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灵活就业人员在更有保障的环境中工作

云水云心 2025-03-14 09:04:38

(作者:黎勇)《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推进扩大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这为在灵活就业人员中逐步推行新型社会保障定了基调,也会加快推动相关制度改革与机制优化。(《光明网》225.3.7)

《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以及推进扩大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的表述,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的前行道路,也为相关制度机制的变革带来了新的契机。

党员干部需充分认识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日常工作中,主动学习研究新的保障政策,提升自身业务能力。深入社区、园区,组织灵活就业人员政策宣讲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政策条款,帮助他们理解政策内容,消除疑惑。当灵活就业人员在权益保障方面遇到问题时,党员干部要热情接待,积极为他们出谋划策,协调相关部门解决问题。例如,帮助遭遇职业伤害但不知如何申请赔偿的网约车司机,指导其准备材料,协助其与平台和相关部门沟通。

各级组织要强化组织协调能力,推动保障工作顺利开展。财政部门要合理安排资金,为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等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民政部门要与劳动保障部门合作,关注困难灵活就业人员的生活状况,将符合条件的人员纳入社会救助体系。同时,组织要建立监督评估机制,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确保保障政策不打折扣地落实到位。

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行业协会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制定行业规范,引导企业保障灵活就业人员权益。例如,外卖行业协会可以制定合理的订单分配规则和劳动强度标准,避免骑手过度劳累。社会组织可以开展针对灵活就业人员的公益活动,提供法律咨询、技能培训等服务,提升他们的自我保障能力。

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是一项系统工程。党员干部的积极引领、各级组织的有力推动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共同构成了保障工作的强大合力。只有各方齐心协力,才能真正落实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要求,让灵活就业人员在更有保障的环境中工作,推动新就业形态持续健康发展,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贡献力量。(作者单位:江油市八一小学)

0 阅读:0

云水云心

简介:文化自信,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