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浅方营养师。去年遇到一位45岁的女士,她每天只吃小半碗杂粮饭,炒菜少油少盐,但体重依然缓慢上涨。她委屈地说:“我连馒头都不敢碰,怎么还胖了?”
后来我发现,她常吃的几样“零嘴”才是问题根源。调整几个月后,她减了32斤。今天就把这些容易踩坑的食物列出来,小伙伴们一定要擦亮眼。
很多人把长肉全怪在米饭馒头上,其实真正拖后腿的另有其“食”。 它们伪装成日常小食或“健康选择”,热量却高得离谱,吃多了还不顶饱,这才是体重难控的核心原因。

酥皮点心:一层油皮抵半碗饭
老婆饼、蛋黄酥、榴莲酥……这些点心外层酥皮全靠大量油脂起酥,咬一口直掉渣。一块巴掌大的酥皮点心,热量能顶半碗米饭,吃两块就抵一顿饭。更麻烦的是,酥皮点心又甜又咸,吃完还想配饮料,热量直接翻倍。
国外研究跟踪了1500名上班族,发现每周吃3次以上烘焙点心的人,三年内体重平均增长5.2斤(数据来源:《英国营养学杂志》2020年刊)。这类点心偶尔解馋可以,千万别当早餐或下午茶。
芝麻糊粉:冲泡一杯糖油混合物
黑芝麻糊、核桃粉号称“养生饮品”,但超市卖的速溶款为了口感顺滑,会加大量糖和植脂末。一杯300毫升的冲泡芝麻糊,热量比一碗米饭还高,糖分更是接近每日推荐量的一半。

即食麦片:脆爽口感藏着高油糖
有些即食麦片宣传“非油炸”,但为了口感酥脆,制作时依然会刷一层油和糖浆。一碗泡牛奶的即食麦片,热量比普通燕麦片高两倍。泡发后体积小,很容易吃多。
想要方便,选纯压片的原味麦片,虽然口感粗糙,但胜在实实在在。
水果罐头:糖水泡出来的甜蜜陷阱
黄桃罐头、椰果罐头看着清爽,其实泡在糖水里。一罐300克的水果罐头,糖分相当于8块方糖。新鲜水果的纤维被破坏,糖分却高度浓缩。建议直接买新鲜水果切块冷藏,口感一样冰凉清甜。非要囤货的话,选“纯水浸泡”的无糖版。

肉酱拌面:酱料比面条更高热量
很多人觉得拌面比炒面健康,但餐馆的肉酱里藏着大量油和糖。一勺肉酱热量顶一筷子面条,拌一碗面相当于喝下去两勺油。
在家做拌面时,用蒜末、醋、生抽调汁,再加一勺芝麻酱提香,比外卖酱料清淡一半。
很多人正餐控制得很严格,却败在了加餐和零食上。比如下午饿的时候冲杯芝麻糊,晚上追剧嚼两包鱼皮,周末煮碗肉酱面……这些零碎的热量加起来,比多吃一碗米饭还多。
我的建议是:把零食当成正餐的一部分来规划。比如下午加餐吃鱼皮,晚餐就少放一半油;喝了芝麻糊,当天米饭减掉半碗。学会平衡整体热量,比戒掉某类食物更实际。
参考文献:Mozaffarian D et al. Changes in Diet and Lifestyle and Long-Term Weight Gain in Women and Men. N Engl J Med. 2011;364:2392-2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