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231:不与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计较得失,这叫气度、胸襟

香薇看历史 2023-07-06 14:34:01

可略过原文,直接读解析和启发

第92卷 中宗元皇帝下

太宁元年(癸未,公元三二三年)

本文重点:

不与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计较小的得失,这就叫气度,叫胸襟。

原文:王敦从子允之,方总角,敦爱其聪警,常以自随。敦常夜饮,允之辞醉先卧。敦与钱凤谋为逆,允之悉闻其言。即于卧处大吐,衣面并污。凤出,敦果照视,见允之卧于吐中,不复疑之。会其父舒拜廷尉,允之求归省父,悉以敦、凤之谋白舒。舒与王导俱启帝,陰为之备。敦欲强其宗族,陵弱帝室,冬,十一月,徙王寒为征东将军、都督扬州江西诸军事,王舒为荆州刺史、监荆州沔南诸军事,王彬为江州刺史。

世家子弟生活在那个尔虞我诈的氛围中,所以要比普通百姓家的孩子成熟的要早。王允之总角之年(古代用来指年龄在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就能这么机警有心机,不知是他的福气,还是他的不幸。

王敦的阻力太大,自己家族的人都不支持他,真是失了众人心。

原文:后赵王勒以参军樊坦为章武内史,勒见其衣冠弊坏,问之。坦率然对曰:“倾为羯贼所掠,资财荡尽。”勒笑曰:“羯贼乃尔无道邪!今当相偿。”坦大惧,叩头泣谢。勒赐车马、衣服、装钱三百万而遣之。

石勒处理胡汉之间的矛盾,很可爱,很像曹操。不与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计较小的得失,这就叫气度,叫胸襟,这也是石勒的豁达!

原文:是岁,越-斯叟攻成将任回,成主雄遣征南将军费黑讨之。

李雄与南越土族的地盘争夺战。

原文:会稽内史周札,一门五候,宗族强盛,吴士莫与为比,王敦忌之。敦有疾,钱凤劝敦早除周氏,敦然之。周嵩以兄 之死,心常愤愤。敦无子,养王含之子应为嗣,嵩尝于众中言应不宜统兵,敦恶之。嵩与札兄子莛皆为敦从事中郎。会道士李脱以妖术惑众,士民颇信事之。

周札献出石头城,引王敦攻入建康,这并不能代表整个江南世家大族周家对未来的选择,可能只是以周札为首的部分周家势力的选择。

所以在王敦成功控制建康城的权力之后,周家另一个代表周 被王敦杀害。所以周嵩为了削弱王敦身后的影响,不承认王应在王敦身后具有继任统兵权的合法性。

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所以王敦对周家势力心存忌惮。李脱的出现可以用四个字来表达“不失时机”,绝对是王敦“有意为之”的刻意安排。这个在历史上也有相同的案例。

我们都知道田忌赛马的典故。就是这个田忌,他在孙膑的辅助下,打赢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为齐国奠定霸主地位立下汗马功劳。但也正因为如此,他受到齐王以及其宠臣邹忌的忌惮。你看,只要稍微了解一点历史知识的人都能由此看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功之后必有忌惮,这简直是人性的铁律。当然这个话题不是本篇的主题。

邹忌为了除掉田忌,就想了一个办法。他让自己的亲信公孙阅派人携带重金招摇过市,找人算命。此人在街市上明目张胆的说:我是田忌大将军的人,我们将军连战连捷,威震天下,现在想做一件天大的事,想找个高手给卜一卦,看看吉凶成败。

卜卦的人刚走,就被公孙阅逮捕,并送到了齐王的面前。经过一番审讯,卜挂的人把精心准备的供词说了出来。田忌听说到这个消息后,知道凡是涉及到谋反的事情,解释是解释不清楚的,无奈只好逃离齐国。

当然,以田忌的智商,他肯定猜到这个漏洞百出的圈套如果没有齐王的默许,是不会对他形成任何威胁的,正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没有必要解释,离开齐国是他唯一的选择。

3 阅读:134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