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鸿门宴绝对是楚汉战争时期的一个关键节点,项羽为了除掉刘邦专门做了这么个局,可惜最后并没有成功,刘邦被樊哙冲出来救了。
这件事可是让刘邦相当后怕,要不是樊哙勇武,他可就人头落地了!因此他对樊哙也是少不了赏赐重用,更是在大汉建立之后给他加官进爵。

然而谁都想不到的是,樊哙这样一个跟刘邦从沛县一路打过来的好兄弟,在晚年的时候差点就被刘邦杀了!
刘邦要杀他的原因看起来更是荒谬,只是因为樊哙的老婆,但实际上这背后也是有重重政治考量的,樊哙老婆的身份实在是让刘邦不能安心。

刘邦刚开始起兵的时候,手下很多人都是从沛县带出来的兄弟同乡们,完全可以说是一群“乌合之众”,毕竟这群人干什么的都有。
其中樊哙就是个杀狗剖肉的屠夫,可以说根本就没展现出来过什么才能,要不然他怎么会与当时还是个市井混混的刘邦结交呢?

然而刘邦却率先“背叛”了他们这群泥腿子出身的兄弟,不仅当了亭长,还娶了当地高门大户吕家的女儿当老婆,吕雉长得还相当漂亮。
他们这群兄弟纷纷开始嘀咕刘邦这是走了什么狗屎运了,幸好刘邦这人还是很看重兄弟们的,虽然当了个小官,但对兄弟们的态度却一点都没变。

因此大家纷纷把心放了下来,继续跟刘邦一起当着酒肉朋友,但唯独樊哙心中却泛起了涟漪,倒不是因为羡慕刘邦,而是因为见到了吕雉的妹妹。
吕太公一共有三个女儿,长女早就出嫁了,次女吕雉刚进老刘家门不久,只剩下了一个小女儿吕嬃,而樊哙就是在刘邦婚礼上见过她一面。

仅仅是一面之缘,漂亮的吕嬃就让樊哙心动不已,但是他也知道自己不像刘邦那样有本事又能说会道,实在是配不上吕嬃这样一个大家闺秀。
然而老天爷却不这么想,而是暗中偷偷给他俩把红线系上了,没过多久之后刘邦开始起兵反秦,樊哙身为刘邦的死党自然参与其中。

并且因为勇武有力,樊哙还靠杀敌无数立下了不小的战功,在军队中的地位也是不断提升,成为了刘邦的心腹。
这时候再看樊哙的身份就今时不同往日了,完全是配得上吕嬃的,再加上吕嬃也还没出嫁,更有刘邦从中为兄弟说好话,于是樊哙顺利娶到了吕嬃,成为了刘邦的连襟。

不仅是兄弟还是亲戚,这就让樊哙对于刘邦来说更加重要了,此后对他也是非常重用,让樊哙在征战期间战功越积越多。
但这些战功其实都是小头,真正帮助樊哙彻底在汉军之中站稳脚跟、扬名立万的大头是因为他救了刘邦的命,刘邦对救命恩人自然是再怎么感激也不为过。

当时在进军咸阳之前,项羽和刘邦曾经约定过谁先进入咸阳,谁就是关中王,然而刘邦先入关之后,项羽却输不起了,于是在鸿门设了一场宴席,准备在宴席上杀了刘邦。
幸好当时张良与刘邦一同赴宴,这位“谋圣”看穿了项羽的计谋,于是一边让刘邦警惕起来,一边暗中将这件事告诉了在外面等候的樊哙。

樊哙这个直性子岂能干坐着看自己的主公兼兄弟就这么被人害了去?于是当即全副武装地闯入了营帐,怒视着项羽。
项羽自己就是个英雄,因此自然对同样非常有胆气的樊哙感到欣赏,因此给他也赏赐了酒食,但樊哙却并没有一次掉以轻心,反而更警惕了。

这时候刘邦也找到了脱身的机会,于是就谎称自己要上厕所,趁机让樊哙跟着自己一起去,但是出了营帐之后,就在没人的地方骑着马跑了。
在成功脱险之后,刘邦对这趟会面深感后怕,但同时也庆幸有樊哙先是帮他解围,之后又护送自己逃离,因此对樊哙好好进行了一番奖赏,并加官进爵。

因此樊哙几乎就成为了汉军之中实绩和地位都是顶尖的一个存在,再加上他又和刘邦是连襟,刘邦说什么对樊哙的待遇也不会差了。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除了樊哙自己本来就有实力以外,刘邦建国登基之后充足的机会才是让樊哙晋升最快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异姓王纷纷开始造反了。

对这些叛贼,刘邦可是不会再容忍了,毕竟他都已经给足面子将他们封为异姓王,与自己共享天下了,他们还不满足,妄想得寸进尺,那就必须好好整治一下。
于是樊哙就又开始跟着刘邦一起平叛,从臧荼一路打到了卢绾,当时造反的那些诸侯王可以说都和樊哙交过手。

由此可见樊哙也是过五关斩六将了,他的军功也随着一次次的出征平叛不断累积,最后不仅被封为了舞阳侯,还被任命为左丞相,可谓是当时刘邦手下最重要的一个大臣了。
然而随着大汉江山逐渐稳定下来,习惯了皇帝身份的刘邦也不得不为了江山稳固而变得无情多虑起来,而樊哙就是被他盯上的大臣之一。

刘邦晚年的时候有段时间病重在自己的宫里休息,不想见人,这其实也能理解,毕竟像刘邦这样英明一世的人尤其不愿承认自己老了。
然而当时还有一个大问题是不得不赶紧解决的,那就是淮南王英布造反,大臣们始终见不到刘邦,不知道要如何解决这事,因此都急得团团转。

这时候直脾气的樊哙实在是忍不了了,他心想自己是皇上的连襟,官职地位在朝中也都很高,理应承担起这个责任,于是就带着群臣直接闯进了刘邦的寝宫!
其实要说樊哙也是好心,毕竟都已经到了火烧眉毛的程度了,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但是在刘邦看来就不是这么回事了,这就是自己的权威被践踏。

因此虽然当时刘邦听了樊哙的劝谏之后笑着接受了他的建议,但是心里却记住了这件事,后来在樊哙征讨卢绾叛乱的时候,就有人借此跟刘邦嚼舌根。
当时刘邦已经非常厌恶并忌惮吕雉专权擅政了,这人就火上浇油提醒刘邦说樊哙是吕雉的妹夫,他一定会帮着吕后陷害戚夫人和刘如意的。

戚夫人和刘如意母子俩在自己死后的处境是刘邦最担心的事之一,因此刘邦听了这话之后勃然大怒,立即就让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领命去杀了樊哙。
虽然刘邦是这么下令的,但陈平和樊哙却不是墨守成规的人,他们看得出来皇上命不久矣,并且肉眼可见之后吕后将会执掌大权。

这时候要是把她妹夫杀了,这岂不是将他们架在火上烤?吕雉肯定不会放了他们的,因此陈平和周勃就只是将樊哙抓了起来,押回都城让刘邦亲自决定。
这样决定樊哙是生是死的问题就又扔回刘邦手里了,到时候吕后要是责怪下来也是刘邦的错,他们可没直接动手。

果不其然,就在陈平押送樊哙回京的路上,刘邦驾崩的消息就传来了,这不禁让陈平长舒一口气,然后赶紧带着樊哙加速赶回了京城。
到了京城之后,陈平还假装悲痛地在刘邦灵前痛苦,说自己不敢轻易决定朝廷重臣的生杀予夺,于是就将樊哙押了回来让皇上亲自决定,可皇上您怎么先一步去了呢。

这番话显然是说给吕雉听的,果不其然,吕雉知道妹夫还没死之后大喜,不仅赶紧放了樊哙,还将陈平也安慰了一番,于是樊哙和陈平俩人就这样躲过了性命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