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抓住八路军高级别叛徒,地下党员假装沉迷打牌,把家产败光

伩蕊历史加油站 2025-02-12 15:23:01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临川

编辑|t

引言

叛徒,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人当过八路军,手里还攥着兵权,表面上抗日,背地里却拉帮结派,最后竟然杀害自己的战友,转身投敌。组织三次派人收拾他,都让他溜了。

但你能想到吗?最终把他抓住的,不是枪,不是炸弹,而是一副小小的扑克牌!这场斗智斗勇的较量,足足下了三年多的赌局,结果……他还是输了!

今天,就来看看这位“八路军高级叛徒”的下场!

这个“抗日英雄”,心思太野了!

1938年,冀鲁边区的抗日武装队伍里,邢仁甫的名字赫赫有名。他当时的身份是“抗日挺进纵队六支队”支队长,手底下有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

战斗中,他确实拼过命,也拉起了一批敢拼敢闯的兄弟。然而,这个被人称为“抗日英雄”的家伙,心思却野得很,根本安分不下来。

邢仁甫出身复杂,他父亲是当地青红帮的头目,干的是土匪勾当。小时候,他耳濡目染,学了不少江湖手段,精于投机钻营。

抗战爆发后,他投身抗日队伍,成立了一支名叫“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的武装。这支队伍成立之初,确实干了一些抗日的事,但随着时间推移,他骨子里的劣根也逐渐显现出来。

邢仁甫的目的并不仅仅是抗日,他更想要的是掌控一支属于自己的队伍。他招兵买马,不问出身背景,只要和他关系好,就能被吸收进队伍。这导致他的部队里混进了不少来路不明的人员,包括一些惯匪和地痞。

他甚至还试图让国民党政府“承认”这支队伍,主动跑去济南,找到了国民党的康泽,最终让自己的部队被编为“国民革命军抗日别动总队三十一游击支队”,自己当上了支队长。

1938年9月,八路军东进抗日纵队抵达冀鲁边区,肖华决定将这支队伍改编,纳入八路军建制,成为“一一五师教导六旅”。

邢仁甫被任命为支队长,并兼任冀南军区第六军分区司令员。然而,这次改编让邢仁甫感到非常不满。

因为组织上派来了不少老红军干部,严格要求队伍遵守纪律,这让他拉帮结派、独断专行的行为受到了严重限制。

他甚至偷偷留下了200余名旧部,由亲信王昭明带领,驻扎在外,随时听他调遣。这支脱离正规建制的武装,成为了他日后叛变的重要筹码。

从抗日将领到问题人物,组织对他忍无可忍

从1939年起,邢仁甫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他贪污公款3万余元,设立了私人小金库,花天酒地。他生活腐化,不仅经常吃喝玩乐,还在已有妻室的情况下,看上了宣传队员宋魁玲,坚持要娶她为妾。

组织上不同意,他直接放话:“我宁愿不当党员,也要娶她!”最终,他真的选择了脱党,把个人利益摆在一切之上。

最可怕的是,他在战场上的表现也极度恶劣。1940年春,日军调集4000人,对冀鲁边区进行大扫荡。

八路军和当地民兵顽强抵抗,而身为军分区司令员的邢仁甫,竟然不经上级批准,带着专署机关溜之大吉,逃往鲁西。

他的行为彻底激怒了上级,1941年,他被调往山东分局党校学习,希望能有所改造。然而,学了一年,他并没有真正悔改,反而千方百计想调回冀鲁边区,继续掌控自己的势力。

1942年4月,他终于回到了边区,但他的所作所为更加离谱。他带着宋魁玲和一帮亲信,长期躲在渤海望子岛,不管战事,也不听从军区的统一指挥。

他私自收容土匪,甚至让匪首冯冠奎担任军区手枪队队长。这种种行径,已经完全偏离了抗日的初衷,组织内部对他的怀疑和不满达到了顶点。

黄骅惨案,彻底暴露他的狼子野心!

1941年4月,一位真正的抗日英雄黄骅被调任至冀鲁边区,担任教导六旅副旅长兼军区副司令员。黄骅作风正派,治军严谨,深受边区军民爱戴。

然而,他的出现,也让邢仁甫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邢仁甫多次在公开场合受到黄骅的批评,对其极为憎恨。从1942年开始,他策划了三次暗杀。

第一次,是唆使汉奸下手:他向汉奸冯士信泄露黄骅的行踪,希望借刀杀人。但冯士信并不敢轻举妄动,暗杀计划落空。

第二次,是凿沉黄骅的船:黄骅乘船前往山东军区开会,邢仁甫安排人在船底凿洞,试图制造意外事故。然而,因找不到合适的执行人,计划再次失败。

第三次,是毒针计划:邢仁甫指示军区卫生部长刘永生,趁黄骅治疗期间注射毒剂。但刘永生害怕遭到清算,最终没有下手。

几次失败后,邢仁甫决定直接动用手枪队。1943年6月30日,黄骅正在新海县大赵村小学主持侦察会议,邢仁甫授意冯冠奎带领11名手枪队员,趁黄骅毫无防备之际,冲进会场,举枪乱射。

黄骅等五人当场牺牲,另有多名战士受伤。这起惨案震惊了整个边区,邢仁甫的叛变行径彻底暴露,他成为了组织上“必除之人”。

赌局三年,终究逃不过天网

黄骅惨案发生后,党组织立即展开追捕。然而,邢仁甫依仗自己的人脉和地形优势,多次逃脱。

最终,他投靠了国民党,并在1944年公开投敌,成为日军的剿共司令。1945年日本投降后,他又混入国民党军统,继续作恶。

解放战争期间,邢仁甫流窜至天津,成为国民党河北保安副司令。八路军地下党组织决定派人长期潜伏,寻找合适的机会将其抓捕。

为此,特意找到了天津的地下党员阎树炳,由他来执行这个艰巨的任务。很快,他就发现邢仁甫极度沉迷赌博,便以“富商”身份接近对方,长期陪他打牌。

阎树炳故意输钱,取得了邢仁甫的信任。经过三年潜伏,终于在1949年1月15日,解放军攻克天津时,阎树炳带领军管会特工,在河北区关上小学成功将其抓获。

1952年,邢仁甫被押回河北老家,当场执行枪决。这个曾经的“抗日英雄”,最终沦为叛徒,迎来了应有的下场!

参考资料:

沧州名人传,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