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资本主义社会时期
第六章 浪漫时期的音乐(1820—1910)
第四节 后期浪漫乐派
向阳光
一、胡戈·沃尔夫

胡戈·沃尔夫
(二)艺术成就
1.生前出版
胡戈·沃尔夫是专写歌曲的浪漫派作曲家,毕生作有歌曲500多首,这些歌曲所用的诗歌,都是根据自己的爱好精心挑选的。生前出版的歌集,常按歌词的作者或语种分集,有《莫里克的歌》(1888)、《艾兴多夫的歌》(1888)、《歌德的歌》(1889)、《西班牙歌曲》(1890)、《意大利歌曲》(1891,1896);《不同作者的歌》则分别选用戈特弗里德·克勒尔、易卜生、罗伯特·赖尼克和米开朗基罗的诗谱曲。

米开朗基罗
胡戈·沃尔夫,是瓦格纳歌剧的热情拥护者、热烈崇拜者。他的作品深受瓦格纳音乐风格的影响:他把瓦格纳乐剧的原则,用于歌曲,力图使音乐与诗歌熔为一炉。歌曲的伴奏也取法瓦格纳,喜用半音和声,常常凌驾于人声之上,类似一首独立的器乐曲。歌曲的旋律也是瓦格纳式的朗诵调(例88),在精致的伴奏支持下,连续不断地发展;故而,通常都是通谱歌,很少用分节歌的形式。

例88 沃尔夫:《妖精之歌》最后一段(莫里克的诗)。
2.主要作品
主要歌曲作品有:《死后之歌》(青年时代作品,1939年发表);《十二首青年时代的歌》(1877—1878);《不同作者的歌》(1877—1897);《默里克的歌》(1888);《艾兴多夫的歌》(1888);《歌德的歌》(1889);《西班牙歌曲集》(1890);《意大利歌曲集》(两册 1891,1896);《凯勒诗歌曲集》(1891)和《米开朗基罗诗歌曲集》(1898)。
浪漫主义后期的著名艺术歌曲作曲家胡戈·沃尔夫,他的艺术歌曲创作特质,首先在于“客观的抒情”,其代表作《莫里克歌曲集》是继舒柏特、舒曼之后 19世纪德奥艺术歌曲的典范。胡戈·沃尔夫的艺术歌曲,表现了个体情感世界的深度和多样性。

胡戈·沃尔夫
3.艺术道路
在沃尔夫的一生中,创立了德奥艺术歌曲“音乐诗”的形式,为使浪漫主义音乐走向“理性化”的艺术道路,他把其“客观的抒情”审美倾向和方法,运用到德奥艺术歌曲的创作中,使传统音乐有了新鲜生动、充满活力的音符。他的《莫里克歌曲集》和《意大利歌曲集》(上、下两册)在西方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产生过深远影响,因而成为其代表作,同时,这也是晚期浪漫主义音乐向现代转型的重要标志。近年来,胡戈·沃尔夫的艺术歌曲作品,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已经写进了一些高等音乐院校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