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弃ARM、X86,俄罗斯坚持自研芯片,但这不并值得我们学习

互联网乱侃秀 2025-04-26 10:36:52

在当今全球半导体产业版图中,ARM与x86架构构筑起难以撼动的双极格局。

全球95%的智能手机芯片基于ARM架构,而PC与服务器市场90%的份额被x86架构垄断。从首尔到圣克拉拉,从班加罗尔到柏林,各国芯片产业都在两大架构的生态体系中寻找生存空间。

但在这片看似铁板一块的版图上,俄罗斯正以近乎孤注一掷的姿态,书写着技术主权突围的特殊样本。

但近日,有媒体称,俄罗斯计划抛弃掉ARM、X86芯片,坚持自研。

俄罗斯打算推出基于SPARC架构的Elbrus处理器时,不使用ARM、X86,也不使用其它什么芯片。

更有意思的是,当全球先进制程已向2nm进发时,俄罗斯规划的是在2030年28nm芯片,并应用于自己的自研芯片上,为此,俄罗斯还计划自研光刻机等,来实现自主可控。

为此,很多人表示,我们应该向俄罗斯学习,努力自研,实现全面自主可控。

那么中国真的要学习俄罗斯,搞的这么极端么?我觉得其实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俄罗斯之所以这样,一方面是因为被西方国家打压,得不到ARM、X86芯片,也得不到半导体设备等等,完全是被锁死了,所以不得不走一条这样的极限自研之路。

而对于中国而言,我觉得自主不等于封闭,学习别人的精华,去掉其糟粕才是真正的道路。

目前我们基于ARM、X86已经有了众多的芯片,从麒麟到鲲鹏、飞腾、海光等,已经有了自己的芯片,且表现还不错,为什么要学俄罗斯?

更何况,我们也有全自主的芯片,比如龙芯、申威,还有各RISC-V芯片,这些都是自主可控的,这种“自主而不封闭”的路径,或许更能平衡安全与发展需求。

全球的生态,其实是相通的,ARM生态、X86生态都是全球化的,我们融入这个生态之中,可以和大家打成一片,和全球做生意,成为其中的一员,而不是搞一个自己的独立生态,将自己隔绝在全球之外,那不是自主,是封闭。

所以,我们应该更应该在自主可控与开放合作间寻找平衡点时,而不是学俄罗斯走极端化的道路,包容开放,学习、自主,才是真正正确的选择,你觉得呢?

0 阅读:52
评论列表
  • 2025-04-26 19:50

    RISC-V也是个外国的开源架构也不是完全自主可控[吃瓜]

互联网乱侃秀

简介:尽量不吹牛,实事求是聊聊科技、数码、互联网、创投等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