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费开始下降。
每月9.9元/平的物业费说降就降了。最近深圳前海某豪宅业主的这条朋友圈刷爆社交平台。据爆料,从5月1日起该小区物业费从9.9元/m2降至6.9元/m2,降幅达30%,业主们一年可省下近5000元。这场业主与物业公司的拉锯战历时8个月,最终以业主胜利告终。
这场看似爽文的维权事件背后折射出深圳物业费高企的长期矛盾,也拉开了深圳物业费市场化博弈的序幕。深圳物业费为何全国最高?

·1、政府指导价与市场价的割裂。根据深圳市发改委2024年的说明,普通住宅前期物业费实行政府指导价,最高标准为3.9元/m2月。但现实中深圳新建商品房物业费普遍突破这一标准,例如光明、坪山的刚需盘物业费多在5元/m2左右,前海、深圳湾等豪宅甚至高达9.9元至33元/m2。
政府指导价仅针对基础服务,而高端物业通过增值服务费突破上限。例如前海某豪宅的9.9元物业费中包含中央空调维护、24小时管家等增值项目,但这些服务是否必要、定价是否合理往往由开发商单方面决定。

·2、成本与服务的不匹配。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深圳物业费均值为3.97元/m2月,居全国首位,远超北京、上海。但业主普遍反映高收费并未带来优质服务,保洁频次低、安保松散、设施维护滞后等问题频发。某业主吐槽每月交400元物业费,电梯坏了三天没人修,绿化带杂草丛生,服务质量连3元都不值。

前海某豪宅业主的维权路径堪称教科书。
·第一步:联合发声。2024年8月业主发布《拒缴物业费告知函》,指出9.9元/m2的收费远超政府指导价,且增值服务华而不实。
·第二步:专业谈判。业委会聘请第三方机构评估物业成本,发现实际服务成本仅占收费的60%,剩余40%为"不合理利润"。
·第三步:法律施压。援引《深圳经济特区物业管理条例》,要求物业公司公开收支明细并重新协商合同条款,加上政策支持的转向,深圳正在修订的《物业管理条例》为业主赋权,业委会可在CPI涨幅范围内与物业协商调价。无需经过兄长业主大会强制物业公示收支明细,防止暗箱操作,这些政策成为业主谈判的重要筹码。

2024年起,重庆、武汉等城市陆续出台物业费"天花板价"或空置房减免政策。为什么深圳长期缺席?业内人士的分析是:
·第一,深圳住房空置率远低于其他城市,政策难以直接套用。

·第二,深圳豪宅物业费多由市场协商,政府干预空间有限,但业主议价能力薄弱,前期合同往往被开发商捆绑销售。另一方面,业主欢呼降价的同时也担忧服务质量下滑。某物业经理坦言,人工成本年涨10%,若物业费不涨,只能裁员或降低维护标准。
深圳正探索"价质相符"的动态调整机制,将服务标准与收费挂钩,避免一刀切降价。至于普通业主该如何维权,有三大实操建议:

·1、成立业委会。深圳已有不少小区成立业委会,这是维权的前提。
·2、重新协商合同,要求拆分"基础服务"与"增值服务",对非必要项目可集体否决。《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规定,增值服务需经业主协商。
·3、善用投诉渠道。比如:拨打12345投诉物业违规收费,向住建部门申请成本审计,要求每季度公示共有资金账目。
接下来,物业费会普遍下降吗?从政策风向来看,深圳拟将物业费调整纳入信用管理,倒逼企业规范收费。从市场趋势来看,前海案例可能引发示范效应,更多业委会将加入议价行列。从业主意识来看,社交平台的维权案例传播,加速业主从"被动缴费"转向"主动监督"。

深圳物业费降价"第一枪"已打响,这场博弈不仅是数字游戏,更是业主权利意识的觉醒。当越来越多的业主拿起法律武器、团结行动,物业行业的变革才真正开始。
你家物业费高吗?评论区说出你的故事,或许下一场胜利就在眼前。
大城市就是不同,一套房子物业费一个月就九百。
绝大部分没有降哦,拿个别业主争取来的大说特说,明显夸大其词骗流量。
说明什么问题
个别吧,我问老板降吗,不降,不是学雷锋[大笑]
那就减少保安,减少保洁
定这么高的物业费政府负有不可推卸责任。
要什么物业,物业就是吸血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