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的源头在蜀地茂州的岷山,所以被称为岷江。
但是徐宏祖徐霞客在《溯江纪源》中说:“《禹贡》里记载的‘岷山导江’,这只是长江在中原地区开始泛滥流淌的起始点,并非它真正的发源地。在中国,有五个省份的水流入黄河,有十一个省份的水流入长江。计算它们的水量吞吐,长江的水量仅次于黄河。若考察它们的发源地,黄河发源于昆仑山的北边,长江也发源于昆仑山的南边,并非长江的源头短而黄河的源头长。”

长江向南流淌,经过茂州城的西南,进入威州境内,流过汶川县后向东南流到灌县,在此分为两条支流:一条水渠从永康军经过新繁流入成都,称为外江;一条水渠从永康经过郫县流入成都,称为内江。两条江在成都府城南汇合,流过金马口,到达新津县,皂江水注入其中。
皂江的源头出自岷山,流经温江县治所的西南,向东流入成都府界,注入岷江。

岷江流到眉州城东七里的蟆颐山下时称为玻璃江,流经夹江县(也就是平羌),环绕乌尤山下(位于嘉定州治所东边),流到嘉定州后与大渡河汇合。岷江又向东南流到叙州府城东,与金沙江汇合(金沙江也就是马湖江)。接着又向东流,永宁河注入其中。永宁河源自七星关北边(另一种版本中七星关写作七里关),向西北流淌,经过乌撒,贯穿永宁城,又向西北流经纳溪县北后流入长江。
长江经过泸州治所城东时称为泸江,流入合江县界,资江来注入其中。岷江又向东北流过重庆府,东南江来注入其中。东南江在南川县,众多溪流在此会合,到三溪处才能够通行舟船,航行三十里到达綦市,从綦市到南江口与大江汇合。
大江流到重庆府东北,与嘉陵江相会合。大江又向东流到涪州,与乌江汇合。接着又向东经过忠州、万县,流到夔州府云阳县,开江来注入其中。开江源自新宁县雾山,流经开县治所南边,汇合清江,经过云阳后流入大江。

大江流经夔州府,进入瞿塘峡,经过巫山,历经归州、夷陵,流到宜都县,清江(又名夷水)来注入其中。夷水从绍庆发源,环绕施州卫城东,流入荆州府界,流经建始县境,流入长阳县南,到宜都县后注入大江。
大江流经枝江县界,沮江注入其中。沮江在当阳县北边,出自房陵县,经过临沮县界,漳水注入其中。漳江源自临沮县南,流到当阳县北,与沮水汇合,之后与沱江相通(另一种版本中 “通” 写作 “过”)。沱江在当阳县治所南边,流到枝江县界后注入大江。
大江流到松滋县北,分成三条支流,向下游流淌三十里后又合为一条,到达江陵,流到荆州府城南时称为荆江,流经公安、石首后向东,与汉江汇合。经过城陵矶后,向下与洞庭湖的诸多水流汇合,流经岳州府临湘县,其中水流清澈的是洞庭湖的水,浑浊的是大江的水。
大江又向东,从嘉鱼县流入江夏境,流到州西时,沔水注入其中。沔水的源头出自襄水,流经汉阳府城西南三十里处成为沔水,向南流入大江。经过汉阳府城东南,流到汉阳县界,滠河注入其中。滠水发源于河南罗山县,向南流经黄陂县东北二百里,流入汉阳县界,与沦索两条水流汇合,向南流入长江。
大江又经过蒲圻县,陆水注入其中。陆水从巴陵经过通城、崇阳二县境,向北经过蒲圻县后注入大江,也就是陆口。大江向东流经武昌县,流入黄州黄陂县界,流到黄州府城下、赤壁矶东边,经过蕲水县,流入九江府西境,龙开河注入其中。龙开河发源于瑞昌县清湓乡,向东由大江逆流而上形成鹤问湖,距离九江府城西二十五里。另外,濂溪从庐山西边流淌,流经九江城南一十五里,向下流与龙开河汇合后注入长江。

流到九江府城北时称为寻阳江,向下游流淌四十里后与彭蠡湖的水汇合。又向东流到安庆府城西,皖水来注入其中。皖水出自安庆府潜山县北,流经安庆府城西后注入长江。
大江环绕安庆府的西南、东三面,向北流到东流县,又折向东,经过池州府北,池河向北流来注入其中。池河的源头出自标山,流淌成为管公明溪,历经龙须河,在秀山仓埠潭汇合,经过白面渡后汇聚成为秋浦(秋浦在池州府城西南八十多里),又向北流入大江。
向下流到铜陵县,大通河来注入其中。大通河在铜陵县西四十里,它的源头一处出自九华山,一处出自梅衡山,在车桥湖汇合,流到大通镇后注入长江。
流到荻港驿,荻港河从北边来注入其中。荻港河在铜陵县北八十里,发源于朱村耆(也就是坑邵家涧),汇合石洞南洪、凤凰贯上中下各耆的水流,合流到北下社后注入长江。
大江又向东,漳淮来注入其中。漳淮的源头出自宁国府南陵县南六十里的吕山,流到县东溪,与中港、西港的水流相合,流入小淮河,流到石硊后向西流出鲁港(鲁港又名鲁明江,在太平府芜湖县西南三十多里,与繁昌县分界),注入大江。

大江向南流经无为州,又经过太平府城西北七里处(另一种版本中 “七里” 写作 “又东”),青弋江来注入其中。青弋江的源头出自泾县以及池州石埭,汇合后流出,经过芜湖注入大江。
大江又向南经过和州界,巢湖来注入其中。巢湖又名焦湖,周围四百多里,港汊大小共有三百六十处,占据合肥、舒城、庐江、巢四个县邑的范围。肥水、桃溪都注入其中。肥水发源于庐州府城西北四十里的鸡鸣山,向北流淌三十里后分成两条支流:其中一条向西北流入淮河,另一条向东南流淌,贯穿庐州府城,经过金斗驿后注入巢湖。桃溪发源于六安州界,流经舒城县北三十五里后注入巢湖。
巢湖的下游,其中一条向东南流经无为州、和州界,成为栅江(也就是濡须口)后注入长江;另一条向东流经和州城北,成为乌江后注入长江。

大江又经过应天府西北,秦淮河水注入其中。秦淮河在上元县东南三里处,向西北注入大江。
大江又流经六合县,滁河从北边(另一种版本中 “北来” 写作 “东来”)流来注入其中。滁河的源头出自庐州府,经过全椒县,与襄水合流,流到滁州东南的三叉河,汇合清流水,流经六合县后注入长江。
大江又流经扬州府仪真县南,支流成为北运河。大江又流经镇江府城西北六里处,南运河注入其中。流经常州府城北五十里处,经过江阴县西、泰州东南,流到常熟县北、通州南后注入大海。

(以下为金沙江等河流内容)金沙江从里书案山西边流淌,流到大姚县西北,汇合铁索箐的水流,折向南流,流到县西南,汇合姚州小桥村的水流,折向东流,环绕县南,蜻蛉河注入其中,再向东北流入金沙河。
金沙江又向东流,打冲河从北边流来注入其中。打冲河源自打冲河中所,流经中前所,到普济后向南流淌大约一千里,注入金沙江。
金沙江又向东流入黎溪州,流到会川卫城西南二百五十里处,泸水注入其中。泸水的源头出自吐蕃,向南流淌,宁番水向西流入其中,流经建昌城西,邛湖水向西流入其中,又向南流经会川卫境西边,注入金沙江。

金沙江又向东经过武定府元谋县北,滇池水注入其中,流经东川府境西边一百五十里处,折向东流到府东,牛栏江从南边流来注入其中。牛栏江的源头出自西河(在云南马龙州治所西边),向东流淌,汇合东河(东河在马龙州治所东边),流入寻甸府成为牛栏江,流经东川府东南一百二十里处(另一种版本中 “二十” 写作 “三十”),向北流入金沙江。
金沙江经过乌蒙府西南二百六十里处,又向东北流到叙州府城西南一百三十里处,成为石门江,马湖水注入其中。马湖在马湖府城西一百八十里处,蛮夷长官司前面(马湖在山顶,长二十里,宽七里)。
金沙江又向东流,泉江向南流来注入其中。泉江在芒部府西北二百八十里处,经过叙州府城南后注入岷江。
滇池滇池又名昆明池,周围广阔五百多里,在云南府城南。源头出自寻甸府治所西南六十里的果马山,成为龙巨江(又名龙济溪),流经嵩明州东南一十五里处,注入嘉利泽(嘉利泽周围一百多里)。又从嵩明州原来的邵甸县的东山、西山,总共九十九处泉水合流,经过云南府城东,成为盘龙江,又向南与黄龙溪等诸多水流汇合,成为滇池。

又有大堡河向北流入滇池(大堡河出自新兴州界,经过晋宁州永兴乡,分流后向北流入滇池)。渠滥州向东北流注入滇池(渠滥州在昆明州东南五里处,向东北流入滇池)。
滇池的下游成为螳螂川,萦绕安宁州治所,经过昆阳州、富民县,经过武定后注入金沙江。
资江资江又名中江,源头出自汶山,从洛口分支,经过汉州以及新都县东边,流入简州、资县界,经过内江县西五里处,经过富顺县、泸州城北,支江来注入其中。支江源自当顺县鸳鸯溪,经过安夷镇,经过泸州城北后注入资江。资江流到合江县界后注入岷江。

西汉水的源头出自陕西沔县西一百二十里的嶓冢山,流经四川保宁府广元县界,历经昭化,经过剑川,流到保宁府阆中县时称为阆水,流到顺庆府治所东边,又向东流到合州治所东北的钓鱼山下,汇合巴水。嘉陵江流到合州治所前,又与涪江汇合,经过重庆府城北后向东流入岷江。

巴水的源头出自陕西汉中府西乡县六十里的巴山,流经四川的达蓬、广安三州,到渠县东成为渠江,又向东流经顺庆府界,流到合州治所东北,在渠口与嘉陵江汇合。
涪江涪江的源头出自吐蕃,向下流经绵州,进入潼川州东南,又向东南流经遂宁县,到合州后注入嘉陵江。
乌江在志书中名为牂牁江,因为这条江发源于牂柯郡。它有两个源头:东源出自程番府界,向东北流过龙里卫西,翁首河从东边注入其中(翁首河在龙里卫平伐司东南二十五里,向下流入清水江)。到贵州城南,南明河从西边注入其中(南明河在贵州城南,向东北流过巴乡西,历经平越卫西境四十里,经过新添司,经过贵州城东境一百五十里成为清水江,经过谷龙成为紫江,由眉潭注入西源的乌江)。

西源出自安顺州西堡司西北五十里,向东北流经司治所前成为谷陇河,贯穿州城,经过金筑西境,到威清卫城西成为的澄河,环绕卫城北,经过青山司北,到陆广驿西成为陆广河,经过清河驿及黄沙渡巡司南,距离贵州城北境二百里处为乌江,南岸有乌江关,是贵州和播州的界河。乌江环绕播州司南,到东境七十里处,湘江注入其中(湘江源出播州西北四十里龙岩山麓,流经湘山,经过播州司东成为湘江,向南注入乌江)。经过容山司东,与东源的江水会合。
乌江又向东北经过石阡府西境一百五十里,龙底江注入其中(龙底江在石阡府城南,向西流入思南大江)。乌江又向东北进入思南府境,在西南十里的占鱼峡东边流过府治所南,成为水德江,又向东流过印江县,思印江从北边注入其中(思印江源出朗溪司,经过印江县北注入德江)。又向东北经过沿河司,河由江注入其中(河由江源出铜仁乌罗司,经过沿河司治所北十里注入水德江)。又向东北到彭水县成为黔江,历经新滩、关滩,到涪陵注入川江。

嘉陵江的源头出自陕西凤县东嘉陵谷,历经两当县,经过略阳县治所西边,会合东谷的诸多水流,流经汉中府城南三里处,历经洋县、石泉县南,经过金州北。汉水又向东经过郧西县南,又向东北弯曲后向东南经过均州,向东北经过光化县西南。
汉水又向南流经谷城县东,均水注入其中(均水源头出自淅川县北山,向南流过郢邑南,又向东经过谷城南,向东注入沔水)。汉水又向东经过襄阳城北,又向东南,淯水从北边注入其中(淯水又名白河,源自河南府嵩县双溪岭,向东南流经南阳府城东三里处,历经新野县,会合梅溪、洱灌、湍水、流山、黄渠、栗鸦、四潦力等河,与泌水合流,向南到襄阳府城北注入汉水)。
湍水源头出自南阳府邓州内乡县东一十二里的熊耳山枪竿岭,向东南流经内乡,环绕邓州城北三里,转向东南,会合赵沐、沙沟、黄水等河,到新野注入淯水。泌水源头出自泌阳县东四十里的桐柏山,向东流成为淮河,向西流成为泌水,经过唐县北,转向西,向下流会合清水、三家、八叠、牡丹、昆江、桐浚等河,到襄阳府界注入淯水。
汉水又向南经过安陆州治所西,经过宜城县东,夷水向东流注入其中(夷水又名蛮冰河,发源自房县界,经过南漳,经过宜城西南六十里注入汉水)。汉水经过潜江县后分为潜江注入长江(潜江水从长江流出成为沱水,汉水流出成为潜江,如今的潜江,汉水顺着源头向下,经过潜江县界注入大江)。
汉水又向东南,臼水注入其中(臼水源头出自汉川县西北界,经过县南一百二十里注入汉水)。又经过当阳县的东边。汉水又向东南,溳水注入其中(溳水源头出自德安府东北四十里陪尾山石岩下,流经德安府城西隅,瀖河注入其中。瀖水源头出自德安府城西二十里的白兆山,向下流到云梦蒿于港口注入溳河,溳河又向东流入汉水)。
汉水又向东南到荆门州东九十里处,到大别山注入长江。这条水从嶓冢时称为漾水,在沔县时称为沔水,在汉中时称为汉水,到荆山东时称为沧浪水,大概是因为流经不同的地方而有不同的名称。
洞庭湖洞庭湖在岳州府城西南,又名九江,沅江、渐江、无江、辰江、叙江、酉江、澧江、资江、湘江九条水流都在这里汇合。其中沅江、资江、湘江三条江最大,都从南边流入,荆江从北边流过,洞庭湖蓄积在它们之间,被称为五潴。

湘江的源头出自广西兴安县海阳山下,向西北流到分水岭,分为两条支流:一条叫漓江,向南流;一条叫湘江,向北流。汇合越城峤的水,到全州后,又汇合洮水、灌水(洮水源头出自全州北二十里文山下,流入湘江;灌水在灌阳南九十里,流经全州注入湘江)。

经过东安县,卢洪江来注入其中(卢洪江在东安县治所东边,向东南流入湘江)。到永州府城西南,永水来注入其中(永水源头出自永州府城西南一百里永山,注入湘江)。又向东北进入永州府界,到湘口与潇水汇合,称为潇湘,经过永州府城北一十里,又向东经过祁阳西北,祁水向东流来注入其中(祁水源头出自宝庆府邵阳县界,向东北流九十里,到祁阳县治所北,向东流入湘江)。
湘江经过常宁县西,舂陵水从东边来注入其中(舂陵水源头出自道州宁远县东北七十五里舂陵山,向东流经桂阳州、蓝山县界,又向东流到桂阳州界北三十里,岿水注入其中。岿水源头出自道州宁远县九疑山,向东流经蓝山县界南,又向东北经过桂阳州注入舂陵水。舂陵水又向北到常宁县界注入湘江)。
湘江到衡州府城东,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