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面积不及中国三分之一,印度,靠什么养活了14亿人?

伩蕊历史加油站 2025-02-13 14:17:01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临川

编辑|t

引言

大家知道,印度现在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可是谁知道它只有中国不到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 14亿人口,光是想象就让人头疼。

可问题是,印度怎么把这一大堆人喂饱了呢?毕竟,粮食产量虽然位居全球第三,但资源有限,人口增长势不可挡。到底是天时、地利,还是后天努力?

人口多,问题多?不一定!

印度人口增长的速度,让世界瞠目结舌。1947年独立时,印度人口只有3.5亿,而到了2023年,直接冲破14亿大关,成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

这么多人要吃饭,粮食供应的问题自然成了外界关注的焦点。可神奇的是,印度居然把这么多人都养活了,还成了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翻开历史账本,印度的粮食生产可不是一直风光无限。19世纪,印度还是英国的殖民地,当时的英国殖民者倒是给印度修了铁路、推广了小麦种植技术,可惜这一切并不是为了让印度人吃饱饭,而是为了榨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英国强迫印度农民把粮食几乎全部卖掉,自己却不留存。这种模式一旦遇上恶劣天气,就会爆发饥荒。

比如,1899-1900年,印度就发生了一场大饥荒,导致数百万人饿死,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剧。殖民政府对此的态度是:“这是大自然的选择。”

到了1947年印度独立,人口增长迅猛,可粮食生产依然跟不上。到1960年代,印度甚至被迫靠进口粮食勉强维持。这个时候,印度政府痛定思痛,决定自力更生,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农业改革。

60年代,印度迎来了“绿色革命”,这一场农业变革彻底改变了印度的粮食供应状况。政府推广高产小麦品种,改进灌溉系统,引入化肥和农药,同时鼓励机械化耕作。

在短短二十年里,印度的粮食产量翻了一番,从一个靠进口粮食的国家变成了基本自给自足的大国。

这场革命的影响直到今天都在发挥作用。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和水稻,如今已经成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大米,印度平均每年出口1500万吨,占全球稻米出口的40%。别说自己人吃得饱了,还能养活不少外国人。

地理决定命运?还是政策才是王道!

许多人认为印度能成为粮食大国,靠的是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事实真的这么简单吗?

说起印度的地理,大家可能会觉得这是个农业天堂。毕竟有世界闻名的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南方还有印度洋的充沛季风,降水似乎不成问题。

印度的可耕地面积确实庞大,1.6亿公顷,几乎是中国的80%。这么看,印度应该从来不用担心粮食问题吧?

现实却狠狠打了个脸。印度的降雨虽然丰沛,但分布极不均匀。印度北部的旁遮普、哈里亚纳邦等地区确实适合农业生产,但西部的拉贾斯坦邦却几乎是沙漠,南部则有大片高原,根本不适合大规模种植。

此外,印度的灌溉系统长期落后,超过50%的农田仍然靠天吃饭。遇上旱灾,粮食减产,立刻影响全国。

面对这些问题,印度政府并没有坐以待毙。从60年代起,印度政府就大力推行农业支持政策,比如提供廉价化肥、补贴电力以支持灌溉,同时建立国家粮食储备系统,以应对可能的粮食短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的最低支持价格(MSP)政策。这项政策规定,政府每年会以固定价格收购粮食,确保农民的收入不会因为市场波动而受到冲击。

这样一来,农民愿意种粮,生产也得到了保障。这种类似于中国“最低收购价”的制度,在印度也起到了稳定农业生产的作用。

当然,政策不是万能的,印度农业仍然面临许多挑战。比如,尽管粮食产量大增,但因为仓储设施不足,每年仍然有高达10%的粮食因为霉变、虫害等原因白白浪费。这些问题,让印度的粮食安全依然有很大的隐患。

印度能一直吃得饱吗?看这两个关键因素!

既然印度已经解决了粮食生产问题,未来就没有后顾之忧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印度每年新增人口仍然高达2000万-2300万,净增量保持在1000万人以上。这意味着,每年印度需要额外生产至少几百万吨粮食,才能满足新增人口的需求。

更关键的是,印度人民的饮食结构正在发生变化。随着经济增长,中产阶级扩大,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素食,更多人开始消费蛋白质含量更高的食品,比如肉类和乳制品。

然而,印度的农业结构仍然以小农经济为主,农业现代化程度远远落后于中国、美国等国。农业生产效率低,导致食品价格高企。未来,如何提高农业效率,是印度必须面对的难题。

全球变暖对印度粮食生产的影响,已经变得越来越明显。过去十年,印度经历了多次极端天气事件,包括2019年的超级气旋“法尼”、2022年北部的严重旱灾等。这些气候异常事件,导致农作物大面积减产,对印度的粮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更致命的是,印度的农业依赖地下水灌溉,但由于长期过度开采,印度北部的地下水位已经在迅速下降。据统计,旁遮普邦的地下水位每年下降1米以上。如果再不采取措施,未来粮食生产将面临巨大挑战。

印度目前虽然能养活14亿人,但这个“奇迹”能否持续?答案取决于人口增长能否得到控制,农业现代化能否进一步推进,以及政府能否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14亿人的饭碗,不仅仅是“靠天吃饭”,更考验着印度政府的治理能力。而这条路,才刚刚开始。

参考资料

印度将成世界人口第一大国,这是“人口红利”还是“人口负担”?.每日经济新闻.2024-01-02

0 阅读:124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