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开始,唱衰网约车的声音就层出不穷,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滴滴的下架,让大多数人对这个行业失去了信心。
然而说归说,网约车司机还是要在这个行业讨食吃的,但是随着行情变差,尽管网约车的下半场已经开启了,司机的待遇并没有多少好转,甚至不增反降。
这两年,不少网约车平台的抽成比例也成了司机心头的刺。不怪司机不满,放眼望去,大街上跑的滴滴打车、T3出行、一喂顺风车,哪个算盘都是打得震天响。
如果再不采取措施,按照现在运力流失的速度,再过几年下去,网约车行业这么多年的发展,必然会成为泡影,公共交通和出租车会成为出行的主流。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有关部门从今年开始,针对网约车的抽成比例过高的情况,已经开始下死手整治了。
7月19日,湘潭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对滴滴出行、T3出行、首汽约车、及时用车等数十家网约车平台进行了联合约谈,并且下发了通知,要对损害司乘人员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彻底整治。
有人说,从今年开始,这种约谈就没少过,但是依然没有改变行业的本质,司机该赚不到钱还是赚不到钱。甚至不少平台学会了阳奉阴违,表面上应承下来,实际上该怎么办还是怎么办。
尤其今年行业吃紧、订单吃紧,不少平台为了保证自己的利润率,已经悄咪咪减少了奖励、提高了抽成,可以说是都在逮着司机薅羊毛。
更有甚者,也有资本家把希望放到了未来的自动驾驶上,觉得只要割了这一波韭菜,未来实现全面智能化之后,就不用管司机死活了。
然而这是大谬。笔者认为,从客观公正的角度来说,行业的发展总得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积年的弊端不可能一下子废除掉,当务之急是在司机的收入上给一定的补贴,让他们能够度过眼前这个行业难关。
就算是未来智能驾驶会有多发达,但是目测起码十年之内都不能成熟应用于网约车市场上。
对高德打车、滴答出行、一喂顺风车等平台来说,尽管眼下收入减少、未来迷茫。然而但凡是一个聪明的企业家,深知平台和司机的关系。只有平台和司机合为一体,真正能为彼此考虑,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这些企业最明智的选择就是在抽成上放宽,能够制定好完善的规则,主动向社会和司机个人公布计价规则、抽成比例等,做到公开公正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