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年纪大了,感觉时间过得越来越快,如今再听《时间都去哪了》真的深有感触。这不,眼看2023年就剩下两个月了,但是给人的感觉命名就是2023年的春节刚过完一样,怎么这一年什么都没干就要过完了呢?
关于2024年的房地产市场,有一些值得的观察预测的趋势。这些趋势将在未来影响购房者的信心和购房关注需求:
首先,人们对房地产市场的信心非常重要。通常情况下,购房者更愿意购买涨价的房产,而当他们看到房价不再上涨时,可能会失去信心,对未来房市不再抱有信心。将使房市难以迅速回暖。
其次,人们的购房需求也将发生变化。随着生育率下降,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人口负增长。另外,城市化率已经加快,未来的城镇化速度可能会急剧增加,导致一些城市的购房需求下降。同时,大量首套房的置业问题也使人们的购房意愿瓦解。
城市可能会冲击房价的底线,尤其是那些没有支柱产业和特色经济支持的一些城市。如果这些城市人口持续外流,未来房价可能会大幅下跌,如玉门和鹤岗等城市就可能陷入这种情况。
那么,明年的房价走势如何呢?10月31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虽然是金融方面的,但却引发了房地产行业的热议,原因很简单,这次会大量篇幅谈到了房地产行业的未来定调,主要释放4大信号。
首先,这场高级别的会议首次提及房地产。
据了解,前些次会议并没有提到房地产,而这是第一次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提及房地产,而且是大篇幅提及。
个人理解是这次之所以要提房地产,是因为房地产的不景气已经严重影响了金融安全,所以必须出手控制一下。当然了,目前已经有不少措施在拯救楼市,但是效果大家都看到了。2023年前三个季度的楼市数据直接给大家泼了一盆冷水。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为8.5亿平方米,同比下降7.5%,降幅较1-8月扩大0.4个百分点,9月单月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1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0.1%,较上月降幅收窄2.0个百分点。
所以,房地产已经到了不得不提的地步了。
其次,房地产企业新监管模式,就是指主体监管和资金监管并存。一个是就企业主体而言,一个是就资金而言,两者监管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防范风险。
第三,对于开发商的合理融资需求要一视同仁,也就是不管是民营房企还是国企或者央企,如果公司本身没有问题,那么借钱的时候就要一视同仁,不能区别对待。这一点个人认为主要是说给商业银行听得,可是银行也是要盈利且承担风险的,他们自然知道怎么做最安全。
这也就是马太效应,越强大的公司就让它更加强大,越不缺钱的公司就越是借钱给它。
第四,政府将继续支持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刚性需求是指那些一直渴望拥有自己房产的人,而改善性需求则包括升级换房的需求。这些都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个人认为,未来地方上还会因城施策,运用政策工具箱来应对各地的不同需求。这意味着不同地区可以制定适合本地情况的政策来稳定市场,如放宽贷款条件、降低贷款利率等。
总的来说,未来房价走势以稳定为主,目的是逐步恢复购房者的信心,刺激购房需求,但不会让房价大幅上涨。同时这可能会出现矛盾,但实际上是政府已经可行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现在需要时间来验证它们的效果。
冻楼18:新房二手房下降的幅度差不多。根据京津沪等大城市与一些中小城市的数据,除个别地段外。大致汇总如下: 大都市老市区中心地段为↓5~10%,老市区非中心地段↓10~20%。市区边缘↓20~40%,远离市区的↓40~60%。偏远且配套不齐的小区和地段,或前几年炒得虚高的地区个别楼房价↓70~80%了,直追东京↓90%惨跌了。 中小城市及大都市区以外区县。 老市区中心地段为↓20~30%,老市区非中心地段↓30~40%。市区边缘↓40~50%,远离市区的↓50~60%。
现代青年应坚信科学价值规律,高房价泡沫必破,价值规律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广大青年坚信科学规律这样的民族才有光明前途。现在是奸商自买自卖引诱傻子接盘,目前房价泡沫仍然很大,远远高于价值。现在去接盘等于340元买五粮液股票(五粮液现股价159元),利好只是送瓶酱油买保健品的手法
这货是开发商的房媒,天天造谣的。 房价上涨对许老板之流有百利无一害。对百姓百害而无一利。对国家害大于利。
暴跌才刚开始
哦,大涨[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