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略过原文,直接读解析和启发
第92卷 肃宗明皇帝下
太宁二年(甲申,公元三二四年)
本文重点:
这个世上提升裤子不认人的人,很多;真正能做到言而有信的人,很少。
原文:春,正月,王敦诬周嵩、周莛与李脱谋为不轨,收嵩、莛于军中,杀之;遣参军贺鸾就沈充于吴,尽杀周札诸兄子;进兵袭会稽,札拒战而死。
王敦担心自己身后,王应没有控制局面的能力,所以开始为王应拔刺,因此江南第一大土族周氏被团灭!
原文:后赵将兵都尉石瞻寇下邳、彭城,取东莞、东海,刘遐退保泗口。
去年卞敦在后赵的攻势下,退保盱眙。如今刘遐在石瞻的攻势下退保泗口。
东晋和后赵在江苏徐州与淮阴之间相持。

备注:
泗口:江苏淮阴市西南,古泗水入淮之口。
原文:司州刺史石生击赵河南太守尹平于新安,斩之,掠五千馀户而归。自是二赵构隙,日相攻掠,河东、弘农之间,民不聊生矣。
后赵石生从洛阳往西压迫刘曜的地盘。石勒、刘曜相互攻伐。
备注:
新安:新安一般指新安县。 新安县,隶属河南省洛阳市。
弘农:河南三门峡市灵宝市东北黄河沿岸。

原文:石生寇许、颍,俘获万计;攻郭诵于阳翟,诵与战,大破之,生退守康城。后赵汲郡内史石聪闻生败,驰救之,进攻司州刺史李矩、颍川太守郭默,皆破之。
李矩、郭默等人依然坚守在河南等地,与石勒、刘曜势力进行周旋。相当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华北敌后游击战。
备注:
阳翟:河南禹州。
康城:在今河南禹州市西北三十五里康城村。

原文:成主雄,后任氏无子,有妾子十馀人,雄立其兄荡之子班为太子,使任后母之。群臣请立诸子,雄曰:“吾兄,先帝之嫡统,有奇材大功,事垂克而早世,朕常悼之。且班仁孝好学,必能负荷先烈。”太傅骧、司徒王达谏曰:“先王立嗣必子者,所以明定分而防篡夺也。宋宣公、吴馀祭,足以观矣。”雄不听。骧退而流涕曰:“乱自此始矣!”班为人谦恭下士,动遵礼法,雄每有大议,辄令豫之。
传承秩序是一个大问题。
古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经过历代血的教训,总结了一整套的规则。
其基本原则是:首选立嫡,无嫡子则立长子,无子则兄终弟及。
李雄自己没有嫡子,有庶出的儿子,但是他非要把自己的位置传承给自己哥哥的儿子李班。这就产生问题!传承秩序被打乱了!李班之后,他该立谁呢?
另外,李雄的庶出儿子们肯定不乐意,他们每个人都有继承帝位的优先权,他们背后都代表了一股支持者的势力。正因为如此,所以李骧说:乱自此始矣!大乱从今天开始已经是无法避免的了。

李雄是个讲究人,他认为他的哥哥李荡为打下这片江山立下大功,但很不幸早早战死,所以他要把皇位传给自己的侄子。
他的这个做法,从个人品德上来说,是很值得称颂的。熟读历史的人都知道,很多从哥哥或者弟弟手里接替皇位的帝王,他们在登基之初会信誓旦旦的表示,以后一定会传位给自己的侄子,但是一旦自己坐稳位置以后,都会选择用尽各种方式把位置留在自己这一脉的子孙手里。比如刘聪。
这个世上提升裤子不认人的人,很多;真正能做到言而有信的人,很少。
而李雄却能做到言而有信,很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