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86年,上海市委书记胡立教的办公桌上,摆满了厚厚的一叠文件。他揉了揉发酸的眉头,低头看着那些记录着孩子们犯下错误的纸张,心里不由得重重地叹了口气。
在严厉打击犯罪那会儿,多少自个儿觉得有后台硬气的“公子哥儿”在社会上瞎捣乱,又有几个能逃脱法律制裁呢?胡立教他家小子胡晓阳,身为高官后代,不做个好榜样也就算了,咋还学着朱老总家朱国华那套,走上了歪路?
胡立教瞧了桌上的文件好一会儿,最后拿起笔,在上面写了几个字:“就按他们犯的错,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不用顾及我的想法。”
最后,1986年2月,胡立教的儿子胡晓阳和他的犯罪团伙被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判了死刑。到了1986年3月,他们就在刑场上被枪毙了。
胡立教心里头那个难受啊,失去儿子的痛苦根本藏不住。同时,他也对儿子干的事儿感到恼火。他想不通,自己一辈子都在为国家和人民拼命,怎么儿子就没学到一星半点呢?
事后,胡立教那种一丝不苟、不徇私情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党中央的高度认可。同时,党中央也再次重申,组织上对违法乱纪行为严惩不贷的决心是实实在在的,绝非纸上谈兵。
另外,随着打击犯罪政策的不断发展和优化,中国国内的犯罪情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正慢慢接近古人讲的“政治清明,人心安定”的那种状态。
胡晓阳那时候干的事儿,简直就是活生生的反面教材。身为高官家的孩子,从小就被红色教育包围着,结果他没成为大家的好榜样就算了,还偏偏要明知故犯,触碰法律红线。好在,最后法律给了他应有的惩罚。
胡立教在战争年代都有哪些贡献呢?
胡晓阳,身为胡立教的子孙,到底是怎么一步步踏上这条没回头路的呢?
【胡立教】
胡立教1914年在江西吉安的一个普通穷苦家庭里出生。到了1928年,国家动荡不安,那时候他才14岁,就已经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由于长期吃得不好,身体长得矮小又瘦弱,脸色也不好,我就一直负责后勤的活儿。后来,老蒋那帮人对我军进行了第五次围攻,但他们没成功。之后,我就跟着大伙儿一起参加了长征。
长征那会儿,我因为有干过文职的活儿,说话也溜,就被调到宣传部去了,专门负责传播红军的理念。在宣传部,我挺卖力,拉了不少志同道合的人来加入,工作干得挺出色。
胡立教因为之前在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也就是现在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习过,所以得到了组织的认可。没过多久,组织就提拔他,让他去当无线电报员,在岗位上大展身手。
胡立教对这份工作特别上心,在岗的时候,他靠着扎实的业务能力,多次抓到敌方的关键情报,间接救了很多战士的命,也给组织省下了不少不必要的牺牲。
从1945年中国打败日本鬼子,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起来的那段时间,胡立教一直都在中共中央华东局工作,他先后当过情报处处长、统战部部长这些很重要的官职。
新中国成立后,他一直在中国财政领域工作,后来在1981年,成为了上海市委的第二把手,也就是第二书记。
【养子胡晓阳】
战争那会儿,胡立教和顾明两口子其实有过一个孩子。但可惜啊,因为那时候局势太乱,孩子在路上就没了,这事儿让他们俩伤心得不行。所以他们就下了个决心,只要中国一天不安稳,他们就不再要孩子了。
最后,中国平息了战乱,他俩就从孤儿院领养了个小孩,给他取名叫胡晓阳。这对夫妻对胡晓阳疼爱得不得了。
就像是晚年得子的那种喜悦,又仿佛是为了补偿自己早逝孩子的那份遗憾,从胡晓阳小时候起,在给他传授红色理念的同时,也给予了他满满当当的关爱和照顾。
他们俩一直觉得,对胡晓阳那种啥都不用干、要啥给啥的照顾,根本算不上溺爱。毕竟,老一辈吃了那么多苦头,不就是盼着小辈们能过上舒心的日子嘛。
同时,在关心胡晓阳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没忽视对他的教育,直接给他安排了市里一所挺好的学校去上学。
可在胡晓阳看来,他那整天忙得不可开交的老爸,除了拿钱支持他,基本不怎么关心他。这事儿不光让父子俩有了隔阂,还慢慢把胡晓阳对世界的看法给带跑偏了。
在学校里,胡晓阳从来不用为钱操心,他总是大手大脚地花钱,这种行为慢慢引来了一群爱拍马屁的“跟班”,还有不少女生主动向他示好。
【“知法犯法”】
胡晓阳慢慢在大家的喝彩里找不着北了。到了快毕业那会儿,眼瞅着就要踏入社会的他,压根儿没像其他应届生那样,为找工作的事儿犯难。
他还是过着那种奢侈放纵的日子,而且还会带着他的手下常去一些混乱的地方物色“猎物”,悄悄给一些女孩子的饮料里“加料”,接着就干些违法的勾当。
事后,他竟仗着自己的身份,恐吓那些受害的女性,不让她们去“告发”。
胡晓阳的想法和做法慢慢走了歪路,跟他老爸胡立教越来越合不来,两人老是吵得不可开交。但就算这样,胡立教还是想办法给儿子谋了个记者的差事。
本想着能让两边关系缓和点,可谁成想胡晓阳进了社会,反而更肆无忌惮了。由于从小生活条件好,啥都不缺,胡晓阳虽然相貌平平,但特别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
老话说得好,看人先瞧衣,再瞧人,胡晓阳打扮得花枝招展,走到哪儿都是众人目光的焦点。但外表光鲜不代表内心也一样,胡晓阳靠着自己那一身漂亮的行头和能说会道的嘴巴,坑害了不少女性。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可老话说得好,若要人不晓,除非己不为。犯了事儿之后,胡晓阳还是照旧,仗着自己的身份去吓唬受害人。但那时候,正好是碰上邓小平同志推行的严厉打击犯罪的时期。
再说之前朱国华被处决的事儿还摆着呢,这次受害者没选择憋着,而是鼓起勇气到当地警察局报了案。警察一听这事,立马就上了心。
动手调查这事儿没耽误多久,结果这一查,不得了,就像是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那些被胡晓阳欺负过的人,心里的怨气跟开了闸的洪水似的,挡都挡不住。警方也是不含糊,很快就搜罗到了胡晓阳干的那些坏事的铁证。
抓住胡晓阳后,他被抓那一刻心里还存着侥幸,琢磨着老爸会像过去那样对他手下留情,给他从轻发落。可他万万没想到,等着他的竟是“死刑”的严惩。
这时的胡晓阳彻底急了,搬出了老爸的大名,希望能再捞到一次机会。但说实话,别说法院不买账,就连他老爸胡立教本人,估摸着也不会点头。
到了1986年3月份的头几天,胡晓阳还有好多帮手,最后都被当众宣布要执行枪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