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复李唐的五大功臣,拜相不到一年,就如坐过山车,流放惨死

南松聊过去历史 2025-04-17 08:58:34

公元698年,74岁的武则天想立武氏子侄为太子,便征求狄仁杰的意见。

狄仁杰回答:

“立你儿子,将来能进太庙;立你侄子,啥也不是。”

从此,武则天下定决心将皇位归还李家唐室,立三子李显为太子。

为防止武、李日后纷争,699年武则天专门组织了一个局:

太后春秋高,虑身后太子与诸武不相容。壬寅,命太子、相王、太平公主与武攸暨等为誓文,告天地于明堂,铭之铁券,藏于史馆。

李唐代表李显、李旦、太平公主,与武周代表武攸暨(太平公主的第二任老公)在明堂共誓和睦相处,并立字于铁券。

就在大家静静地坐等武则天百年、李显复位时,905年突然发生的神龙政变,却迫使武周提前将权力交接给了李唐。

一、李家的日子还是不好过

李显再度成为太子(680年第一次为太子)后,李家的日子虽有起色,但还是很压抑。

此时的武则天年事已高,疏于理政。

她身边的人,按信任程度划分的话,以张昌宗、张易之为代表的小鲜肉最亲,其次是武家人,再次才是李唐家。

701年,李显的儿子李重润和女婿武延基(武则天的侄孙)就因为对张昌宗、张易之不敬,竟然被武则天处死,武延基的老婆李仙蕙惊吓难产而死。

李显一次性就没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一个女婿和一个外孙!

704年,武则天生病,除了张家兄弟,几乎无人能面圣,而武氏子弟又紧密团结在张家哥俩身边,李唐子弟更是如坐针毡。

二、神龙政变

武则天之所以将天下还给李唐,狄仁杰只是引子,真正的原因还是民心所向,她也无力扭转乾坤。

朝中大臣见武后沉迷享乐,张家兄弟飞扬跋扈,武氏子弟又咄咄逼人,终于按捺不住,决定突然发难,逼武周还政李唐。

为首五人为:

宰相张柬之、崔玄暐,中台右丞敬晖,司刑少卿桓彦范,相王(即李旦)府司马袁恕己。

政变出奇得顺利:

五人联合宫中禁军,诈称张家兄弟谋反,强行拥举李显为首,李旦、太平公主暗中支持,几乎毫无阻力,就进入到武则天居住的迎仙宫。

在屋外杀了张昌宗、张易之及一众党羽后,李显和张柬之、崔玄暐、敬晖、桓彦范、袁恕己在士兵的簇拥下,于殿门外等着武则天出来表态:

陛下看着办吧!

老太太此时已经81岁啦,还能说啥?

政变第二天,李显监国。

第三天,武则天退位。

第四天,李显登基。

9天后,705年3月3日,国号改换回唐。

时隔16年,李唐终于回归。

三、唐朝前期最差劲的皇帝

因拥立有功,张柬之、崔玄暐、敬晖、桓彦范、袁恕己同被拜相。

按理说,武则天退居深宫,李家登堂,张氏兄弟伏诛,五大宰相又休戚相关,大唐应该面貌一新了吧?

并没有。

李显在位的六年,堪称唐朝前期最差劲的阶段,除了玩,啥也没干。

1、余孽武三思

武家并未因武则天退位而失势,她侄子武三思竟然仍掌握重权。

武三思可是曾经威胁到李显太子位的头号祸患,李显继位后却依然重用他,原因是:

他最溺爱的女儿安乐公主,嫁给了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

安乐公主嚣张到什么程度呢?

李显能把盖好印章的空白诏书给她,随便写!

因为这层亲家关系,武三思比武则天在位的时候还红。

顺着这条线,武三思和李显的两个老婆搭上了:

皇后韦后、婕妤上官婉儿。

安乐公主、韦后、上官婉儿,又是三个能拿捏李显的女人!

还有,武则天705年底才去世,面子还得给。

2、中了邪的五大宰相

那张柬之、崔玄暐、敬晖、桓彦范、袁恕己五大宰相是吃干饭的吗?

这是个令人极其费解的问题。

曾经的五人何等果决刚毅,面对强势的武则天、张氏兄弟都敢痛下杀招,敢硬逼着李显当老大,此刻居然好像被同时点了穴,对武三思居然毫无防备。

那么多人劝说五相趁势清除掉武三思,五个人却都中邪般地,齐刷刷摇头!

四、五相惨死

武三思心说,那我就不客气了。

伺候好安乐公主、韦后、上官婉儿三副王炸,武三思基本可以随便出牌了。

当初张氏兄弟的附庸,纷纷聚到了武三思的门下。

一众宵小的目标就是:

弄死那5个把我们害惨了的宰相。

第一步,张柬之、崔玄暐、敬晖、桓彦范、袁恕己被封王去相,失去实权。

第二步,调离京城,去地方当刺史。

第三步,诬陷5人欲废韦后,贬到更偏远的岭南做司马。

第四步,诬陷5人谋反,全部改为流放岭南。

第五步,在流放的路上弄死。

706年,张柬之活活气死,崔玄暐病死,算运气好的。

敬晖被凌迟。

桓彦范在竹筏上被拖得皮肉不附后乱棍打死。

袁恕己被灌野葛汁,指甲盖因痛苦抓地都掉光了,然后被击杀。

这可是大唐曾经的5个宰相啊,如此惨死,李显就这么看着吗?

他压根儿就不知道,也不关心。

49岁才当上皇帝,不得抓紧时间好好玩耍啊。

安乐公主拿着空白诏书收钱封官。

韦后代表皇帝下达命令。

上官婉儿负责起草文件。

李显还操啥心?

(文字原创,网图侵删)

自评:直到710年,25岁的李隆基又发动了一场唐隆政变,大唐才真正重回正轨。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