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毛主席和宋庆龄访苏,因飞机头等舱起争执,该由谁来坐?

小爱客拍车 2025-04-26 09:45:03

1957年,毛主席和宋庆龄一块去苏联访问。等上了飞机,才发现头等舱只剩一个位置。这下可好,两个人为了这个座位有点意见不合。

飞机开始滑行起飞的时候,他俩才终于坐下。

到底是谁抢到了那个唯一的豪华舱位?去苏联的旅程能不能一帆风顺呢?

来,点下,咱们一起扒一扒1957年那次访问苏联的事儿,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毛主席对宋庆龄一直心怀敬意,他们相处得很和睦。在1949年国家成立前夕,毛主席特地动笔,写了一封信诚邀宋庆龄来北京。

1949年6月份,全国好多地方都解放了,紧接着北京要搞个大会,宋庆龄也被邀请去参加。

毛主席亲笔写了一封信,真心实意地请宋庆龄来参加会议。

但是,宋庆龄那时候的处境挺微妙,她住在上海,身边老是有人盯着,想要从上海去北京,实在是不容易。

再者,宋庆龄已经56岁了,高血压挺严重的,经常会头疼头晕。她心里犯嘀咕,就自己的身体条件,能不能撑到北京还是个未知数。

最后说说,在建国之前,交通真的挺不方便的。要从上海去北京,得在中途换好几次车,这一路上折腾来折腾去,得好几天才能到呢。

好多事情都在拦着宋庆龄,不让她去北京。

毛主席始终没有放弃,宋庆龄对革命可是出了大力气的,这次的会议,她非得参加不可。

所以,毛主席先安排邓颖超去行动,因为邓颖超和宋庆龄关系挺好的,就让她亲自跑一趟上海,去请宋庆龄。

毛主席把宋庆龄一路上的事儿都给安排妥当了。他让上海铁路局专门派了列车去南京,把所有车厢都换成了卧铺,还加了个餐车,一路上吃喝不愁。到了南京办完事,列车再直接开回上海,然后从上海出发去北京。

邓颖超发出了邀请,同时毛主席也给出了周到的计划,这让宋庆龄心里非常暖和,于是她打算在8月26日那天出发。

根据日程安排,宋庆龄大概会在8月28号下午到北京。那天吃过午饭没多久,毛主席就着手准备前往车站去接她了。

毛主席平时有午睡的习惯,但一想到宋庆龄马上就要到,他吃完饭就不打算午睡了。离约定的时间还早,可主席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看表了。

下午快5点的时候,火车眼看就要到站了,毛主席弄了弄衣服,就和周总理、朱老总他们一起往车站走,一帮人加起来有八十多个。

4点15分,宋庆龄准时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看到毛主席他们已经在外面等着了。

望着那排列得井井有条的欢迎队伍,宋庆龄心里头那个激动啊,真是没想到。在毛主席的亲自迎接下,宋庆龄顺利参加了会议。

会议一完事儿,宋庆龄就有了新头衔,直接被提为了副主席。

从这里能明白,毛主席对宋庆龄那可是相当看重。

1956年新年那天,宋庆龄给毛主席寄了张新年祝福卡片。毛主席收到卡片后,心里头那个乐呵啊,别提多高兴了。他立马就拿起笔,给宋庆龄写了一封亲笔的回信。

信里头管宋庆龄叫的是“老姐姐”,从这称呼就能瞧出,他们俩关系好得很。

转眼间,1957年就到了,毛主席和宋庆龄准备要去苏联访问。在动身前,宋庆龄一直留在北京,她身体状况不太好,对吃的方面挺讲究,饭菜得合她心意才行。

那时候是冬天,北京找不到啥新鲜青菜。为了让宋庆龄吃得营养均衡,毛主席专门安排人,从上海那边运了些大白菜过来。

宋庆龄在北京吃到了以前常吃的白菜,心里特别感慨。她赶紧给毛主席写了封信,说这次的白菜个头真大,自己从没见过这么大的。

1957年11月份,毛主席带着代表团去了苏联访问,他是这个团的团长,而副团长的位置则是宋庆龄来担任的。

一群人热热闹闹地到了机场,等要登机了才晓得,飞机上只剩一个头等舱座位了。

这下大家可都头疼了,到底谁能去坐那个头等舱呢?

毛主席和宋庆龄在这事上各持己见,互不相让,甚至还吵了起来。最后,大家特别好奇,到底是谁坐上了那架专机的头等舱呢?

1957年挺不一样,正好是十月革命四十年的大日子,苏联打算在莫斯科搞个大型庆祝活动,把各国的工人党代表都请来一块儿参加。

苏联发出的邀请里,肯定也包括了咱们国家的代表团队。

随后,咱们国家就开始物色代表团的成员了,像邓爷爷、彭大将军、杨尚昆先生、胡乔木先生这些人都被列入了考虑范围。

最后还有两位特别的来宾,他们就是毛主席和宋庆龄。

早在1949年,毛主席就已经去过苏联访问了。所以,在这次代表团里,他就自然而然地当上了团长。

跟毛主席比起来,宋庆龄对苏联那可是挺熟悉的,因为她去过苏联两次呢。

1927年那会儿,宋庆龄首次前往苏联,是斯大林亲自出面跟她见的面。

1953年那会儿,宋庆龄又去了一趟苏联,这次是作为中国和平大会代表团的团长过去的。她一到苏联,斯大林就急着要亲自见她,两人很快就碰了面。

宋庆龄地位不一般,所以在1957年去苏联访问时,她被挑中做了代表团的副头儿,跟毛主席一块儿带着大家出国。

1957年11月2号那天,团队开始上飞机出发了。

专机早早就在机场那边准备好了,按照人员名单,主席和宋庆龄被安排在同一航班上。

两人把资料收拾妥当,一前一脚迈上了飞机,整个过程都挺正常,没啥不对劲。

不过,当大家都坐下来后,才发现还有两个人站着呢,那就是毛主席和宋庆龄,他们还没找位置坐。

事情的缘由在于那架专机上仅配备了一个头等舱的位置,而两人都不愿独享这份优待。主席见状,便主动出击,带着笑意请宋庆龄先坐下,但宋庆龄轻轻摆了摆手,朝着主席,以一种得体的方式回应说:

您是老大,这主位自然得由您来担当。

毛主席没坐下来,还是站在旁边,他笑着开口说:

您是国家的象征性人物,理应请您来就座。

两个人你推我让,好一会儿都没能坐下来,旁边跟着的人也不知道该咋开口,毕竟一个是主席,一个是国母,帮谁说话都不对劲。

大家伙儿都瞅着呢,那俩人就这么僵着。一直拖到飞机眼看就要起飞了,主席又果断地发话了,说宋庆龄是咱们的国母,头等舱就一个位置,理应让给国母坐。

飞机马上就要起飞了,宋庆龄便没再客气,跟主席道了谢,就直接进了头等舱,找了个位子坐下。

瞧见宋庆龄已经坐好后,主席这才返回普通舱,找了个空位就坐下了。

有人讲,宋庆龄并非党内成员,照她那样的身份地位,其实不该坐头等舱,那个位置理应留给主席才对。

不过主席心里清楚,宋庆龄对中国的付出真的很大,打从红军那时候起,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宋庆龄都在为国家忙活。

长征那会儿,红军手头紧,粮食也短缺,毛主席想尽办法筹钱,可哪儿都借不到。没办法,最后只能去找宋庆龄帮忙。

他给宋庆龄写了封信,说想借五万美金。这可不是小钱,一般人肯定不答应。但宋庆龄一听是要帮红军,立马就答应了,哪怕得担点风险,她也决定要想办法筹到这笔钱。

宋庆龄手头其实并不宽裕,加上当时她被人盯着,不方便出去想办法弄钱。但这可没让她少了爱国的心。她把孙中山先生留下的抚恤金全拿出来了,还把自己住的房子给银行做了抵押,这儿那儿再凑点,最后硬是给凑够了5万美元,赶紧就送到了延安。

红军在拿到资助金后,靠着这些钱成功挺过了艰难时期。毛主席心里特别感激,亲笔写了封信表达谢意。他对宋庆龄那是赞不绝口,评价相当高。

1927年以后,真正能把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救国思想传下去的,就剩宋庆龄和我们这些战友了。

在解放战争那会儿,宋庆龄可没闲着,她四处奔波帮忙,安排美军飞机给受伤的战士们送药。那个有名的白求恩大夫,就是宋庆龄给请到陕北来的。

在那段时间,宋庆龄也大力帮忙建了好多医院。就说1946年到1949年这三年吧,她一共帮忙建了8所大医院,还有42个小分院呢。

医院里头的床位数竟然超过了1万张,这每一床铺位啊,都满满当当是宋庆龄付出的努力和心血。

宋庆龄没有自己的孩子,但她把所有的深厚感情都倾注在了刚出生的孩子们身上。

根据上述种种付出,宋庆龄完全配得上“国母”这个称号,她就像是全中国所有孩子的亲妈一样。

毛主席非常看重宋庆龄,因此特意把自己的头等舱座位让给了她。

飞机座位风波总算是平息了,代表团也一路顺畅地到了莫斯科。但这可不意味着访问苏联的事情就能一帆风顺。

毛主席在苏联时提到了一个词,结果在场的翻译一时没反应过来,场面有点尴尬。还好宋庆龄及时出面帮忙,这才让气氛缓和下来。

毛主席到底讲了啥?宋庆龄得怎么圆场呢?

苏联对到访的代表团表现得非常热情,特别把毛主席安排进了克里姆林宫。那里可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曾经的住所,从这就能看出苏联对毛主席的重视程度有多高。

宋庆龄也住进了克里姆林宫,没搞特殊。苏联为了让她生活得舒心,特意安排了卫士来负责她的日常起居,从吃穿用到出行,都照顾得周到。

都弄妥当了,晚宴时刻也就到了。苏联那边精心筹备了一场大宴会,毛主席看起来特别高兴,特别热络。

宴会上,毛主席聊得热火朝天,边上的翻译立马用俄语把话传过去,整个氛围特别融洽。

不过,主席在讲话中途,冷不丁地蹦出了一个词——“粒子”。

这个词挺少见的,要是回到50年代,也就只有那么一小撮科学家会经常用到它。

所以,主席提到粒子那会儿,翻译一下子懵了,脸憋得通红,愣是找不着俄语咋说粒子这个词。

其他苏联的参会人员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因为没有翻译,毛主席说的话他们一句也听不懂。这下可好,他们连该不该笑都不知道了,整个场面慢慢变得有点尴尬。

看到这一幕,宋庆龄连忙站出来缓和气氛,她语气温柔,顺畅地用俄语道出了“粒子”这个词的翻译。

经过宋庆龄的翻译帮忙,苏联代表总算是明白了主席的讲话,之前那股子别扭劲儿也一下子就都没了。

事后,毛主席特别表扬了宋庆龄,夸她女性心思细腻。

这句话不光赞扬了宋庆龄,也表达了对全国女性的敬重,另外还巧妙地帮了之前翻译解围,真是既得体又周全,一举三得。

毛主席他们一行在苏联总共待了18天,过了差不多两个星期后,代表团就顺利回到了国内,这次访问苏联可以说非常成功。

但是,回到国内后,有些人心里就开始嘀咕了:

宋庆龄虽没入党,但为啥能跟毛主席一起去苏联看看呢?这事儿挺让人好奇的。宋庆龄,大家都知道,她不是共产党员,但奇怪的是,她却有机会跟着咱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一起去苏联访问。其实,这背后的原因也不难理解。宋庆龄女士,那可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她的影响力、她的地位,那都不是盖的。虽然她没加入共产党,但她在推动中国革命、促进国际合作方面,那可是做了不少贡献的。再说毛主席,他老人家那是何等的胸怀,何等的眼光。他看重的是人的能力和贡献,而不是简单的党派身份。所以,宋庆龄女士能跟着他去苏联,也就不难理解了。总的来说,宋庆龄虽然不是党员,但她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她的影响力,以及她和毛主席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共同理想,都让她有了这次难得的访问机会。

宋庆龄心里头一直琢磨着要加入党组织,这事儿她提过好几回呢。最早是在1937年,她悄悄找了搞地下工作的朋友,想让对方帮忙传个话。但那时候局势乱得很,朋友传着传着,这事儿就没了下文。

1957年,宋庆龄访问苏联的那一年,刘少奇和他的夫人也来探望了她。在聊天时,宋庆龄又一次说起想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事,刘少奇爽快答应,说回去后马上帮她打听情况。

不过,宋庆龄身边布满了眼线,想要加入中国共产党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到最后,她只接到了这样的通知:

在党外发挥作用,能给同志们带来更大的助力。

宋庆龄两次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但两次都没能被接受,这让她心里挺不是滋味。可她没放弃,就算后来病得很重,心里还是惦记着要成为一名党员。

1981年5月份,宋庆龄的身体情况是一天不如一天,她被查出了冠心病、淋巴性白血病这些病,整个人看起来都特别虚弱,没了精神。

就在那会儿,邓颖超来了,特地来看望宋庆龄。宋庆龄瞧着眼前这位老朋友,精神头儿竟一下子好了许多。她坚定地跟邓颖超说,自己铁了心要加入中国共产党。

那天下午,邓公立马组织了个会议商量事情,会议最后大家一致认为:

批准宋庆龄成为党员!

5月15号那天,宋庆龄顺利成为了一名党员,没多久,她又得到了国家名誉主席的头衔。不过挺遗憾的,这心愿达成的时候,宋庆龄都已经88岁了,身体一直不太好,病痛老是找上门。

5月29号那天,宋庆龄在北京安详离世。仔细算算,她成为党员的时间满打满算也就14天,而当名誉主席的日子更是只有短短的13天。

尽管成为党员没多久,但她给祖国帮了大忙,20世纪那些厉害的女性里,宋庆龄可是榜上有名。

宋庆龄绝对是个实实在在的斗士,她的事迹和精神,值得我们一直记在心里,打心底里佩服!

0 阅读:103

小爱客拍车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