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宁娶二度花,不娶遗下人”,二度花和遗下人是何意?

原则说娱 2023-03-28 15:42:24

结婚,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当然,对于现代人来说,同样十分重要,甚至还会被看作一个社会问题来对待,并且还诞生了很多新名词,比如催婚一族等等,这些都是不同婚恋观念冲突造成的结果。

其实,古人在婚恋习俗上的规矩,要远远高于我们现代人,比如有一种说法是“宁娶二度花,不娶遗下人”,就反应了古人对于同样是结过婚的单身女性的不同态度,不过,这种婚恋的观念,有着封建思想的残余,需要批判性地去看待。

一、二度花和遗下人的困境

首先,我们需要分清楚什么是二度花和遗下人,简单来说,二度花就是离婚的女人,而遗下人就是丧偶的女人。对于这两种人来说,其实都是非常不幸的生活表现,毕竟,我们传统的婚恋观念当中,白头偕老是最让社会推崇的生活方式,当然也是幸福家庭的来源和保障。

古人对于离婚或者丧偶的女人,其实也是允许她们改嫁的,当然,在一些非常特殊的年代,将守寡当做贞洁烈女来看待,这样的朝代也有,但是毕竟还是少数,很多历史上的达官贵人,也有娶离婚或者丧偶的女人,虽然是少数,但是也说明了一定的社会现实。

无论是是哪一种,其实对于古代女人来说,都是相对悲惨的遭遇。以离婚女人来说,一般女性没有主动权,都是男方主动,写一份休书,离婚的法定效力就产生了,男性往往会将所有的错误推到女性的身上,包括不孝顺父母,或者因为没有生育,或者行为不端等等。

离婚的女人,回到娘家以后,因为没有话语权,人们对于她前任丈夫的话偏听偏信,所以会遭遇到不少的白眼,不仅街坊邻居会经常八卦,即便是娘家人,也对她不待见,会给她白眼相见。

而且,二婚女人受到的尊敬也少,如果出嫁,男方只需要给付相对比较少的聘礼就可以了,娘家人对此也并不是特别在乎,他们只需要将这个女儿嫁出去就行,只是为了少给家里面添麻烦和闲话。

对于寡妇来说,虽然不会有名声上的损毁,可是另外的道德会约束她,这就是贞洁的名声,因此,守寡终身,是受到当时社会推崇的,很多女性因为这些行为,而为自己赢得了“贞节牌坊”,成为社会崇敬的烈女。

二、遗下人不如二度花的原因

对于单身女子来说,在极度不发达的封建社会,想要生存下去其实是非常艰难的,尤其是一个女子并没有后代,那么婆家人也会因此而疏远她,将其当做累赘,单身女子的生活更加困苦,所以,重新嫁人就成为重要的出路。

不过,封建社会对于女性,总是另眼看待,男人可以三妻六妾,但是女性就要从一而终,即便是已经恢复单身,也要被区别对待,分成了三六九等,于是也就有了“宁娶二度花,不娶遗下人”的说法。

对于离婚的女子来说,虽然娘家人会认为是污点,可是很多男人,其实心知肚明,有时候就是男人的小心思而已,所以休书当中的所谓污点,绝大部分都是言过其实,是借口。而且这些女性有了被休的经历,第二次婚姻自然就会更加注意控制自己的言行。

由此看来,这些女性可以说是幡然醒悟改邪归正的典型,加上娶二婚女性的,家境一般都不行,所以要求不高,也就将就了。

但是遗下人则不同,遗下人都是丈夫过早离世而造成的单身,这对于古人来说,就要开始思考一些人生幸运和倒霉之类的话题。都知道古人婚配,要看相、看生辰八字等等,只要丈夫早死,很多人都会认为是女方命太硬,将丈夫克死。

所以,对于这些女性,很多男人自然就敬而远之,将这些女性认为是不吉利的象征,不娶寡妇自然就会成为潮流。加上为前夫守寡,是当时一种非常普遍的高尚道德要求,所以,迎娶寡妇的男人,需要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可以经受住各种闲话,男人自然顾忌太多。

其实,对于古代女性来说,无论是哪一种说法,都没有任何的科学依据,也是对女性极大的不尊重,这是封建社会独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对女性权利的肆意践踏。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女性地位已经大大提高,这种俗语,已经被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里。

0 阅读:686

原则说娱

简介:这是个有原则的说车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