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年父亲帮隔壁老人修房摔断腿,小婶开心笑了,最后结局让她傻眼

水笙的事呀 2025-01-17 10:30:42

(本文原创首发,全网维权,侵者必究)

口述:彭如琴

整理:水笙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1985年夏,我隔壁的周长福爷爷房子漏雨,父亲看不过去,抽空帮忙上房拿漏。

结果脚一滑跌了下来,造成右腿骨折,腰部软组织受损,养了半年身体才康复。

这让我小婶很是幸灾乐祸,满村的骂我们活该,良心不好遭报应了。

母亲听了气得牙痒痒,要去找她算账,被我父亲一把拦住,他说:

我们问心无愧就好,管别人说什么呢?

01

从我记事起,我家隔壁就住着一位六十左右的老人,父母让我喊他周爷爷。

周爷爷是一个人居住的,他住在两间灰砖灰瓦的小房子里,里面陈设简陋,一张破床,一张破桌,一口烧黑了的破锅,锅台上几只大海碗横七竖八摆放着。

听我母亲说,周爷爷以前有过老婆,还有两个儿子。

年轻时他出去闯荡,在浙江一带结了婚。

全国解放后,他想回老家侍奉老父母,可他老婆不同意,两人就此分手。

他想把两个孩子带回来,他老婆劝:

你老家那么穷,孩子吃饭都存在问题,更谈不上教育了,你就让两个儿子留在这里,等到他们有出息了,自然会回去看你的。

周爷爷想想也有道理,遂一个人回了老家,在老父母跟前尽孝。

等到两位老人先后去世,他岁数也大了,两个儿子曾经写信让他去浙江生活,被他拒绝,他只想一个人静静的在老家安度晚年。

早年他两个儿子来看过他,后来就再也没来过,听说好像出了国。

周爷爷是五保户,由于身体不怎么好,经常一个人坐在门口晒太阳。

我小的时候,他看到我就招手,我一蹦一跳走到他面前,他会从口袋里变戏法一样掏出一粒糖或者几个菱角给我吃。

我奶奶儿子多,自然的孙子孙女就多,她照顾不过来。

父母出去生产队做工,我带着比我小两岁的弟弟满村溜达,动不动就被大孩子打得鼻青脸肿。

周爷爷看了心疼,他就想方设法把我们留在他院子里玩。

他院里种满向日葵,秋天剥下葵花籽,晒干后一点点炒给我与弟弟慢慢吃,这样就能焊住我们不乱跑。

他还养了一只小黄狗,还有几只满地跑的小鸡仔,逗引得我们姐弟咯咯笑。

长大后想起来,周爷爷的小院里充满了我童年的欢乐,让人怀念不已。

我父母感恩他帮着照看我与弟弟,平时对周爷爷生活上很关心。

隔一段时间,母亲会去他屋里收拾一下,帮他缝缝补补洗洗刷刷。

家里有点好吃的,母亲也会让我端点过去。

总而言之,我们两家相处的很是融洽。

02

85年的夏天,天连降了几天大雨,周爷爷的老房子漏雨厉害,就连床上也没一处干的地方,老人苦不堪言。

天气一转晴,父亲就上了他家的屋顶。

他买来一摞新的瓦,打算把漏雨的破瓦换掉。

那天,他让母亲帮忙,把瓦全部运上了屋顶,然后他小心翼翼在上面忙开了。

屋子前沿还好,瓦破损的不多,主要是后沿坏的厉害,有一棵大树的枝桠把好几张瓦片刮乱了。

父亲花了一天的时间修补,一切很是顺利,正当要完工时,意外出现。

他下来时,踩上一块长满青苔的老瓦,脚下一滑,骨碌碌滚了下来,人噗通一声摔在了屋后的碎砖堆上,疼得他当时就晕了过去。

母亲惊叫一声,跑到大路上大喊:

快救人啊,快救人啊……!

父亲被紧急送往医院。

幸运的是,他只是摔折了右小腿,腰部软组织损伤,生命没有大碍,只要在家躺几个月就能康复。

出了这事,周爷爷过意不去,他颤颤巍巍来我家,满怀愧疚道:

友贵啊,金凤啊,我老头子对不住你们两口子啊,如果不是为了我,怎么可能让友贵受这个罪?

这下可咋办?你家地里那么多活,谁去干啊?我真是罪人啊。

父亲笑着安慰周爷爷:

叔,你不要着急,这不能怪你,怪我自己不当心,太麻痹大意了。

母亲也安抚他:

叔,没事的,等收稻子的时候,我可以让娘家人来帮忙。

再说了,友贵一年到头手脚闲不住,正好趁这个机会让他养养身子。

看我父母这么厚道,周爷爷禁不住老泪流了下来,喃喃叨念:

好人哪,好人哪,跟你们夫妻做邻居,我老头子有福啊。

03

村里人都夸我父母人实在心眼好,帮助老人不遗余力,唯有我小婶不赞同这说法,她咬牙切齿道:

老三夫妻实在个p心眼好个p,自己娘老子不管,非要去管一个无亲无故的老头子,这下遭报应了吧?腿跌断了吧?

有人反驳她:

友贵咋就没管你公婆了?你们兄弟四个不是轮流照顾他们的吗?人家友贵夫妻对你公婆可孝顺了,我们全村人都看在眼里呢。

倒是你们夫妻,你公婆轮到你家的时候,你们推三阻四说要出去打工,把他们推去了老三家,一推就是三年,有这事吧?

小婶被怼得哑口无言,灰溜溜走了。

别人说的是事实。

爷爷奶奶岁数大了后,说好了在四个儿子家轮流过,一家轮三个月。

可才轮了两年,小叔小婶就说要出去打工,一走就是三年。

爷爷奶奶在我家住满三个月,下面就是轮到小叔小婶,他们不在家,我父母也不好意思送去大伯家。

因为我大伯母可不是省油灯。

为了不引起家庭纠纷,我家就承担了小叔小婶那部分的责任。

也就是说,爷奶每年要在我家待六个月。

小叔小婶过年回来,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顶多买几样东西去看看爷爷奶奶,说几句话转身就走,好像任何事跟他们都没关系。

我母亲气不过,就去找小叔小婶,问他们是什么意思?

小婶说:

能有什么意思?你们夫妻两人不是要好名声的么?那就给你们给足了。

你们连隔壁老人都无微不至照顾,自己亲娘老子多照顾几天怎么了?难道不应该吗?

母亲看她说话如此不上道,就跟她吵了起来,小婶不买账,继续嚷嚷:

以前公公婆婆都夸你孝顺,骂我不懂事,既然他们认为你好,那你就好到底吧,反正我是众人眼里的坏人,索性就坏到底,这不是两全齐美的事么?

见小婶如此无赖,母亲生气说:

你不赡养老人,那你就没权利得老人的家产,你家那三间瓦房还是公婆盖的呢,你有本事别要啊。

小婶说理说不过我母亲,气急败坏道:

你说什么都不好使,你有本事让那两个老家伙来跟我谈,看他们敢不敢把这三间房子收回去?

看着站在边上默不作声的小叔,父亲把母亲拉走了,他劝:

金凤,别跟他们一般见识,咱们吃亏是福,再说了,我爹妈岁数那么大了,还能活几天呢?犯不着叽叽喳喳惹老人生气。

母亲很听父亲的话,也认为他说的在理,自那以后再也没跟小婶废话过。

可小婶就记下了仇。

三年时间,我爷奶相继去世,他们活着的时候得到了很好的照顾,因此,走时很安详。

04

父亲腿伤好了后,我家装修楼房,干脆把周爷爷破旧的屋子也里外粉刷了一遍,还把地面铺上了亮晶晶的地砖,还把那黑咕隆咚的灶台拆了,买了煤气灶回来安装上。

周爷爷做梦也想不到,在他有生之年,还能住上这么亮堂的屋子,他出出进进喜气洋洋,一口一个夸我父母是天底下最好的好人。

小婶听了,自然又是一阵冷嘲热讽,骂我父母假装好人,就是为了博个好名声。

还骂我父母傻,为啥出钱出力对一个孤寡老人这么好,图啥呢?

这些话传到我父母耳朵里,他们淡然一笑,没有辩驳一句。

有啥可辩驳的呢?做邻居几十年,大家就这么互帮互助走过来的,没有亲情也有亲情了啊。

况且周爷爷岁数大了没人照顾,我父母帮一把也是应该的。

2000年,75岁的周爷爷突然把我父母喊去,要把这小院子转到他们名下。

我父母一听,连连摆手不要,周爷爷急了,把大队书记与村长喊来请他们写了一份遗嘱,还录了音,还让他们做了证明人。

这位可怜的老人,他感觉自己将不久人世了,急急忙忙弄好了这一切。

这事才弄好一个月,周爷爷在睡梦中去世。

他其实有儿子,两个儿子一直在国外,却没法联系上。

万般无奈之下,我父亲披麻戴孝代替他的儿子摔了瓦盆扛了幡,村里人都向我父亲竖起来大拇指。

小婶又是一阵阴阳怪气道:

这老三两口子就是精,周老头子的房产终于被他们算计去了。

边上人骂:

严小桂,你这张嘴啊,迟早会被人扇肿,你家老三两口子是什么人,咱们都看得清清楚楚,你有他们一半的仁义大方,就不会被儿媳撵回老家来。

小婶的儿子儿媳在城里安家,小婶想去大城市享福,却被她儿媳妇毫不犹豫拒绝,而且平时不许她去看望孙子。

小叔小婶两口子,至今还住在那三间破旧的瓦房里。

2005年,我们村子里突然来了两位大老板模样的人。

他们开着轿车,带着几个子女,来到了周爷爷的院子门口。

众人这才知道,这群人是周爷爷的儿子和孙子孙女,只可惜房子仍在,老人已经去了天堂。

当他的两个儿子知道老人去世,他们在坟上哭了好久好久,后悔自己回来迟了。

而当听到村里人说,周爷爷这辈子一点没受苦,我父母把他照顾得很好时,他们感动万分,握着我父母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既然人家儿子回来了,我父母自然要把周爷爷的房子还给他们的,在他们朴素的观念里,老子财产儿子继承,那是天经地义的事。

周爷爷的两个儿子听明白一切后,笑了,他们说:

大哥大嫂,你们把我父亲照顾的那么好,我感谢还来不及呢,怎么要这点东西呢?

你们知道不?我们在国内外的资产有十几处呢,不差这一点。

这是你们应该得的,而且是我父亲的遗愿,我们是万万不可能要的。

不但不要这两间房,我们还要实质性的感谢你们对我父亲多年的照顾。

说着,他们拿出了一张卡交给我父母,说里面有三十万,让给我弟弟去城里买一套房子住。

我父母哪里肯要啊,坚决拒绝了他们的好意。

后来周爷爷的两个儿子为了报答我父母,两人经过商量,把我弟弟与弟媳带去了国外挣钱,我父母与我也有机会去国外生活了一段时间。

小婶看了眼馋极了,却再也说不出来风凉话。

有人笑着说:

咋的严小桂,这下你怎么哑巴了?怎么不说你老三夫妻一句不是了?

我告诉你,这就叫善有善报,这是你老三一家的造化,你好好学着吧。

小婶羞得满脸通红,一转身回了家。

是啊,村里人说的对,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我父母与人为善最好的回报,他们受之无愧。

(完)

0 阅读:2

水笙的事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