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碗“二陈汤”,化痰祛湿健脾三步走,体重轻了,肚子小了

减肥中范琳燕 2025-04-10 22:02:32

很多人觉得肥胖只是一个“好不好看”的问题,所以对于体重管理不以为然,直到肚子上的肉肉一天比一天多,体检报告上上上下下的箭头指示,也像无声的警报,提醒着越来越多的人:肥胖早已不是 “美观” 问题,而是健康的问题。

在中医眼里,大多数困扰现代人的肥胖,都藏着一个共同的 “病根”—— 痰湿内阻、脾失健运。

而源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经典名方 “二陈汤”,正是化解这一难题的 “金钥匙”,通过化痰、祛湿、健脾三步走,帮身体甩掉多余的 “痰湿包袱”,让体重回归轻盈,让肚子重新平坦。

肚子大、体重涨?根源在 “痰湿困脾”

“痰湿型肥胖” 的典型特征:体型偏胖尤其是肚子,早上起床总觉得嗓子有痰、舌苔厚腻发黄,大便黏马桶冲不干净,平时懒得动、动一动就气喘吁吁,还特别喜欢吃高油高糖的食物。

这类人发胖的核心原因,在于 “脾失健运”。

中医说 “脾主运化”,运输实物,维持着我们身体的代谢。但现代人久坐不动、贪凉饮冷、熬夜焦虑,脾胃负担越来越重,运化不及时的食物,反而变成黏腻的 “痰湿” 堆积在体内,让人变胖。

不过,老祖宗早在千年前就给我们备好了 “解困方”——二陈汤

组方:半夏15 g、陈皮15 g、茯苓9 g、炙甘草6 g

二陈汤,名字中便隐藏着两味核心药——半夏、陈皮,这两者妙处在于“陈”,储存时间越陈久,功效越好,所以名“二陈汤”。

方子虽只有四味药(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却暗含 “化痰、祛湿、健脾” 的精妙之处:

一:化痰浊 —— 打开 “痰湿阀”

半夏,性温味辛,对付顽固的 “老痰”“湿痰”,不管是堵在嗓子里的黏痰,还是藏在肚子里的无形之痰,都能被它化开。但生半夏有毒,方子中用的是经过生姜炮制的法半夏,既能保留化痰功力,又中和了毒性,煎煮时搭配上生姜,更温和安全。

二:行气滞 —— 给脾胃 “通通气”

陈皮,也就是晒干的橘子皮,理气化痰。痰湿之所以堆积,很大程度是因为 “气不动了”,陈皮健脾的同时,让气滞的地方通起来,痰湿随着气机流动更容易排出。

三:健脾湿 —— 重建 “代谢”

茯苓,健脾利湿。一方面帮脾胃把多余的水湿通过排出,另一方面增强脾胃运化能力,让吃进去的食物真正变成滋养身体的气血,而不是变成痰湿。

最后一味使药甘草,负责调和诸药,让整个方子刚柔并济,既发挥药效又不伤正气。

原方中常常还搭配乌梅(少许),酸收之性防止过度耗气。

经典方之所以经典,在于它像一块 “万能积木”,可以根据每个人的体质灵活加减:

寒湿重,加干姜、苍术

湿热重,加荷叶、黄连

脾虚明显,加白术、山药

气滞严重,加厚朴、香附

中医调理减肥,三分靠药,七分靠养;日常还需要配合饮食和运动,才能更健康、高效地瘦身。

另外,虽然二陈汤对痰湿型肥胖效果显著,但阴虚体质、孕妇、哺乳期女性不建议服用。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因人而异,不清楚自身体质的,不可盲目套方,请先咨询医生辨证指导。

健康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用药请遵医嘱。

0 阅读:0

减肥中范琳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