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心态放好
编辑|t
引言你以为八路军只有三大主力师?其实,他们还有七个纵队,这些部队遍布华北、华东,作战勇猛,打得日伪军人仰马翻!更关键的是,统领这些部队的,个个都是大名鼎鼎的战将。
但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些纵队不像三大主力师那样家喻户晓?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八路军的“隐藏BOSS”们!

1940年,华北战场的形势复杂到什么程度?日军大本营手里捏着几十万部队,还得天天提防着八路军的“鬼影战术”。明明正面战场上国民党还在苦苦支撑,可在敌后,八路军却像割韭菜一样收拾日伪军。
很多人知道八路军三大主力师,但其实在这三大主力之外,八路军还有七个纵队,兵力数万,战绩辉煌,打得日军闻风丧胆!
抗战初期,山东可谓是“虎狼之地”,日伪军到处烧杀抢掠,老百姓苦不堪言。但很快,山东人民就等来了救星——1938年,八路军总部决定整合山东各地抗日武装,成立山东纵队,由张经武担任总指挥,黎玉任政治委员。

初期兵力不过万人,但到了1939年底,山东纵队已经壮大到五万余人,建立起十几个根据地,控制范围从胶东、鲁中一直扩展到鲁南、鲁西北。1941年,这支部队正式并入115师,成为山东军区的骨干力量。
当年冬天,山东纵队一场伏击战打得日军惨不忍睹。日军冈村宁次调集一个大队,妄图袭击沂蒙山区八路军指挥部。山东纵队提前布置埋伏,趁着大雪天,一口气端掉了日军的先头部队,缴获机枪数十挺、步枪上百支。
这场战斗后,冈村宁次恼羞成怒,发誓要“荡平山东”,可最终他自己也没躲过八路军的围剿,被迫龟缩在济南城里不敢轻易行动。

东进纵队成立于1940年初,由129师的一部分精锐部队组成,司令员是赫赫有名的陈再道。这支部队的任务非常特殊——从晋东南出发,沿着太行山脉一路东进,目标是打通华北平原与冀鲁豫根据地的联系,牵制日军兵力。
当时,日军在河北、山东布防严密,每座县城都驻扎重兵,铁路线上装甲列车巡逻,妄图封锁八路军的活动。东进纵队的作战风格,就是利用地形优势,一次次切断敌军补给线,让日军前线部队饿得嗷嗷叫。
1941年,东进纵队在冀南地区伏击日军运输队,一夜之间炸毁日军火车五列,击毙日军数百人。日军司令部被气得暴跳如雷,专门调集重兵围剿,结果还是被东进纵队避开,继续打游击战。

这支部队后期不断发展壮大,在1942年编入冀南军区,成为整个华北敌后战场的一支重要力量。
枪林弹雨中的英雄如果说主力师是抗战的“王牌军”,那么七个纵队的司令员就是八路军的“江湖大侠”。他们不但战术精湛,还个个胆大包天,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有人问:这些纵队的司令员是谁?战功如何?接下来,我们就讲两个硬碰硬的战例。

冀中地区是个大平原,日军拥有装甲车、大炮和飞机,机动能力强,按理说应该占尽优势。
可在1939年,一支八路军部队竟然在这里打得日军团团转,日军甚至不得不调兵增援,整整一年都没能完全控制冀中。这支部队的司令员,就是吕正操,八路军第三纵队的统帅。
当时,日军驻扎在保定、石家庄等重镇,八路军的战术是利用灵活的游击队,不断骚扰日军的补给线。
日军出动部队围剿,吕正操就带兵“闪电转移”,打一枪换个地方,让日军追得气喘吁吁。1939年底,吕正操带领部队在白洋淀设伏,趁日军巡逻队渡河时发动突袭,几分钟内解决战斗,缴获大量武器弹药。

日军愤怒不已,调动重兵围剿吕正操,结果被他带着队伍“溜”了好几百公里,最后日军不仅没找到人,反而损失了一整个中队,气得指挥官暴跳如雷。
如果说吕正操是“灵活机动派”,那徐向前就是“硬刚派”。他指挥的第一纵队,在1940年发动了一场著名的攻坚战——袭击聊城日军据点。
当时,日军在聊城囤积了大量物资,还修建了碉堡,认为八路军不会贸然进攻。但徐向前不信邪,他决定利用夜色发动奇袭。
他亲自带队侦察敌军阵地,制定详细作战方案。夜晚来临,第一纵队悄然接近聊城,等到天亮前两小时,突然发起攻击,炸毁日军碉堡,迅速占领据点。这场战斗,不仅让日军损失惨重,还让第一纵队声名大振。

七个纵队中,有的擅长打游击,有的擅长攻坚,但归根到底,他们的战术都围绕着一个核心——如何在武器装备远逊于日军的情况下,取得胜利。
第五纵队,简称边纵,司令员倪志亮。这支部队的战术特点是“神出鬼没”。他们活动在大别山地区,擅长利用地形进行伏击战。
1942年,日军大规模“扫荡”大别山,边纵利用山区复杂地形,在日军必经之路埋伏,当日军进入包围圈后,四面八方突然开火,日军被打得措手不及,伤亡惨重。这一战之后,日军不得不收缩兵力,不敢轻易进入山区。

第二纵队成立于1940年,由344旅等部队组建,擅长敌后破袭战。
1943年,这支部队在冀鲁豫战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破袭战,一夜之间炸毁日军铁路十几公里,摧毁桥梁多座,使得日军整整一个月无法恢复铁路运输。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八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