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惊天骗局:假光绪帝武昌行骗记,张之洞如何智破迷局?

烟波即将三 2025-03-25 14:15:07
武昌城炸开了锅

1899年深秋的武昌城,空气里飘着糖炒栗子的焦香,可老百姓的嘴皮子比炒栗子的铲子还忙活。金水闸码头的扛包工老刘头,大清早亲眼瞧见一队人抬着描金箱子进了巷子最深处的宅子,领头的老头儿嗓子尖得扎耳朵:"轻着点儿!这可是万岁的龙袍箱!"

到了晌午,武昌最大的"三鲜豆皮"摊子上,卖烧饼的王麻子神神秘秘扯住食客:"听说没?皇上嫌紫禁城憋屈,带着御厨私逃到咱武昌了!昨儿半夜还有人瞧见黄轿子从汉阳门进城!"旁边剃头匠老李啐了一口:"扯淡!要真是皇上,早该住进总督衙门了!"

这话头还没落地,菜市口卖鱼的张寡妇突然插嘴:"我表舅在公馆当杂役,说那院里夜夜笙歌,痰盂都是金子打的!"人群"嗡"地炸了——要知道武昌城最好的银楼,掌柜的痰盂也不过是铜的!

最绝的是东街茶馆的说书先生。他把惊堂木一拍,张口就编:"列位看官,这皇上前脚刚进武昌城,后脚江里就跃出条三尺长的金鲤鱼!"茶客们听得直咂嘴,谁也没注意角落里坐着个穿灰布衫的瘦老头——正是武昌县令陈树屏派来打探消息的衙役。

等到日头偏西,公馆门口已经挤满了看热闹的。卖冰糖葫芦的小贩趁机涨价:"御前同款糖葫芦,一串十个铜板!"几个胆大的趴在墙头,只见院里葡萄架下躺着个穿明黄褂子的男人,脚边跪着个老头正给他捶腿,嘴里喊着:"皇上,这力道可还舒坦?"

忽然一阵秋风刮过,墙头看客的瓜皮帽被吹进院里。捶腿的老头——也就是赵德兴——扯着公鸡嗓子尖叫:"护驾!有刺客!"墙外百姓轰然大笑,谁也没想到,这场荒唐戏差点惊动了半个大清朝。

戏精搭档

要说起这对骗子,那真是癞蛤蟆配绿豆——对上眼了。

崇福本是正黄旗的破落户,祖上在乾隆朝当过五品侍卫,到他这代只剩个"京城名角"的虚名。在宫里唱了十年戏,别的本事没学会,倒是把光绪帝的做派摸得门儿清:皇上用茶盖刮沫子爱转三圈半,批折子时小拇指会不自觉地翘起来,连发脾气摔杯子的角度都分"微怒45度"和"暴怒90度"。有次给慈禧唱堂会,老佛爷眯着眼打量他:"这小子的下巴颏儿,倒比载湉(光绪本名)还像哀家娘家人!"

戊戌年秋天,崇福的好日子到头了。变法失败那天,他正扮着光绪唱《长生殿》,戏台子底下突然冲进来一队侍卫,拎鸡崽子似的把几个捧变法的官员拖出去。打那以后,宫里再不许演帝王戏,崇福改行唱丑角,结果演个《时迁偷鸡》都能把拂尘甩到恭亲王脸上,最后被戏班子拿笤帚赶了出来。

转机出现在腊月初八。崇福蹲在陶然亭的粥棚喝救济粥时,忽然被个枣核砸了后脑勺。回头一看,墙根阴影里蹲着个干巴老头——正是在慎刑司刷了二十年马桶的太监赵德兴。这老太监当年因偷吃贡品挨过三十大板,屁股都被打歪了,如今走路还像踩着棉花。

"崇老板,您这金銮殿的派头,就甘心喝泔水?"赵德兴的公鸭嗓像砂纸磨锅底。见崇福不搭理,他掏出个油纸包,里头竟是半只熏鸡腿:"知道您讲究,这是前儿贝勒府祭祖撤下来的供品。"

三杯烧刀子下肚,赵德兴的算盘噼里啪啦响:"慈禧把那傀儡皇帝关在瀛台,外省官员三年没见过圣颜。您往湖北那么一站,我给您当'掌案太监',咱们专挑张之洞的地界..."崇福的筷子"啪"地拍在桌上:"你让我冒充皇上?"

"错!"赵德兴眼冒精光,"咱们演的是'微服私访的皇上'!两湖总督刚给慈禧修了颐和园,库房里白花花的银子..."说着掏出一沓当票,"瞧见没?这是前门当铺的票子,宫里流出来的黄马褂都当了三成价!那些地方官宁可错供一百,也不敢漏贡真龙啊!"

崇福摸着光溜溜的下巴(学光绪蓄须会穿帮),想起昨天当掉的戏服,心一横:"干!但咱们得约法三章——""您说!""第一,不住衙门,租民宅才像私访""第二,器物只仿内务府三流货色,太真了反惹疑""第三..."崇福突然甩了个戏腔:"朕的熏鸡腿,要顿顿管够!"

俩人在前门大棚栏的鬼市置办行头:1黄缎子睡衣是拿庙里的幡布改的2"御用"痰盂实为铜器铺的次品,请学徒拿锥子现扎的龙纹3 最绝的是"光绪私章",赵德兴从茅房顺了块青砖,刻了"自强不息"四个字——反正外省官员也没见过真御玺

腊月廿三祭灶那天,俩骗子揣着全部家当二十两银子,坐着运鸭子的船南下。赵德兴在船头背《百官朝拜礼》,崇福对着江面练台词:"张之洞...朕要考考你的忠心..."浪头打来,差点把他掀进江里喂了鱼

山寨皇宫

俩人在武昌租了栋豪宅,崇福穿明黄绸缎睡衣,赵德兴天天跪着喊"皇上"。他们还搞来假龙纹餐具,拿夜壶底刻了个假玉玺。最绝的是崇福说话拿腔拿调:"朕要吃武昌鱼——刺给朕挑干净喽!"

官员集体犯懵

消息越传越邪乎,连退休的官员都跑来"朝拜"。有个老头当年在京城见过光绪,盯着崇福看了半天:"模样倒是像,可皇上敢这么明目张胆住豪宅?"崇福眼皮一翻:"叫张之洞来见朕!"

张之洞破案三招

张之洞捏着"献面密诏"冷笑:"给京城发电报——'园中老佛手可还安好?'"这是与翁同龢约好的暗语。当夜回电穿过风雪:"佛手生疮,猢狲锁笼"八字,直教总督案头的黄鹤楼烟灰抖落三寸——光绪帝果然还在瀛台!

第二日天未亮,督衙伙夫老周挑着两筐冬笋叫开"行宫"侧门。赵德兴验菜时,老周故意掀翻箩筐:"给万岁爷磕头!"趁乱摸进厨房,见王婆子正给死鱼抹姜黄粉,灶台铁锅赫然刻着"汉阳周大兴铁铺",锅底还粘着半张当票——"典黄缎戏袍一件"!

最绝是第三招。张之洞捧着盖有"自强不息"砖印的伪诏,突然指缝漏出冷笑:"刻章这位怕是不识字?"师爷举着西洋放大镜一照:"'道'字刻成'辶'加'首',分明是仿慈禧太后的'同道堂'印!"总督猛拍惊堂木:"真太后玉玺就在养心殿,这伙蟊贼倒把西边圣母的章盖到东边了!"

腊月廿三子时,五十名新军扛着汉阳造步枪包围宅院。张之洞的绿呢大轿刚停稳,院里突然窜出个黑影——赵德兴竟使出慎刑司刷马桶练就的"蛤蟆功",三蹦两跳上了房梁。崇福更绝,抓把石灰粉往空中一撒,捏着戏腔大喊:"护驾!护驾!"却见新军统领掏出个铜哨子:"嘀——!"房檐四周哗啦啦竖起二十杆黑洞洞的枪口,月光下活像阎王爷的牙签筒。

公堂现形记

大堂上崇福还装模作样:"朕要单独和你说话..."张之洞直接掀桌子:"再装就把你阉了送进宫!"赵德兴当场吓哭:"大人饶命!他给我二两银子一天让我喊皇上的!"

全城看杀头

最后俩骗子在菜市口被砍头。听说崇福临死前还在喊:"你们这是弑君!"看热闹的老百姓嗑着瓜子议论:"这演技,比天桥说书的强多了!"

抄家时笑料百出:✔️"御用"金碗是铁片镀的,泡茶都生锈✔️"圣旨"写着"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给朕买两斤热干面"✔️装玉玺的盒子打开,萝卜刻的章都长毛了【为啥能骗这么久?】

① 那年头没照片,皇上长啥样全凭想象② 光绪被关是公开秘密,老百姓就爱听"皇帝出逃"的八卦③ 当官的都怕担责任,要不是张之洞较真,这戏还能接着演

真光绪直到死都没踏出瀛台半步,倒是这个假货比他先逛了武昌黄鹤楼。后来民间流传顺口溜:"武昌有个假皇上,北京真皇喝稀汤,要问大清哪儿不行,戏子都比皇帝强!"

0 阅读:0

烟波即将三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