,是个黄花闺女”,这事儿在党的历史、军队历史上,还有林帅他们家,都是头一遭。

到了文化大革命那会儿,叶群跟打了兴奋剂似的,借着这股风潮开始报复别人。她和被称为“第一夫人”的江青勾结在一起,联手排挤那些跟她们不对付的人,一时间倒是挺得意。就在这时,她又把手伸向军委首长办公室的秘书,搞得那些秘书们见了她就跟躲瘟神一样。

叶群可不是那种爱搞小动作的人。一旦有了权势,她就变得更加无拘无束,而且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大的打算。

见林彪身体状况不佳,她便转而寻找新的依靠。最终,她把目光锁定了在身体强健的军委办事组组长黄永胜身上。通过手中的权力进行交易,她依靠政治手段,成功拉拢了手握重兵的总参谋长。

年纪不小的帅府夫人,现在已经近乎失控,就为了能跟那位上将军见面,她吩咐司机拿来毯子跟手提灯,甘愿跑到小树林里(此处省略)。

林立果心里老觉得母亲有点“猫腻”,就想着抓住点什么,好在林彪面前显摆显摆,争点权力。于是,他悄悄录了叶群和黄永胜好几十个小时的电话。电话里头,俩人的甜言蜜语,肉麻得很,简直没法听。一会儿说权力好处,一会儿又聊些让人脸红心跳的话题,这事儿后来也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笑料。

林彪那事儿过后,因为特别法庭没管私人生活那点事儿,所以这段过往就没咋被人留意。不过呢,黄永胜在自个儿反省怎么跟林家扯上关系时,还是抖搂出了一段他亲身经历的大热闹:

我是在1948年哈尔滨初次碰见叶群的,等全国都解放了,我俩碰面的次数就频繁了。特别是林彪和叶群到广州去休养那段时间,我几乎每周都得跑去看他们好几次。

1966年,广州那边搞了个居委会,林彪挑头琢磨起军制啊、条例啊这些事儿,叶群那时候也在广州待着。

在我看来,林彪真的挺依赖叶群的,叶群就像是林彪在政治舞台上的发言人,林彪对叶群的话总是很顺从。

叶群对待党和军队里的大领导,还有他们的家人和工作人员,总是面带笑容,态度友好。跟江青比起来,让人感觉她更加平易近人。她老喜欢邀请那些高级干部及家属孩子到家里看电影。

叶群靠着她的外貌优势,故意去撩拨别人,吸引人上钩。

那个特别法庭啊,根本就没去管主犯的作风烂摊子,就连黄永胜也没被算作“两谋”案件的罪犯。可外界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他在叶群眼里,早就成了被政治和感情双重拿捏的人。

叶群要跑之前,心里最放不下的是黄永胜。她从林彪那儿搞到了封给他的秘密信件,然后让王飞藏着毛衣里给他带过去。一直快到逃跑那会儿,他们俩还煲了半个多小时的电话粥(虽然说是关于重要的事儿,但黄永胜后来讲就是聊聊工作和家里那点事,现在叶群人都没了,也没法验证了)。

好多专家都说,要不是叶群和黄永胜串通一气,还拿捏住了军委办事组的几位大将,叶群和林立果压根儿就没那个胆子,去搞那个另起炉灶、想害毛主席的政变主意。

从“牵手门”扯到“叛国门”,感觉像是八竿子打不着。但瞧瞧眼下发生的那些事儿,多少当官的还不是因为家里先出了乱子,纸包不住火了才往国外溜?我这老军观可能看得有点片面,但别忘了智者那句话,人类历史说白了就是管住自己欲望的过程,历史啊,有时候就像复制粘贴的过去。管不住男女那点事儿的人,说到底就是私心太重,早晚也得在权力欲上栽跟头。你觉得呢?

0 阅读: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