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242:天道轮回,苍天又能饶过谁

香薇看历史 2023-07-16 22:42:00

可略过原文,直接读解析和启发

第92卷 肃宗明皇帝下

太宁二年(甲申,公元三二四年)

本文重点:

真正的强者是成败自有天数,既然天道选择了我,我就要有容纳天下的胸怀和气度。

原文:钱凤走至阖庐洲,周光斩之,诣阙自赎。沈充走失道,误入故将吴儒家。儒诱充内重壁中,因笑谓充曰:“三千户侯矣!”充曰:“尔以义存我,我家必厚报汝。若以利杀我,我死,汝族灭矣。”儒遂杀之,传首建康。敦党悉平。充子劲当坐诛,乡人钱举匿之,得免;其后劲竟灭吴氏。

周光斩杀钱凤,用他的人头当做向朝廷的投名状。

此段历史记载,司马光老先生给打了一个埋伏,我们解析一下。

站在朝廷的角度,为什么同样是斩杀叛将投诚朝廷,司马光却对周光的结局一笔带过,而用这么一大段文字详细交代了吴儒的结局?

当然这里面有司马光对史料掌握的详细与否的问题,可能他对周光的史料掌握的不够详细,对吴儒的史料掌握的比较多。但是以他老人家一贯的严谨,一贯的立场,以及一贯的写法,我猜测他如此写的目的主要是想表达一个观念,而不仅仅只是史料详尽程度的问题。

那么是什么样的观念呢?

我们要从被他们所杀的钱凤和沈充的为人品格方面进行分析。

钱凤和沈充是同乡,钱凤之所以能得到王敦的信任,还是因为沈充的举荐。但是两人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性格。

沈充明大义,钱凤性凶狡。

沈充不贪财,钱凤很势利。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的记载,对钱凤没有什么好感,而对沈充虽没有明显赞扬,但是也让我们感觉到沈充的人性光辉。

周光杀掉钱凤,算是为朝廷除害。另外周光和钱凤也没有任何个人情义方面的牵扯,他们之间只是非常普通的同事关系。

吴儒杀掉沈充,算是背信弃义。因为吴儒曾是沈充故将,他为了得到三千户侯的封赏,抛弃故旧之情,杀掉沈充,不得时人认可。

周光之举符合天道,也符合人道。

吴儒之举既不符合天道,更不符合人道。

所以司马光以沈充后代沈劲复仇的故事告诫后人,天道轮回,苍天又能饶过谁!

原文:有司发王敦瘗,出尸,焚其衣冠,跽而斩之。与沈充首同悬于南桁。郗鉴言于帝曰:“前朝诛杨骏等,皆先极官刑,后听私殡。臣以为王诛加于上,私义行于下,宜听敦家收葬,于义为弘。”帝许之。司徒导等皆以讨敦功受封赏。

郗鉴的话表达出来的思想核心就是:不要示天下以心胸狭窄!

第一、公仇和私恨不同

王敦和朝廷之间是公仇而不是私恨,公仇自有公仇的处理方式,公仇用私恨的方式解决,给天下传递的信号就是朝廷心胸狭窄,心性凉薄,如此自然会渐渐失去人心。

第二、什么才是真正的强者

真正的强者不是把竞争对手摁倒地上,让他永远也站不起来,甚至让他的子孙后代也永远站不起来。

真正的强者是成败自有天数,既然天道选择了我,我就要有容纳天下的胸怀和气度。

尽管你曾经反对过我,曾经为我设置过很多的障碍,甚至差点把我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但是只要我成功了,这些都将成为过去。

你已不再是我的阻碍,反而你只是治下的一个小民,你有生存的权力,或者你有安息的权力。

我可以杀掉你,但是不阻止你以另一种形式,在一个应该有的范围以内享受你应该享受的权力。

比如你的子孙对你的祭祀权。

1 阅读: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