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老总来北戴河看望病休的罗荣桓,却被罗怒批:你真是老糊涂了

小爱客拍车 2025-04-26 09:42:01

【前言】

老板,您这记性可真不如以前了,想想当年在井冈山那会儿,咱们吃的苦头还少吗?罗荣桓元帅躺在床上,心里着急,说话也冲了点儿。

坐在罗荣桓元帅正对面的,是那时候的军委副主席彭老总。他们俩之间的感情,那还用说嘛,都是经历过革命战争年代的老一辈革命英雄,情谊重得跟金子一样。

彭老总一听说罗荣桓住院了,就急着过来瞧瞧。本来是想好好安慰一下,让气氛热热闹闹的,但现在感觉有点儿冷清。

到底是什么事儿让罗荣桓元帅这么生气,跟彭老总又扯上了啥关系?为啥彭老总会被罗荣桓元帅给训了一顿呢?

【一、罗荣桓指出问题】

这事儿跟最近那次会议的内容有关。会上,彭老总受到苏联那边的一些启发,觉得咱们军队里可以试试一个军长管到底的制度。

军事上的所有事务都归首长管,因此,当罗帅得知这消息,又见彭老总亲自来探望他时,他立马就表达了自己不同意的看法。

罗帅觉得这种制度不太适合咱们的军队,要是真按这制度来,那咱们一直坚守的“党领导军队”的原则可就没了。

那苏联的那个制度跟咱们国家的制度到底有啥不一样?为啥它就不适合咱们呢?这事儿啊,说起来跟苏联以前打的那场内战有点关联。

那时候,布尔什维克手里头握着一部分军事武装,里头有些人是从沙俄军队过来的,他们身上还带着点老军阀的影子和想法。为了让这些人的脑筋转过弯来,同时也为了扭转眼下的局面,得做点啥。

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层做出决定,要往部队里派些政治工作人员,目的是协助士兵们转变思想,让大家的想法统一起来。只有这样,大家才能真正地走上共产主义道路,成为合格的共产主义战士。

于是就有了政委这个岗位,后来这个制度传到了咱们国家。在大革命那会儿,用新粤军打底建起来的国民革命军,在连级往上的队伍里都设了党代表。

这个岗位通常由共产党员来担任,作用和政委差不多。不过呢,在土地革命结束后,毛主席做了个决定,要把这个制度继续保留,但改成政委制度。他还提出,得把党组织建到连队这一级,这样一来,党对军队的领导就更加强了。

政委这个角色可重要了,有时候权力比军队里的一把手还大呢。政委主要负责思想教育工作,而且在制定一些重要战略时,也是政委来挑大梁的。

不过从抗战那会儿起,情况就变了样,军队的指挥大权落到了军事领导的手里,政委呢,就专心管起军队的建设,还有战士们的日常生活来了。

不过一旦战斗打响,政委的作用就变得非常明显了。要是负责军事的指挥官在战场上不在了,政委就得挺身而出,带着战士们继续打下去。这就显示了“党来领导军队”这条关键规矩的重要性。

不过从二战那会儿起,苏联那边为了方便管理军队,让打仗更有效率,就把政委这个职位给撤了,把权力都交给了军事头头,这就是前面说的那个一把手负责制。

彭大将军因为受到苏联那边做法的启发,觉得咱们军队也可以尝试那套制度。罗元帅一听这消息,心里头那叫一个急啊,可他偏偏这时候病倒在床上,动弹不得,没法采取啥行动去拦着彭大将军这么做。

现在彭老总来了,罗帅终于有机会把心里话一股脑儿说出来。他直接对彭老总讲:“老总,您这回可真是想岔了。政委制度咱们用了这么久,它代表着军事上的民主。您现在说要改成军长负责制,这不是要把‘党指挥枪’的原则给扔了吗?”

这时候,彭老总闷声不响,心里头对罗帅讲的事儿直犯嘀咕,自己在想,提出的那个主意是不是搞错了。罗帅看到彭老总这样,也就给他细细地剖析了一番。

【二、苏联军队制度优势】

为啥彭老总觉得苏联的制度有点好呢?这事儿得从新中国刚成立那会儿说起,当时彭老总带着西北野战军,在西北跟马家军干了一仗,这事儿对他影响不小。在那场战斗中,彭老总可能看到了苏联制度在某些方面的长处。毕竟,苏联那时候军事力量强大,组织管理也挺到位,这些可能都给彭老总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他觉得苏联的制度在某些方面还是有优势的。

彭老总打仗那是一把好手,他带着西北野战军,总能想出妙招,把马家军打得落花流水。最后,马家军顶不住了,只好跑到国外去。还有胡宗南的部队,也被打得节节败退,最后只能逃到台湾。

另外,他们的队伍大都被西北野战军给收拾干净了,就剩下一小部分被整合进来。那时候,不管是西北野战军还是其他部队,都是由总司令和政委两个人一块管着的。

不过那时候,彭老总威望极高,军事上的大小事务基本都是他一人说了算,他全权处理。西北解放后,彭老总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朝鲜战争一打响,彭老总又被调去朝鲜前线,带着志愿军去打抗美援朝的仗。这回,他不光是志愿军的总头头,还兼着政委的活儿,啥都得管,军政大权都握在手里。

朝鲜战争打了三年后终于结束,接下来,解放军的军队制度成了大伙的重点。得赶紧把军队体制给搞好、管起来,这可是眼前最紧要的事儿。

彭老总跟苏联那边的同事一起工作了很多年,那时候苏联就像是咱们的老大哥,给了咱们不少支持。所以,在开会的时候,彭老总就说,咱们可以试试照着苏联那套制度来做。

彭老总说:“苏联军队把希特勒给干趴下了,还把日本也给打败了,这几个事儿足以说明苏联的军事制度那是真有两把刷子。”

这个好处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个军官制度,但罗帅却把这个建议给否了,因为他有自己的想法。

【三、走适合我军发展的道路】

首先,咱们得说说咱们国家的实际情况。想当年搞土地革命那会儿,一开始也是照着苏联的路子走,想学他们“城市包围农村”那一套。结果呢,试了好多次,都不行,老是失败。

最后,毛主席提出了一个策略,那就是“从农村逐步向城市扩展”。这个办法扭转了我党当时的困境,这也体现了咱们国家的实际情况跟苏联不一样。

另外,咱们军队会根据当前的战争形势,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这个路径就是“党领导军队”的原则,而且这个原则从那时候起就一直被采用,显然是非常符合咱们军队的发展需要的。

因此,我们不能直接套用苏联的军事制度,得找那种真正适合我军发展的制度,对的才是好的,并不是说非得照搬来的才是最佳方案。

我们得学会挑好的学,就像从苏联那边吸取他们的优点,来填补我们的不足,这样对我军的发展才更有帮助。罗帅跟彭老总说了这些后,彭老总也觉得自己之前太冲动了,当下就决定回去赶紧改改自己的提案。

最后,彭老总在会上主张还是得留下政委制度,坚持“党来领导军队”的原则,选择一条对我军成长有利的路子。

多亏了罗帅和彭老总的联手保护,我军的那个政策才能一直保留到现在。要不然,我们可能也会像越南那样,走不少冤枉路。

【结语】

罗帅直接点明了关键所在,真是聪明绝顶,彭老总呢,也是心胸开阔,一听就懂自己哪儿不对,立马就改了。这就是老一辈革命家之间的情谊,他们相互信赖,相互认可。

因为他们为革命事业拼尽全力,咱们的军队才建设得越来越强大,国家也越来越富裕强大。我们得记住老一辈革命家的贡献,把自己这一棒跑好。

0 阅读:0

小爱客拍车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