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充满金钱躁动的气息。”
为了更顺利地读下去,
需要先简单解释几个名词:
矿机——用于赚取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的电脑,这类电脑一般有专业的挖矿芯片,多采用烧显卡的方式工作,耗电量较大。
T——IPFS矿机的容量,交易平台上,基本以1T起购。
FIL——一种代币,Filecoin挖矿的收益。Filecoin是基于IPFS协议的唯一激励层,被认为是继比特币、以太坊之后的第三大区块链现象级应用。(1FIL在2021年3月23日下午14:50,约等于74美元,0.00139比特币,482元人民币)
USDT——中文名叫“泰达币”,是Tether公司发行的一种数字货币,与USD(美元)可以1:1兑换,作为平台通用结算货币。
其他的概念,暂时也不用深究。
因为了解区块链技术,接触到了因区块链大火的币圈。但请记得,比特币、以太坊等是基于区块链这一底层技术,“币圈”本身和“链圈”无关,它归属金融领域。
反正,大多数人身边都有认识的人在币圈捞到了大把红利,让人眼红的那种。
尝到甜头的人,在给别人的讲述里,也总会提到身边某个早早入局如今赚得盆满钵满的典型案例,来佐证自己决策的正确,更让人眼红。
“来钱快”是句很容易让人心动的话。
※2019年5月
工作五年,我手里存下的钱仅5万。
朋友毕业不久,拿出3万买矿机挖矿,看着账户里FIL一天天的多起来。
※ 2021年3月
因为懒,躲过基金一片绿,但我的存款还是五位数。
朋友看了下手里的FIL,说:算下来,净赚8万多吧。
那天吃饭,没喝酒,还是上了头。
一通下载、注册、认证的操作下来,稀里糊涂到了支付环节。1T,需要花费将近8900人民币先买USDT。(这个数字随时在变动,他当年买的时候不到2000元)
交易的模式,是匹配到愿意小额出售的人,获取对方银行账号,去银行app转账。
对方也是个比较谨慎的人,没有直接按平台要求贴上银行卡号,而是私聊要求我发送银行账户近三日转账截图,并注明“黑钱绕行”。
显然是被坑过。
于是问朋友:只有这一种交易模式吗?买卖保障感觉不是很到位。
朋友:嗯,也没啥不放心的,到时候币可以卖给公司,卖我也行。
我很懒,怕麻烦,嗅到了“风险”的气息,上头的感觉也消退不少。
这个红火热闹的领域,对我来说,是一片盲区。像在无光的暗夜里摸索前行的人,伸脚探到一片格外松软的土壤,要不要踩上去,心里没底。
对于这个我眼中的“风险”,网上是这么说的:
“投资FIL ,借助项目的热度与项目方的实力,获得高收益的可能性并不小,但另一方面,收益与风险并存,FIL 存在的时间成本以及兑付风险对散户而言,可谓风险巨大。”
也有热心网友(挖矿前辈)在知乎上这么劝告:
矿机项目为什么不建议大家投钱,因为它本来所有的机制就都是虚的,就好像人民币,其实就是一张纸,但是大家都认可它为统一的货币,可以再去进行交易,那它就变得值钱了。
同样的,矿机产生的矿实际上并不值钱,只是在一个小圈子里大家认可它,所以变得值钱,但是它又没有人民币那么坚挺,随时就会一文不值,所以不建议大家投资去做,我们就是利用它在得到认可的这段时间里撸羊毛。
(不代表本人及平台观点,仅供参考)
按照我对这个圈子仅有的一点认知,可供挖的矿总量应该是固定的,矿机每天挖矿的量也是逐渐递减的,赚还是有的赚,不过高峰大概已经过去了。
多年以后,或者可能就在明年这个时候,我会不会后悔那天下午的退缩?大概是会的吧,人心哪里有满足的时候。
我注定会为“来钱快”心动,又与“来钱快”无缘。
看着曲线升升降降,红了绿、绿了红,心里倒也踏实。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
不代表inkr平台立场
如需转载,请署名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