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是kr以聊聊|你被“大数据杀熟”过吗?

InKr 2021-04-12 11:27:45

今日嘉宾:大数据杀熟

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当你和同伴一起打车时,同样的距离,两人的付款金额是完全不同的;在订酒店、民宿时,你和一个新用户一起订,两人的价格也是完全不同的;在点外卖时,同样的店,同样的菜,每一次结账的金额也都有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图片来源:网络

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场景,当我们在消费时,忠实的老用户反而会比新用户花费的更多,这种现象就是所谓的“大数据杀熟”。部分互联网厂商利用自己拥有的用户数据库,对老用户进行“价格歧视”或“价格欺诈”。

近几年的3·15消费者权益日,“大数据杀熟”一直是被关注的话题。这种现象为何屡禁不止?其实细想目前互联网平台的运营模式,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当新用户注册时,平台为了提高用户粘性,往往会给新用户很多补贴,根据业内人士透露,这些补贴的部分来源就是老用户本应享受的补贴,即“取旧补新”的套路。

而不同的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不同,差异化定价对平台来说可以实现更大的收益。平台根据每个人的算法制定出相应的价格,这种做法较为隐蔽,也不容易引起人们注意,所以大数据杀熟才会一直存在。

对此,各地市均有动作:

图片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

去年11月初,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出台了《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今年1月,深圳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六次会议首次审议了《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暂行条例(草案)》。这是我国首部数据领域的综合性专门立法,首次提出“数据权益”保护,明确规定收集、处理涉及隐私的个人数据须得到明示同意,禁止利用大数据“杀熟”。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帆提出,希望国家加快出台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并在相关法律中对上述问题予以明确。

重庆已出台政务数据资源管理暂行办法、公共数据开放管理暂行办法,推行公共数据“目录清单+需求清单+责任清单”的机制,全力推动数据共享开放,建成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

图片来源:广州日报公号

4月8日,广州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商务局召开平台“大数据杀熟”专项调研和规范公平竞争市场秩序行政指导会。唯品会、京东、美团等10家互联网平台企业代表签署《平台企业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承诺书》。

图片来源:网络

西安市场监管局通过开展普法小课堂,讲解《电子商务法》,出台社区团购新规,规定互联网电商平台应该严格遵循九个“不得”。

“大数据杀熟”一来侵犯消费者隐私,二来也非常容易使平台失去消费者的信任。在算法系统下,消费者成了大数据的猎物。在使用不当的情况下,大数据不仅“杀熟”,也有可能“杀生”,所谓的“精准服务”也有可能是“精准地割韭菜”,所以整治大数据“杀熟”,刻不容缓。

举报/反馈

0 阅读:8

InKr

简介:连接最优秀,打造枢纽型共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