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是一种深受男女老少欢迎的食物
但要是水果“吃不好” 反而容易越吃越病
今天我们就来教大家如何正确吃水果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热量
不少人减肥的时候会选择用水果作为代餐
但其实有部分水果热量不低
如牛油果、冬枣、香蕉、榴莲、椰子肉等
以这些水果作为代餐 容易使摄入热量超标
导致越减越胖

另外要注意的是
水果除了富含维生素、矿物质
其中更多的是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等碳水化合物
因此长期大量摄入水果
最先受影响的就是血糖
如果血糖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久而久之就会使胰岛素对血糖变化敏感度下降
产生胰岛素抵抗 进而诱发糖尿病

而果糖在人体中主要依靠肝脏进行分解、代谢
当摄入过量的果糖时
肝脏运化功能“负担不起”
就会把果糖转化为脂肪并堆积在肝脏中
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脂肪肝

对于健康群体来说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指出
健康成年人建议
每天摄入200-350克水果为宜
每日选择两到三个品种进行合理搭配
可使营养补充更全面
(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去核约200克、一个猕猴桃去皮约100克、一根香蕉去皮约120克)

吃水果最的时间建议在
上午10:00-11:00 下午16:00-17:00
两餐之间摄入水果
可以适当缓解饥饿感 也避免了正餐的过度进食
而习惯在晚餐后吃水果的人群
建议在餐后一小时食用水果
但不宜过晚
避免增加肠胃负担造成脂肪堆积

对于糖尿病群体来说
在血糖控制比较理想的情况下
是可以适量摄入水果的
(空腹血糖<7.8mmol/L,餐后血糖<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5%)
但选择水果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把控两个因素
即一天摄入总量和GI值
摄入总量是指每天摄入食物的总热量
在一天摄入总热量不变的情况下
可以适当的摄入一些低热量的水果
而摄入了多少热量的水果就应该从主食中
减少相应热量的主食
GI值是指进食50克食物后
2小时内血糖增值与进食50克葡萄糖后
2小时内血糖增值的比值
也是衡量某种食物
引起餐后血糖反应的一项有效指标
简单来说就是GI值越高的食物
越容易导致血糖升高
因此选择水果时可以选择
樱桃、李子、柚子、桃子、苹果、蓝莓等
低GI值的水果

来源:《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 第6版》
好消息
目前宝安中医院(集团)糖尿病科参与了
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中国科技技术大学公共卫生研究院发起的
前瞻性多中心研究-中国减重人群队列研究项目
符合要求且自愿参与项目的人群
可免费获得专业减重指导
人体成分检测、相关检验检查等服务
招募要求
体重指数(BMI)>25kg/㎡(计算公式:体重kg/身高㎡)计划减重时长≥3个月减重方式:包括强化生活方式管理、药物方式年龄、性别、民族不限不宜进组人群:
目前处于妊娠期、哺乳期或近半年内有计划怀孕的女性6个月内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12个月内有严重胃肠道疾病或胃肠道手术患有其他严重疾病和(或)需要药物治疗经临床判断不适宜者。享受服务
该项目开展时间为5年,符合要求且自愿参与,入组成功的市民可享受:
免费的专家减重指导及健康教育免费使用生活方式管理平台及“GLP-1干预助手”免费人体成分检测服务(指定地点,每3个月1次)免费定期生化、糖脂代谢检测(指定地点,第一年4次,随后每年一次,共8次)免费代谢组学检测服务(心梗、脑梗超早期评估,全身炎症程度评估;基线、1年、5年,共3次)报名方式
符合条件且自愿参与项目的市民可添加医生工作微信,进行基础咨询、问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