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市长信箱被指已读乱回

纪百事 2025-04-27 15:08:38

最近,宁夏银川的市长信箱因为一场 “魔幻回复” 成了网友热议的话题。有市民在社交平台上晒出截图,自己明明反映的是 “西夏区诗词大会决赛” 的问题,信箱却回了一整篇关于 “工程欠款” 的处理说明,什么 “施工方承诺筹措资金”“保障农民工工资” 之类的内容,和诗词大会半点关系都没有。这种 “跨次元” 的回复看得人直犯迷糊,网友们忍不住调侃:“这是把给包工头的模板错发给诗人了吧?”“市长信箱怕不是在玩‘回复接龙’?”

事情发生在 4 月 26 日,一位博主抱着反映问题的心态给市长信箱写了信,没想到等来的回复让人大跌眼镜。原本该讨论诗词比赛的公平性、流程规范,结果满屏都是工程款纠纷,这种 “牛头不对马嘴” 的错位感,任谁看了都得问一句:“审核的工作人员是不是开小差了?” 很快,这件事就在网上传开了,有人觉得好笑,有人却笑不出来 —— 政府部门的回复这么随意,老百姓反映问题还能得到认真对待吗?

好在银川市相关部门反应还算及时。第二天,电子政务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就出来解释,说这是回访岗的工作人员在复制粘贴时犯了错,把别的工单回复误贴过来了,属于人工操作失误,已经对涉事人员进行了内部处理,12345 平台也打电话向举报人道歉了。同时他们也强调,除了这一次 “翻车”,平时各部门的回复都是正常的,诗词大会的问题已经转给西夏区文联重新处理。这话虽然让大家知道这是个例,但也让人忍不住琢磨:每天处理那么多工单,怎么就没把好审核关呢?

其实,这种 “回复跑偏” 的事儿在别的地方也发生过。比如之前有市民问医保政策,结果收到 “母猪产后护理” 的科普;还有政府网站把群众送的 “感谢锦旗” 写成 “感谢横幅”,闹了不少笑话。这些事看着像段子,背后却反映出一个问题:现在各地都在推电子政务,平台越来越智能,流程越来越简化,但人的责任心和细节把控没跟上。就像银川,虽然 90% 的行政许可都能 “一网通办”,可一旦在人工审核这一环掉链子,技术带来的便利就可能打折扣。

说白了,政务服务不是冷冰冰的系统自动回复,每一条回复背后都是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诉求。这次银川的失误,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基层工作的压力 —— 每天处理成百上千条工单,审核人员难免有疏忽的时候,但也照出了流程上的漏洞:是不是该给人工审核再加几道 “保险”?比如用智能系统先筛一遍关键词,或者建立更严格的复核机制。现在银川说要优化流程、增加智能校验,还要给工作人员培训,这些都是对症下药的办法,但关键是要把 “严谨” 二字刻进每个环节里。

对咱们老百姓来说,不怕政府偶尔犯错,就怕错了之后不当回事。这次事件里,举报人最关心的其实还是诗词大会的问题能不能解决,而不是看谁被处理了。好在问题已经转交相关部门重新核查,这说明只要流程走对了,失误是可以弥补的。但从长远看,政务服务的质量提升,离不开每一次失误后的深刻反思 —— 比如怎么让回复更精准,怎么让审核更严格,怎么让老百姓感受到自己的诉求被认真对待。

如今,这件事渐渐淡出热搜,但留给我们的思考还在继续。当我们通过手机、电脑点击 “提交” 按钮时,期待的是另一端有一双认真负责的手在处理,有一颗设身处地的心在回应。技术能让办事更快,但只有用心才能让服务更暖。希望这样的 “乌龙” 少一些,希望每一次沟通都能成为政府和群众之间的暖心桥梁 —— 毕竟,政务服务的温度,就藏在每一个认真核对的细节里,藏在每一次及时纠错的诚意中。

0 阅读:30

纪百事

简介:分享热门话题 分享有趣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