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开始动脑子,用这一招给中国施压!外交部一语点破小丑把戏

烟波即将三 2025-04-26 14:47:08

4月2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称“美中正在进行关税谈判”,并暗示将“实质性撤销”高达145%的额外关税,试图塑造和谈氛围。

然而,仅在次日(4月2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上严正否认“中美并未就关税问题进行任何磋商”,直斥美方此类表态为“混淆视听”。

一番发言,一下戳破对面的谎言,你的对手是中国,一位国际博弈高手。

二、警惕"谈判烟雾弹":镜花水月的和解背后是持久战的硬较量

特朗普那套“我们在谈判”的花招,前几天说了要谈,今天就变脸了,根本就是信息战术,用假消息在舆论里搞震荡,给国内外都施压 。

有部分人看了之后,特朗普想要谈判了,应该马上派人去谈,连关税都降了,拿出真心实意了。

你要是一头扎进去信了这些没经过实质确认的“谈判”传闻,十有八九就被了对手牵着鼻子走,被人卖了还帮别人数钱。

所以啊,我们得清醒:任何一边倒的“和解”都像镜花水月,看似美好却没实质利益,除非真正遵守平等互惠的原则,才能守住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的红线,这才是打持久战的硬底子。

三、历史镜鉴:警惕"假议和"陷阱,以清醒头脑守正道

历史是最好的“教参书”——二战前夕,美国口头上和日本协商,背后却不断制裁,最后一声珍珠港的爆炸摧毁了虚假的“安全感”,教训深刻。

与当前美方在谈判桌上要求中方让步,同时推进"芯片四方联盟"围堵的行为高度相似。

再看鸦片战争,英国打着谈判旗号,实则通过毒品贸易消耗国力,最后用战争强迫我们打开国门,这就是“假议和”的老把戏,后果惨痛这些历史告诉我们,面对对方的“和谈”幌子,保持清醒头脑,才能不被套路、守住正道。

四、关税战下的多国突围

关税刚一出来的时候,很多人都在说,周围的邻居都跪了,这仗不好打。那有点小看这些邻居了,这些邻居一个比一个精明。

都是一边假装求和,一边在国内做好各种准备,做好应对最坏的情况发生。

比如越南方面,为了对冲46%关税的冲击,4月24日越南大幅加大国债发行规模,2025年政府债券发售规模近3000亿越南盾(约5亿美元),一边筹钱推动产业升级,一边稳住社保和内需。同时,双方4月23日进行了高层线上贸易会谈,越方强调要平衡贸易、扩大市场准入,并推进技术合作,以增加谈判筹码。

韩国这一边,与美方首轮磋商后,财长和工业部长一致表示“非常成功”,谈得不错,并计划在7月关税暂停期满前推出对等让步方案,避免25%汽车关税对其关键出口部门造成致命打击。

日本也不示弱,4月24日首相石破茂宣布紧急经济纾困方案,包括10日元/升的油价补贴、三个月的电费补偿,以及加大企业融资扶持,直接给汽车、钢铁等行业“打针”,缓解通胀压力 。与此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因贸易不确定性,日本可能要推迟加息,延缓退出宽松,这也给政府提供了更多操作空间。

五、贸易紧张态势持续,数据显示不容乐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华盛顿春季会议上直言,若贸易紧张态势持续,2025年全球增长率将从3.3%降至约2.8%,并警告这波不确定性可能引发金融市场大幅波动,打击投资者信心。

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还劝各国“要迅速行动,别让贸易摩擦拖垮全球经济”,这种直白发声释放了重启多边对话的迫切信号美国商会在最新白皮书里披露,有高达20%的会员已将中国市场从优先级清单中剔除,同时也有近一半企业仍将华市场列入三大核心投资地之一,可见外企在政策稳定性上的强烈渴望与观望并存。

六、结论

当下任何打着“谈判”旗号的单边施压,都藏着陷阱,我们绝不能被虚假安全网蒙蔽。中国“不惧打压”,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与产业升级,走自主可控道路。

我们当下要做的三件事:

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在芯片、替代稀土材料、清洁能源等领域下猛药,真正搞出“中国芯”“中国造”,甩开外部卡脖子风险;

多元化国际合作:加速与“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市场国家经贸对接,构建更加多元、均衡的贸易伙伴矩阵;

夯实国内大循环:通过扩大内需、优化供应链、促进消费升级,打牢内循环基础,为经济提供持续动能。

当前全球贸易博弈已进入深水区,美国单边施压与"假谈判真制裁"的战术,本质仍是霸权思维的延续。

但历史早已证明,任何试图通过关税大棒或技术封锁遏制他国发展的策略,终将反噬自身。中国稀土反制的精准发力,揭示一个真理:在全球化时代,唯有掌握核心科技与产业链关键节点,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对中国而言,这场博弈既是挑战,更是机遇。稀土管控的反制效果证明,在高端制造与战略资源领域的技术壁垒一旦形成,便能转化为强大的议价权。

美国这个小丑,已经急得开始跳脚了,现在进入了贸易战的关键时期,看谁能扛到最后。

0 阅读:35

烟波即将三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