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中大与华工创业之争,华工校友都是老板,中大都是管理人才

东惠看那份情感 2025-04-20 16:04:37

广州高校圈最近掀起一场“创业Battle”

——中山大学与华南理工大学,谁才是培养企业家的“摇篮”?

网友吵翻了天:有人调侃“中大出官员,华工出老板”,也有人搬出胡润百富校友榜,用数据一较高下。真相究竟如何?透过榜单与产业江湖,或许能窥见两校截然不同的“创业基因”。

根据《2023胡润校友会榜》,华工以16位富豪校友、总财富6217亿元的成绩,位列全国第6,仅次于清华、浙大、北大、上海交大和武大,与人大并列。

若单看财富总量,华工甚至冲上全国第4,逼近前三甲。

反观中大,仅有8位校友上榜,总财富未进全国前十,排名第16。

华工富豪天团的名单堪称硬核科技全明星:

宁德时代曾毓群(全球动力电池霸主,市值超5600亿);小鹏汽车何小鹏(造车新势力三巨头之一);创维黄宏生、TCL李东生(“彩电三剑客”转型新能源);亿纬锂能刘金成、璞泰来梁丰(新能源产业链关键环节龙头);腾讯二当家张志东(技术奠基人)。清一色的理工科背景,集中在新能源、家电、互联网等实体与科技赛道。

中大富豪阵营则更显多元:

东鹏饮料林木勤(功能饮料巨头);海大集团薛华(水产饲料龙头);小米联合创始人林斌(跨界科技与消费);逸仙电商创始人团队(新消费领域代表)。虽不乏行业领军者,但规模与产业影响力稍逊一筹。华工“制霸”密码:产学研+校友网+时代红利

华工能批量“造富”,绝非偶然,而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叠加:

工科基因+产学研深度融合华工前身为1952年院系调整中合并多所名校工科院系的“华南工学院”,自带“工程师摇篮”的硬核底色。改革开放后,华工教师化身“星期六工程师”,为珠三角乡镇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奠定产学研传统。如今,该校与华为、美的等企业共建240余个联合实验室,近5年校企合作项目超6000个,专利转化率高达80%。技术落地即商机,这种“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无缝衔接,为创业提供天然土壤。

校友“传帮带”生态华工校友圈以“抱团”闻名。小鹏汽车何小鹏曾调侃:“想造车?在华工校友群喊一声,供应链立马搞定!”这种互助文化形成良性循环:成功校友反哺母校,提供资金、资源与就业机会;新生代创业者借势崛起,反哺生态。2008年金融危机时,120余家华工校友企业为应届生提供上千岗位,堪称“校友版BOSS直聘”。

踩中产业升级风口从家电到新能源,华工始终站在时代浪尖。上世纪80年代,“彩电三剑客”李东生、黄宏生、陈伟荣成就国产家电黄金时代;如今,新能源汽车赛道中,华工系掌控从电池(宁德时代)、整车(小鹏、创维)到电驱动(大洋电机)的全产业链,被誉“新能源汽车界黄埔军校”。产业红利+技术储备,让华工人屡次抓住财富密码。

中大“短板”:文科基因与赛道选择

相较华工的“理工科创业流水线”,中大作为综合性大学,学科布局更均衡,但在富豪榜上略显失意,或与两大因素相关:

文科优势≠创富优势中大以人文社科、医学见长,管理学、金融学亦为强项。这类学科毕业生更多流向政府、金融机构或大型企业高管岗位,而非自主创业。例如,广东省政商界活跃着大量中大校友,但胡润榜统计的“企业家”仅限创始人或实控人,职业经理人并不计入。赛道选择差异中大富豪多集中在消费、农业等领域(如东鹏饮料、海大集团),这类行业虽稳定,但爆发力不及硬科技。反观华工校友扎堆的新能源、互联网、高端制造,恰是近十年资本追捧的“造富引擎”。

广东高校创业图鉴:深大、华农各领风骚

除中大、华工外,广东还有两校上榜胡润榜:

深圳大学:腾讯系“撑场面”,马化腾、张志东等校友总财富超3000亿,堪称“粤企IPO孵化器”;华南农业大学:专注农业赛道,海大集团许英灼、立华股份程立力等,深耕养殖与饲料领域。可见,高校的学科特色与地域产业紧密结合,方能形成创业集群效应。未来之争:华工冲击全球百强,中大如何接招?

华工近年来高调提出“冲击全球百强大学”目标,并加速布局新工科与医学领域:

新工科引擎:1600亩广州国际校区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前沿学科,与全球Top50高校合作,80%师资为海外引进;医学破局:联合广东省人民医院共建医学院,2024年筹建医学部,剑指高端医疗资源1。

而中大则凭借综合学科优势,在基础研究、医学等领域持续领跑,2023年ARWU排名全球73位,稳居广东第一。

未来,两校或将形成“华工重产业转化,中大强学术根基”的双核格局。

结语:富豪榜≠高校价值,但藏着城市产业密码

评判高校,绝不能唯“富豪数量论”。

中大的学术成就、人文贡献,华农的农业科研,皆不可量化。

但富豪榜背后的产业趋势,却折射出一座城市的竞争力——广州为何能成为“新能源汽车第一城”?华工系的产业链布局功不可没;深圳为何诞生腾讯?深大的地缘与开放基因至关重要。

高校与城市,本就是命运共同体。

当中大与华工的“Battle”从学术延伸到产业,广州乃至大湾区的未来,或许正藏在这场“较劲”之中。

0 阅读:410
评论列表

东惠看那份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